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校园集体舞编排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0屈梅

音乐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编排小学

〔摘 要〕作者从核心素养出发,站在音乐学科角度以集体舞教学对小学生身心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从对集体舞的定义及其包容性到集体舞音乐选择以及队形、动作的编排与思考,集体舞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到最后集体舞比赛时的艺术感染力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集体舞;编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放在首位的就是人文底蕴,其内容包括对学生在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方面的培养。作为音乐学科,我们努力让更多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增强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校园集体舞相对于舞台舞来说涉及的学生人数较多,对舞蹈基本功的要求也不高,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体验到音乐艺术的快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才能 , 其目的并不是要把音乐、舞蹈或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我们的责任是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发展他们的天赋 , 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 以便使他们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 ”

可见,校园集体舞就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种艺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一个对集体舞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到现在能自己编排还取得了小小成绩的我来说,走了很多弯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一路走来虽艰辛但收获也不少。现总结了一些浅显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集体舞通常指在都市广场、校园、厂区由人民大众集体表演的舞蹈,带有强烈的自娱性,舞步一般比较简单,队形变化也不复杂,是一种比较容易开展的“大家跳”,对于活跃职工、学生、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极为有益。

校园集体舞是在集体舞基础上有舞蹈主题、有教育意义、有观赏价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由各种基本身体动作、操作类动作及持轻器械类动作等所组成、编排的一种具有特点规则和方法的身体活动。集体舞形式比较自由 ,人数不拘 、场地不限 ,往往是以步伐为主,配合一些简单动作的单纯重复或仅有细微变化的重复,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练习。

在过去的集体舞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存在几个问题:自私、狂妄、胆小、孤僻、从众,各种类型的孩子集中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而校园集体舞涉及学生人数众多,不同年段、不同性格。在排练之初就要制定一定的训练制度,并严格执行。学生们在训练过程中学会理解、包容和配合,通过集体舞整齐的队形、统一的动作,要求学生必须顾大局,必须保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长期的训练中,我也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他们渐渐知道什么是训练规则,为什么要精诚协作,同时部分孩子自卑、孤僻的性格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这个大集体包容任何性格的孩子,同时规范和完善孩子存在的不足,将好的品格潜移默化地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让艺术的种子滋养他们、灌溉他们。

在集体舞创编初期,先要进行整体规划,想清楚想要用这个舞蹈表达什么,传递什么,要明确主题和风格,再根据主题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音乐。就目前的音乐教师而言,大部分不具备专业音乐制作能力,而且音乐制作成本投入也很高,那么在选择音乐上就可以采用现成的音乐。

首先是时长,一般音乐时长控制在3~5分钟比较适宜,过于冗长的音乐容易让听者产生听觉疲劳从而感觉厌烦,另外也增加自己编排的难度,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耐力和表现力也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衰退。比如我编排过的集体舞《吧啦吧啦》,所选用的音乐时长为3分15秒,其节奏欢快活泼,短小精悍,音乐结构清晰、鼓点明显,旋律现代而富有动感,学生非常喜欢,每次只要音乐响起,大家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唱起来。所以选好音乐能给舞蹈排练起到強而有力的推动作用。

明确了主题和音乐,下一步就是舞蹈队形和动作的编排。首先我们要明确所选的这首音乐整体结构,根据音乐结构设计几个队形变化,队形变化与各个音乐板块相结合形成一个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分板块思考每个板块音乐有多少个乐句,每个乐句多少拍,再根据乐句来设计每个板块的动作及动作组合。

(一)舞蹈动作设计

以我所编排的集体舞《吧啦吧啦》为例,歌曲结构为五个部分:

1.前奏四个八拍加A部分八个八拍;

2.间奏两个八拍加B部分九个八拍;

3.间奏一个八拍加A部分四个八拍;

4.间奏一个八拍加B部分五个八拍;

5.间奏五个八拍加B部分九个八拍加尾声一个八拍加重音结束。

根据对歌曲板块分析,我也将队形设计成五次队形变化。每变化一种队形时,这一板块的音乐有多少个八拍,我应该设计多少个动作和组合动作,先思考好,不能一边编排一边教授还一边修改,这样既耽误时间又让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 这首《吧啦吧啦》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组合动作,在相同旋律板块组合动作大体不变,只是部分动作做些许细微的变化。这样学生对音乐结构更清晰,对每个组合动作分布在哪些旋律板块更清楚,就会减少出错的几率。

1.根据音乐旋律特点来设计舞蹈动作。

2.设计的舞蹈动作尽量根据学生学情进行创编,有很多老师是直接照搬一些优质成品舞蹈来进行集体舞教学,这种办法虽然很好,但要注意的是,优质成品舞蹈往往动作难度较大,十分考验学生舞蹈基本功能力,而我们的校园集体舞学生一大半都没有舞蹈功底,所以要考虑到受众,我们就必须简化动作,让大多数同学都能够顺利学会。

3.在设计舞蹈动作时要考虑整体呈现效果,试着站在高处去,有画面感地感受集体舞动出来的效果,肢体动作的运动轨迹和方位变化,比如上下起伏、左右变化、旋转律动、男女互动等。

(二)舞蹈队形设计

集体舞队形编排相对于注重细节的舞蹈动作来说更为重要,对于人数众多的集体舞,队形变化巧妙而不动声色,动而不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领。而很多刚接触集体舞的老师会忽略这个问题,只考虑到队形变化的丰富性,而忽视变化的巧妙性。

1.常用队形一般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圈、正反三角形、梯形、十字形、正反V字形、菱形等。

2.我们在编排队形的过程中要采取就近原则,学生在变化过程中尽量不相互交叉碰撞,找离自己最近的位子跑位完成队形变化。

3.队形变化最好选择在间奏时进行。

4.还可以预先在图纸上画出草图,将心中所想的队形进行“纸上谈兵”式的演练,考虑每个人的跑位路线甚至每个人转身的方向,这些都会对之后的排练带来帮助。

在整体框架构建起来后,开始进入到舞蹈教学阶段了。在集体舞教学中,我有以下几个心得: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动作教学时,我一般不会按顺序直接从头开始教,而是先选择一段相对比较基础的舞步和手位动作,放慢速度分解动作,并镜面示范,很多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没有舞蹈室、落地镜,进行教学时看不到学生的动作,当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手脚方向相对,如果不能镜面示范很容易让学生分不清左右,动作混乱。包括我们的口令也要跟上,背对学生示范时口令和面对学生示范时口令要一致。当基本舞步和手位动作熟悉后适当加快口令速度进行练习,让学生适应较快的速度和节奏,为之后加入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与基础动作相关联的组合动作引出来进行教学,类似组合动作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体会不同组合动作的相似与不同处,自己消化记忆。

(二)示范引领,激励为先

教学中,我发现同伴互助的高效性和模范引领的激励性可以降低自己教学的工作强度。通常我会在教学初期寻找一些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将他们放置在不同纵队站位的第一位和纵队中位,让这群孩子变成更多的“我”来进行教学和示范。我也会设置自由排练时间,让这部分学生发挥其领导才能,带领他们的纵队自行进行练习。这群小老师比我还要仔细和嚴格,大大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三)趣味口令,巧记动作

小学生还是处在天真可爱的年龄阶段,不能用成年人的教学方法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我通常会采用联想法和顺口溜将口令变得生动而有趣。比如在排练集体舞《吧啦吧啦》时,有一个组合动作比较难,我将它与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进行联系编入口令中:跨栏、拧摩托车车把、拳头风火轮、不喝药……将这些具有画面感的语句通过口令有节奏地读出来再配上动作,无厘头的画面让学生觉得搞笑又有趣,记忆起来就更轻松了。

集体舞展示的是一所学校的学生整体风貌和一个集体所有成员的精气神,对于比赛级别的场合,更需要考虑整齐的服装、发型、妆容等方面。这一切都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彰显。首先说说精气神,学生一走出来昂首挺胸、神采奕奕,这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这需要在训练之初就要给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临时抱佛脚不能实现的。然后说说服装、发型和妆容,这些也是对学生在审美能力上的一种培养和影响,不能盲目去模仿时下的流行元素,而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彰显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风貌。

校园集体舞独特的艺术展示方式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光彩,同时通过一次次集体舞教学,在每次作品完成后通过反思和总结激发教师艺术创新的能力。在集体舞教学中,我仍然行走在路上,同时也渴望得到更多前辈和专家的引领与指导,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孩子筑造艺术之路,陪伴孩子一路欣赏一路阳光。

参考文献

①代江红:《舞蹈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5期。

②于景春:《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③郑纪兴:《校园集体舞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④查萍:《体育集体舞——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屈梅,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编排小学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合理编排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提高报纸编辑版面编排策略的探析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