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为学科竞赛管理平台的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1-09-10曹寒娟郭亚丽杜雨欣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

曹寒娟 郭亚丽 杜雨欣

摘要: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生命力源泉。如何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以及如何更好以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为学科竞赛管理平台探索地管理、组织、开展好学科竞赛,使学科竞赛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教学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竞赛管理

一、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构建基础

五溪,古属荆州,春秋属楚,战国属楚之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以后称武陵地域为五溪地区。在其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极具民族特色但由于各种原因面临失传,面对濒临失传的五溪流域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成为了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五溪流域共有31个少数民族,汉、侗、苗、瑶、土家等各民族人民代代相生、繁衍生息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五溪文化。創造了世界系列之最,由此一直传承神奇而浓郁的巫傩文化、盘弧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遗迹、民俗风情、民间手工技艺等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是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民俗实践中心的孵化器。

二、论学科竞赛在传统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作为学科竞赛管理平台,依托丰富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现代大产业下文化创新不能只一味的创新更是结合文化底蕴和人文生活为当代消费者而服务,因此,有必要多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科竞赛两者深度融合,以新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同时将教师专业素养加以提高。

三、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与学科竞赛的关系

一方面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科竞赛在拓展课堂实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开拓作用,在教学中丰富教学方法,将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引入课堂,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过程中,围绕五溪流域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现其中不一样的美,体会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知识内涵,再通过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让民间传统艺术在现代化的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在另一方面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广博的文献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知识的巩固,还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科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其最重要的根本。

四、建设阶段主要面临的问题

4.1经费投入不足

4.2师资力量不足

民族文化的保护尚缺契合实际的指导方针和客观全面的专业指导。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暴露出“供血不足”的弊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对复杂知识的掌握不够。学科竞赛中,学生除了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之外,与教师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也是密不可分的。专业教师的支持与帮助在学生发展阶段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教师对于学生的学科竞赛活动没有足够的关注度,在很大程度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缺乏切实有效的实际帮助。对一些教师来说,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都比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

4.3组织性不强

学科竞赛的举办方缺乏有效的组织能力,对赛程设置和结果评比等事项处理的不够合理,它使学生失去了参与竞争的动力,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起不到作用。学科竞赛有专业的人进行开展效果更加显著。设计类专业的学科竞赛可以由学院的团组织和教研室共同组织,合理设置竞赛活动的各项内容。

五、完善学科竞赛管理体制和实施策略

5.1创立创新学分制度

地方型高校应当将学科服务地方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性。本课题的教学研究始终立足于服务五溪流域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五溪流域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工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文化是民族的软实力,通过基于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实践中心学竞赛管理平台的教学改革,加强重视文化创新的实践活动的奖励机制,将学科竞赛纳入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通过比赛过程中所获得相应等级来确定所加学分,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会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以及相应的实质性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5.2构建二级管理制度

大学是创新的基地,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科竞争是推进学风建设、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阵地。构建完善组织严密的二级管理机制应该是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各个环节与每一个成员都应当细分相应职责,在保障经费渠道畅通的前提下,构建网络管理平台,优化竞赛师资队伍管理,建立梯队式人才库和高效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高校学科竞赛管理体制。在院系层面,各个院部之间要建立连接机制,要加强密切联系与沟通交流。定期召开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会,相互学习。以保证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稳定发展。

5.3学科竞赛教学管理策略

5.3.1加大资金投入

学校要完善和细化相应的学科竞赛奖励机制,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能力,对于十分优秀的学生可以具有工作的推荐机会,这样既可以促进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可以写进简历里的实践经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5.3.2提升参与学科竞赛教师的专业能力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无疑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在这其中教师要辅助学生完成学科竞赛的整个过程。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日常表现和作业水平挖掘出优秀学生,鼓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学科竞赛。教师还应当提升自身专业实力,关注国内外的专业动态,用前沿的知识信息传授学生,以最热情饱满的状态教导学生。

5.3.3加强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性

学科竞赛要有组织性,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科学组织规划流程,有效总结经验,在“以赛促学”机制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保障学科竞赛的高质量性,将学科竞赛的优势应用于日常教学中。除了校内的学科竞赛之外,还要积极联络周边城市及地区的院校,共同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学习和吸收其他院校的特长,达到相互交流促进的效果。

5.3.4第一第二课堂互动平台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性作为突出特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以各種实践活动作为载体,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的实验教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以及多元化的校园创业大赛等活动相融合。可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学术报告、组织论坛、校企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践教学和设立社团组织等方式,加强组织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与此同时,更要加强推动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创业孵化基地的开发,充分利用好资源优势起到两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大学科技园课程设计应注重案例教学,大量成功或失败的企业案例作为教学计划;整个教学过程需要贯穿相应的谋略、技巧以及方法,从具体的操作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作为大学的科技园,同样可以从资金的投入,场地与设备的供给上施以相应的创业扶持,以及政策上的鼓励机制并为高校免费提供创业资讯与服务,将科技园区的功能最大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业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六、总结

依托丰富的五溪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实践中心的学科竞赛管理平台进行教学改革,更加有针对性实行的途径更加便捷,需要有效利用好其独特浓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保障五溪流域民族民间的文化保护及传承与创新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利用,相互促进。进行多元化教学培养制度改革。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紧紧抓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机遇,迎接国家和社会的新挑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大学、民族社会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陈伟钊,莫蓓莘,胡章立,汪安泰,邓利.以教学实验中心为学科竞赛管理平台的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02):164-167.

[2]郭锋,熊燕.五溪流域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24):25-27.

[3]李博.学科竞赛模式下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J].大观,2021(03):141-142.

[4]付迪.“以赛促学”模式下的艺术设计课程创新改革探索[J].

本文系怀化学院校级教改课题:服务于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028。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创新创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