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与教学对策

2021-09-10田宝路

高考·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考试题教学对策

田宝路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高考是落实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要求学生具备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阐述能力。政治核心素养在高考中以不同形式呈现,体现了高考的开放性与综合性。本文着重分析了政治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考试题;政治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部署,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了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补齐教育短板、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就必须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评价。《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高考命题理念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思想政治的高考命题正在经历由能力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的根本性变革,学生德智体美劳也必将得以全面发展。这一变化突出了核心价值引领,注重了学科素养考查,彰显了学科政治使命。

思想政治学科的意识形态属性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其地位无容置疑。政治核心素养凸显了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独特价值,发挥了正确价值的引领作用,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和重点内容。经过深入探讨、反复论证、多次修改,最终专家组确立政治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

一、政治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

作为高中生,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例如2020年全国Ⅰ卷政治第39题,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为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对“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和论证。学生通过对此题的解答,了解国家的战略思想,并通过对乡村振兴成果的认识,加深对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争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現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达成其它素养的基本条件。

作为高中生,要充分认识到: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运用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身边的具体事例。要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特别是高昂的精神的激励作用,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航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理解价值观对人们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在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体现了国家对于各生产要素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发展。例如2020年全国Ⅰ卷政治第15题,以我国推进现代化治理为题,学生可以通过此题了解到数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从而感受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方法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加强学生对数据的认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真正懂得大数据的独特魅力,充分认识知识的力量,增强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进一步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回报社会。

(三)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

作为高中生,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权力机关要严格立法、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广大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全社会共同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建设和谐法治国家,共享美好幸福生活。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要依法行政,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自理能力现代化。例如2020年全国Ⅱ卷政治第16题,以中央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相关文件精神对某市行政执法的影响为题,学生通过此题的解答了解国家法治对行政以及社会的影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严守法律底线,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四)社会公共

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它素养的行为表现。通过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后,期望青年一代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为高中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制度和物质保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具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广泛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应做到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例如2020年全国Ⅱ卷政治第13题,以新冠疫情对我国的影响为题,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在疫情下社会状况,同时让他们了解国家政治、法律对社会的良好调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备考策略

(一)夯实学科知识,明确政治核心素养。

细研近几年的高考题,明确高考怎么考?每道题体现了什么核心素养?高考的趋势是什么?例如2020年山东卷政治第17题,通过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社区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考查学生对“遵纪守法,有序参与公共管理”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要坚信高考题坚持“材料在书外,原理在书中”的考查原则,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角度、多层次构建知识网络和搭建知识板块,打通知识点之间纵横的有机联系。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个考点,特别是高频考点的政治核心素养要求和层次,为学习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社会热点,认同政治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高考题的情景创设也离不开社会热点材料和社会问题。例如2020年山东卷政治第8题,通过基诺族“整族脱贫”,考查学生对“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认同。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关注国际局势的动荡起伏,时时刻刻思考政治核心素养,研究政治核心素养,只有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贴近题旨、符合题意。

(三)开展活动式课堂,落实政治核心素养。

近几年高考题中的开放式题越来越多,开放式和灵活性越来越强,但是答题难度确实越来越大。2020年山东卷政治第20(2)题,通过“续写新时代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的发言提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更加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和活动性,积极开展活动式课堂。活动式课堂是落實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模式,活动式课堂学习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情境创设,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做到结合实际落实核心素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以引用大、小议题的提问模式,由小及大,实现递进式的提问,从而更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散和提升,有助于政治核心素养的落实。

(四)创新教学评价,升华政治核心素养。

“考试命题由能力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突出核心价值引领,注重学科素养考查,彰显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思想政治学科评价体系的变革,要求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考查,帮助学生获取关键能力,充分发挥命题变革的引领作用,彰显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地位。命题方式的改变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教学评价,用命题情境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政治核心素养,给学生更为充分的空间。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堂活动表现以及其思想政治表现进行评价,促成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评,提高评价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质能力,升华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考试题确实是高中政治核心素质落实的具体体现,因此应深化对高考的改革,进而加强其体现效果。同时,高考中政治核心素质的落实,也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初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因此,应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社会公共四个方面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革新。

参考文献

[1]赵双双.高考试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体现与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

[2]刘彦喆.政治认同素养的评价方式与教学建议——以近三年北京文综政治试题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0).

[3]陈静.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评价的维度设计——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8(75).

[4]金本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07).

[5]孙海立.政治学科应对高考改革的教学建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2).

猜你喜欢

高考试题教学对策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浅析高考试题中的差异充气电池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