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歌声中凝聚爱国共识

2021-09-10宋雨霜

音乐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李谷一首歌祖国

〔摘 要〕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在歌声中凝聚了爱国共识,激发了爱国情怀。本文从创作背景和词曲内容赋予歌曲时代价值、歌曲风格和演唱方式折射时代变迁、快闪活动和同名电影激发爱国热情的角度出发,试析歌曲如何将个体融入祖国,助力新时代建设的创作意义。

〔关键词〕红歌;《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有这样一首歌成为全球华人演唱频率最高的音乐作品,歌曲中“我”和“祖国”命运相连的赤子情怀激发了全球华人的爱国热情。这首歌就是经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由张藜填词、秦咏诚谱曲,李谷一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不禁心潮颤动,那种作为中华儿女的感动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表达着每个中华儿女和祖国血脉相连的深情,凝聚着我们对时代、对生活的共鸣。时光荏苒,这首歌已经传唱近半个世纪,依旧散发着艺术魅力,拨动人们爱国的心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的巨浪呼唤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和其他歌曲不同,《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后有词。张藜在其艺术人生系列图书《久别的人——张藜歌诗人生》中写道,最开始,《我和我的祖国》是秦咏诚写的小提琴协奏曲《海滨音诗》的主旋律,后来才翻写成了现在的样子。张藜面对秦咏诚写好的曲谱,苦于没有灵感憋了半年。直到1984年中秋节,张藜与张家界的一次邂逅,成就了这首传唱至今的经典之作。据张藜介绍,他推开房间的窗户,看到潺潺的流水,炊烟袅袅的村庄,壮美的天门山映入眼帘,一时间万种情愫涌上心头。祖国的美景让他豪情万丈、灵感迸发,之后张藜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便填完了整首词。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红色歌曲经久不衰,拥有十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与其配合完美的词曲内容分不开。从内容来看,歌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诉说了“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情。作词者将“我”和“祖国”比喻为孩子和母亲,又比喻为浪花和大海,这两组比喻具象而生动,准确又动情,把个人和祖国之间那种深度相连、休戚与共的情感诠释得细致入微。从调性来看,《我和我的祖国》是温暖明朗的F大调,整首曲子优美大气、深情庄重。从节拍来看,它节奏明快,规整统一,以6/8拍为主,间或应用9/8拍(副歌部分中)。6/8拍流动性和表现力较强,使得曲子轻跳悠扬,抒情流畅。该曲旋律走向与语言节奏和音调完全一致,词曲结合恰到好处,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演唱与演奏,深受人们喜爱。

歌词和旋律的配合、独特的意象可以构成歌曲美好的意境,给一首歌带来生命和灵魂,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则让一首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词作者和曲作者都抓住了时代特征和爱国精神的本质特征,把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理解、热爱结合起来,投入到创作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永远是炎黄子孙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礼赞祖国,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时代价值。因此无论从文化内涵还是艺术价值来看,该曲都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度。

1984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个时代背景为歌曲的广泛传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首歌诞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反应了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整个80年代,许多人在《我和我的祖国》里听到了中国正在从一穷二白走向改革自强的声音,想到了自己一生与家国同在的努力和奋斗,泪水盈满了眼眶。

思想与时代也会影响歌曲的旋律和节拍。此前歌唱祖国的歌曲旋律通常四平八稳,四三拍的歌曲很少,更别提像《我和我的祖国》这种欢快的6/8、9/8拍了。李谷一表示,“《我和我的祖国》的节拍更像华尔兹,过去不太会用来演唱主旋律歌曲。”可这样的旋律欢快抒情,更适合表达感情,与《我和我的祖国》的内容非常契合。

经过李谷一的倾情演唱,这首歌很快红遍大江南北。毋庸置疑,一首歌要成为经典,词曲歌三者不可缺一。《我和我的祖国》最早发表在《音乐生活》杂志上,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在李谷一演唱之前,也有歌手曾唱过它,但都没有引起什么大动静,最后却由李谷一唱成了经典。这是为何呢?这与歌者对歌词的理解分不开。李谷一说,她在演唱这首歌时,懂得词作者张藜的委屈,懂得他的磨难和赤诚,理解歌词里大气温润且执着的感情,所以她用心演唱,且坚信这首歌一定会传唱开来。

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会影响歌曲的风格。在李谷一看来,之前歌唱祖国的歌曲都注重强调“祖国”这个主体,像《歌唱祖国》和《我的祖国》。但《我和我的祖国》是两个主体,强调个人和祖国的关系,突出个体对祖国的贡献。这里面有着从国家的宏大叙事到微小个体的变化,这是以人为本的回归,也是时代的变动烙印在个人身上的印记。

一首歌在不同的年代,会有不同的歌者来演绎,风格各异,其中也蕴含了时代的变迁。该曲作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同名主题曲,由王菲演唱。王菲对歌曲的诠释也让这首经典旋律呈现出一種别样的自在、温暖、辽阔,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包容感。在网易云音乐,许多人听出了“一种被幸福环绕的感觉”。有一位听众听了两个版本之后,有这样的感受:李谷一版本表达的是对祖国气势恢宏的爱,而王菲版本表达的是对当今幸福生活的满足感,对祖国那种欣喜的爱,这种爱是欢快的,轻盈的。而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成果展现,时代变迁、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成为这首歌全新的注脚。

2019年2月3日(腊月二十九)至10日(正月初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候播出系列快闪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东深圳北站、海南三沙永兴岛、福建厦门鼓浪屿、四川成都宽窄巷子、湖北武汉黄鹤楼、广东乳源新时代文明中心、湖南长沙橘子洲头等八地。“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在电视媒体播出后,经由社交媒体二次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各地纷纷唱响歌唱祖国的最强音。“快闪”具有新颖性、平等参与性、个体主义倾向等网络本质属性。“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创造性地表达了对党和国家高度的政治认同,火遍全国各地,将网络“快闪”赋予了教育意义,成为融合线上线下实现家国情怀的确认、创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同时这种新形式也超越了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具备有秩序的组织设计、审美效果的艺术表达、主流价值观的建构等特点。

2019年9月30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上映。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的回忆。这部电影在整合音乐、电影等产业营运平台的基础上,将经典的文化内容,借用流行音乐翻唱、歌词的故事化创造等手段,通过节日喜庆氛围的催动,形成了几代人对“我”(民众个体)和“我的祖国”(命运共同体)的观影回味,拓展了主流电影的传播深度与广度,增强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快闪活动和电影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凝聚着相同的文化内核,把个体和国家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状态表达了出来,并且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爱国共识。广泛的传播范围、互动性极强的参与体验增强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心理认知和爱国热情。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多么平实质朴的歌词,把个人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描绘出来。歌曲诞生之初,人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欢欣鼓舞,也为自己投身火热的时代建设而感到自豪。正如歌词所言,浪花分担海的忧愁,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应该与祖国同进退、共危难。在2020年疫情来袭时,祖国是守护我们的大海,我们是护卫祖国的浪花,无论是白衣天使,還是志愿者们,每个平凡人都为抗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特殊的考验面前,朴素而热烈的爱国之情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更加炽热执着。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是这首歌最重要的内涵。正如歌词中所写的高山、大海、浪花一样,祖国就是我们所在的每寸山河、每个村庄、每个城市。大海的辽阔离不开每朵平凡的浪花,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个平凡的我们。我们不只用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更用行动表达对祖国的依恋和奉献。我们生活的神州大地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的祖国变得愈加美好和自信。

红色歌曲历经时光洗礼,依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对于培育健康的社会风气、凝聚爱国共识、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作用。《我和我的祖国》朴实炽热,为祖国放歌,是中华儿女奋斗的不竭动力,它将不断响彻神州大地。

作者简介

宋雨霜,成都文理学院写作教师。

猜你喜欢

李谷一首歌祖国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李谷一养生爱吃野菜
祖国祖国我爱您
意聊
李谷一“抢歌”
李谷一“抢歌”
李谷一抢歌
对祖国唱出爱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如果还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