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究

2021-09-10钱文烨

当代体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校本体育教师篮球

钱文烨

湖塘桥实验小学是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校领导及老师致力于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将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列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篮球校本课程资源、教师体验、学生获得几大方面进行分析,证实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对小学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体质健康有明显成效。

1 湖塘桥实验小学篮球校本课程资源分析

篮球一直是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更造就了湖塘桥实验小学这所篮球特色学校。长期以来,我校遵循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根据我校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与集体智慧,积极推进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系统地、立体地整体性计划,真正实现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 湖塘桥实验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教师体验分析

体育教研组老师在篮球运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篮球校本课程教材,制订了1-6年级篮球校本课程教学单元、课时计划,评价的内容、方法与标准。通过向校内体育教研组教师、校外体育教师发出问卷,各项数据表明,我校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研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必要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湖塘实小篮球校本课程在该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形成了辐射效应,同时促进了校际间体育教学相互交流。

3 湖塘桥实验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学生获得分析

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研究,引起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随机抽取四、五年级的72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表明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79.17%的学生认为对自身影响很大,在促进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受益很大。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创新了校园篮球的新思维、新策略、新路子,体现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中的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4 湖塘桥实验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实施所得与改善之处

4.1 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所得

4.1.1 增强课程执行能力,呵护学生童真生命

第一、确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增强体育课程的执行力。开发实施篮球校本课程有效地贯彻习总书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指示精神。第二、增强体育课程的执行力,严格规范教育行为。第三、坚持体育课程改革。把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作为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4.1.2 促进教师教科研力,丰富课程内容形式

第一、开发实施篮球校本课程的过程,就是体育教师“创新与研究”的过程。以科学理论和典型经验加强校本课程的专题研究,有效促进了体育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第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形成活动特色,迎合了学生的需要。第三、篮球项目特色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品质发展。

4.1.3 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升运动技术技能

第一、通过三年多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改善优化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第二、篮球校本课程实施,要求学生做到人人掌握基础技能,因此,全校学生由低到高全面训练篮球的基础技能,有效促进我校学生篮球技能水平逐步整体提高。第三、通过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学校整合校外篮球课程资源,针对学生不同的篮球基础,实施差异性课程教学,建立苗苗篮球俱乐部,助力优秀运动员的迅速成长。学校培养了大批篮球优秀苗子,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篮球运动员。

4.1.4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教学质量与实施成效。通过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研究,切实促进体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总结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虽然难以做到全面到位,但从科研成果和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评优课竞赛成绩中依然可以窥探出教师成长的足迹。

4.2 篮球校本课程开发改善之处

4.2.1 转换行政管理方式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要学会转换行政管理方式,树立服务、指导意识。促进学校教育的民主化。要重视培育教师的课程意识,遵循“规范开发、科学实施、健康发展”的原则,确保篮球校本课程改革求真务实,扎实推进。

4.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篮球校本课程的教学能力。要彻底改变篮球校本教学内容学生很欢迎,而教师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单调枯燥,学生不喜欢的现象,不能充分体现篮球校本课程的优势。

4.2.3 重视课程实施目标

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需要,忽视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目标,“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作用,从而与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产生距离,不能同步,诱发兴趣主义。

4.2.4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性认识不足。例如:有些高年级女同学不喜欢篮球运动,导致教师无所适从,缺乏有效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敷衍现象,降低了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变的教学手段,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

5 湖塘桥实验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未来展望

三年多来,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研究,开创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开端与育人实效。使学校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更加明确,“追求本真、童化生命”的教育理念更加清晰,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基于篮球校本课程实施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永无止境的过程,对于篮球校本课程的未来发展,我们将满怀信心,不断创新,开拓前行。

5.1 健康第一,强身健体伴终身

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资源与学生实际情况开发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习、锻炼活动、增强体质,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学有一技之长,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5.2 兴趣第一,快乐成长在校园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与篮球运动的兴趣,适当学习简单的篮球基础知识,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和体能锻炼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篮球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带给孩子们健康与快乐,让学生在篮球学习锻炼的课堂中享受生命的润泽,展示个人的运动才华,快乐幸福成长。

5.3 质量第一,教学内容科学化

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从课程、教材、教学三个角度去诠释其各自不同的内涵与指向,因此,在课程结构特点与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都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建构。

5.4 发展第一,建立教学新模式

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发展,要从学校微观层面思考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因此,对于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目标、内容、任务、途径、措施需要更清晰的呈现,立足学情、师情、校情3个维度去分析其各自不同的基础与发展,使学生运动能力更具有专门性、个体性、计划性。置身教学、锻炼、训练、比赛等活动空间去研讨其各自不同的要点与连贯,扎实高效提高篮球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校本体育教师篮球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