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0苗兴芬王玉凤姜威
苗兴芬 王玉凤 姜威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企合作实践的分析探讨,总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势和实施中的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成果:企业人员参与教学和修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自觉提升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优化课程体系符合遴选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加强课程组和导师作用,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深入进行校企合作,促进农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S-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081-02
多所院校已在不同专业领域尝试运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并认为其有利于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类专业也进行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在探究是否有利于农学类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优势
(一)使学生能力与就业岗位需求吻合度提高,企业用人满意度较大提升
高校培养的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高精技术的要求,高校和企业存在人才供需矛盾。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人才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完美对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学生通过在企业长达一个半至三个半月的生产实践,能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及企业文化等,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得到检验,真正增长才干,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同时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主动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并发现工作中的兴趣,找到自我培养的驱动力。
(三)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
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及工作是第6学期一个半月加上寒假,实习期为三个半月,学校根据学生实习返校后对岗位工作的反思总结,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有利于企业将岗前培训前移
协同育人可以实现为企业量身订制所需人才,实现岗前培训提至实习双选阶段,提高人才需求的匹配度,由企业为自己培养人才,学生未毕业即工作。经过企业实习后,学生若不考研想就业,在与企业达成双选一致的前提下,可以在大四学年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大四期间的选修课程可以由企业实践进行学分置换,即实现学校现行的“3+1”联合培养模式。
二、校企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方需求不一致性,利益关系难平衡
情感型动机和利益型动机是激发企业合作意愿的内在动力[1],尽管校企有合作意向,但校企双方理念上存在差别,行动上难以协调。有些行业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认为培育人才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与自身没有直接关系[2]。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基于育人周期长,人才流动性强等因素,校企合作进展较慢、合作协议多放在纸面上,实质性开展内容较少。学校没有把握好合作的实质内涵以及学校办学的意义,不能主动寻求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处于有企业合作就合作,或者即使有合作也流于形式的状态。
(二)考核及激励措施不到位,同时又存在风险
对于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对教师不存在奖励,而且学生还存在离校在外的人身、财物等风险;企业接受毕业生是出于情怀和社会责任,还要承担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
(三)现有实践平台无法与知识运用融合
由于高校設备更新较慢,企业设备更新较快,没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学生掌控高精尖设备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因而与先进装备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这与贾建锋[3]观点一致。
(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未能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有些企业在学生进入企业后,未能为其提供实质性工作岗位,实习期满写好鉴定就算完成了实习。这种敷衍了事混日子的做法,不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还耽误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使其养成了懒散的工作作风。
三、基于校企合作实践措施取得的有益探索
(一)结合校企共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增加企业顶岗实践课程,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跑者参与教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隆平高科、中化集团、华耐种业等一批合作的优秀企业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充分征求了行业教学指导委员的意见。与刘晓婧等[4]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营理念逐渐融入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的教育机制中的观点基本一致。校企合作应充分调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课程,突出行业需要,优化课程体系。聘请行业中的能工巧匠来校讲学,并将学生送到企业实际生产情境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使理论得到实践的检验,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统一[5]。
(二)开展有效的企业顶岗实践
在本科第6学期安排为期一个月至三个半月企业顶岗实践,在第3学年末经过企业和学生双方同意,方可第4年进入企业培养阶段,实现“3+1”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在第6学期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企业安排高水平的能工巧匠担任指导教师,让学生在企业中成长,使其成长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使学生接触生产实践,缩短毕业“后熟期”。没有校企合作也就没有了练兵的舞台,学校培养的人才就难以与企业的用人需要达到良好的契合。高质量的校企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对企业文化、愿景目标、社会责任形成全面认知认同,也便于企业获得人才的青睐,达到筑巢引凤、留住人才的效果。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每年有10%~15%左右的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达成就业,同时收获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在校企合作使学生增强了专业能力提升意识,增加了学生考研率,增强了其从事本专业的信心。
(三)开展教育大讨论,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学校首先在全部专业课教师中开展协同育人的教育观念专题研讨,让所有专业任课教师明确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检验人才培养是否合格是人才能不能高标准满足企业的满意度。动员全员教师深入企业,提升自身实践技能水平,并充分发挥个人多年与企业建立的良好人脉关系,向企业推介第6学期短期预热实习及“3+1”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协同育人,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四)以专业基础课为抓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以专业基础课为抓手,不断更新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组合效应,探讨满足校企协作教学方法,并夯实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与实践。本校专业核心课作物栽培学为省级精品课,耕作学、作物育种学为校级精品课;同时学校还开发了试验设计与抽样调查、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等若干课程的线上课程。
(五)配备专业班主任,施行毕业设计导师制
除专门辅导外,学校还配备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在二年级上学期要求所有学生进入课题组,按学生意愿选择毕业设计导师。转变教师观念,自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农学院实行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导师的模式,导师手把手带、帮、扶科研工作。导师制突出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或者自主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使学生有针对性学习相关知识,主动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六)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增设专业导论课
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导论课由多人讲授,含行業精英、企业家、专业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6~8人,每人1~2节,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明确以后成为什么人,怎样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建立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也促使学生探索性、能动性的学习。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充分的认知,明确自己成长方向,思考如何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在思想上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并为之奋斗,获取思想上的不竭动力。
(七)与企业进行实质性深入合作
企业按需设岗,按岗支付报酬。在很大程度上,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既给企业节省了用工成本,又给学生提供了能力提升的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其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清晰个人发展规划。当学生看到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重视,有助于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大幅度提升。各学校应不断探索学习新的育人方法和技术,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顺,尚可,高姝蕾,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与障碍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高教探索,2020(05):14-22.
[2]左家奇.“三重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3):126-130.
[3]贾建锋,朱珠,赵雪冬,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7):195-198.
[4]刘晓婧,陈杰,杜文意.校企合作背景下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0):39-42.
[5]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83-85.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