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对于环境的适应与反馈
2021-09-10宋美妮那海峰
宋美妮 那海峰
摘要:在对于产品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上,学界普遍认为,与之紧密联系的是外部需求环境的发展。据此,本文指出,产品设计与环境的适应与其自身独特的进路与表达方式。
关键词:设计;环境;表达方式
一、引言
当一个产品能够成为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商品时,除了本身的功能性与性能,还要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使用时的可靠性,并为之反馈、改进。
二、“产品设计”的发展与环境影响:
1.誕生的源头:
产品设计产生的源头有两个条件,一是批量生产、二是市场竞争。通过产品的多样性,产品设计对现代社会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环境对产品提供反馈,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任何产品都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在该环境条件下使用、运输和储存。必然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因此如果要设计出一款环境适应性好的产品,首先要做的是调研环境。为了满足产品环境的需求,产品开发将更具有方向性。
2.发展的进程:
在产品设计发展的进程中,继承和变革这两个孪生的主题一直在以不同形式交替出现,人类设计活动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而工业产品设计产生的源头就是人类身处的环境,在远祖时代,生存设计是设计的一个起源,人们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洪水严寒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开始了产品设计工作。而这种设计的质量决定了设计者的生死。例如,澳大利亚土著人使用的飞镖,或格陵兰人使用的木筏,虽然设计非常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满足了生存的需要。
一旦最基本、处在眼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其他的需求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不停涌现。原有的产品也会以一种更加先进的方式进行改造加工,来满足更高级别的需求。起初,人们的需求是温饱。随着粮食广泛播种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温饱问题解决了,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欲望就会油然而生。正是因为这样,设计便从保障生存发展成使生活更加舒适,人类才会从设计的萌芽阶段发展到手工艺阶段。
工业革命是一种生产关系的革命,机器生产、劳动分工迫使社会化大生产机制的诞生。随着商品的发展,它也对产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业产品设计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二战后,由于生产环境的需求,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当今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可持续的设计思想传播,对产品设计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产品设计已经进入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以服务性设计、商业模式为中心得设计为核心,设计生态开始形成并发展。
3.当代环境下的产品设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变化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也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产品设计的关系是非常密切和广泛的。计算机技术改变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设计理念、观念、思维方式和变化。例如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功能,紧接着人类利用其丰富的功能进行设计活动。例如北京小米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在多位创始人中,有两位毕业于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在不到八年极短的时间里,打造了小米路由器、手机和智能电视、AI互动产品等等系列产品;同时生产出了更多的功能性产品。高新技术的服务模式同时将产品设计技术商品化,正是由于高品质的工业产品设计,经过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中的家用产品,在当今潮流潮流下,产品的外观也更加丰富多彩、多样化。当代产品设计也从更大的需求上着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产品设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工业产品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论
21世纪的中国工业设计迅速从关注产品本身拓展到环境服务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和企业设计生态。这一切改变都是因为环境的发展与产品功能的反馈与革新。工业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处在商业竞争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各方面考虑的问题也更加全面,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经过了创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主题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为改变人们的生活品质做出贡献,设计师们积极努力去寻求新的设计理念和模式,并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前提。由此可见,环境与产品设计的相互作用是无限循环的,产品在环境的改变下继承与变革。
致谢:
产品设计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环境的特点,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相信我们所处的环境能够给产品设计领域带来更大的创新探索价值。可持续发展产品设计将会以更丰富的形式被创造。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主编.-- 5版.--北京 :高校教育出版社,2019.1(2020.12重印)
作者简介:宋美妮,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
那海峰(通讯作者),男,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