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升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1-09-10邬茂发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初中生

邬茂发

摘要:数学计算是智力活动,也是算理、算法与推理的数学综合性活动。重视初中阶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与提升,是打下坚实数学基础,以及学好理化等学科的关键。如何提升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成为了一线众多数学教师教学思考的重点。对此,教师可通过趣味计算引导、能力提升计算活动、错题本积累模式等有效策略,达成提升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目标,提高初中计算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思维发展快速,极易出现跳跃式的思维,这样就容易导致计算马虎现象的出现,降低学生计算能力。由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管理,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初中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综合计算能力。教师可从计算兴致、计算活动、计算模式的更新,达成有效计算能力提升策略探讨目标。

一、趣味游戏引导环节,激发初中生计算兴致

数学计算是数学解题结果的展示,是重要的环节。学生经过对数学知识的推理与解析,完成运算,并以准确的计算结果,结束这个数学活动。由此,初中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动跳跃度较大的时期,经常会出现对计算兴致不高而产生的计算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发生。如何改善这样的计算状况呢?教师可通过数学计算导入环节,应用趣味游戏,激发初中生计算兴致,进入计算练习活动,奠定计算能力提升基础。

如,《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时,教师就可设计游戏引导的策略,以趣味性的计算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借助游戏闯关的需要,精准计算的结果,循序提升计算能力。针对这节计算训练为主的游戏,教师可通过“遥控车的前进与后退”游戏,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完成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游戏中,学生通过自己手中遥控车前进米数与后退米数的计算,得出结果,游戏的第一关,一道题,游戏的第二关,两道题,以此类推,一直到游戏的第五关,看看那位学生又快又准的完成计算。以小明的遥控车为例,游戏开始,遥控车前进2米,绕过障碍,又前进了3米,所以小明的遥控车第一关游戏中,前进的米数是(+2)+(+3)=5,第二关,小明的遥控车前进2米之后,遇到障碍物,后退了3米,他的遥控车前进的米数就是(+2)+(-3)=-1,第二关的第二个问题是小明的遥控车一开始就后退了2米,接着又后退了3米,这是遥控车前行的米数应当是(-2)+(-3)=-5。以此类推,学生经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准确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练习精准的计算结果。

二、计算比赛活动开展,培养初中生计算能力

教师想要提升初中生计算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比赛活动的举办,培养计算能力,达成计算结果准确练习目标。这种计算能力培养为主的比赛,教师可定期举行,可一周举行一次,也可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进行,利用周末或自习课时间,依据时间维度目标,整理出一周教学内容的计算部分,出具比赛题型,初中生经过这种竞技模式的计算活动,计算的综合能力提升,并调起初中生活动参与积极性,为有效性达成计算能力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如,《实数》单元学习结束,教师就可针对这一单元内《平方根》、《立方根》、《估算》、《用计算器开方》、《实数》、《二次根式》内容中的计算,梳理出几套适宜比赛的计算题型,引导初中生参与活动中,并依据活动的举行,提升初中生综合计算能力。比赛中,教师作为监督者,观察初中生计算题竞赛中对所有实数计算题型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生计算得分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初中生经过激励的比赛,计算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融入到计算活动里,发现快速准确计算的活力,继而产生计算的欲望,对计算比赛活动兴趣盎然,乐于参与其中,解决计算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比赛中的计算困境,解决计算问题,提升计算能力同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达成培养初中生计算能力的目标。因此,教师应注重比赛模式的计算能力提升教学活动,引导初中生从心底接受计算、喜欢计算,由此,培养初中生综合计算能力,为不断提升其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三、计算错题积累模式,提升初中生计算能力

初中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指导下错误计算题的积累。教师从初中数学教学开始阶段,就应要求初中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每出现一道计算错误的题,就将这道题,记录到本子上,记录的过程,教师可要求初中生,将自己错误的计算过程完整地抄录到错题本上,而后再将正确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书写在错题的下方,定期整理错题本,回顾自己曾经发生的计算错误问题,不断提升计算能力。

如,《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时,针对初中生易错的题型“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有一个根为0,则m的值等于多少?”有的初中生会经常将这道题的计算结果计算为1或者是0,这两种结果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2,初中生经过教师的指点,发现自己计算错误的原因,并将这道题工整的抄录到错题本上,将自己的错误解析过程用红色的笔写出来,而后再将正确的解析与计算的过程写在下方,方便以后定期的回顾。这样过程,教师作为指导者,应给予初中生正确的方式与方法,使初中生了解正确使用错题本的方法,準确完成错题的整理,取得依据错题的不断积累,提升初中生计算能力的目标。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初中生,自主进行错题的整理,以自己熟悉的方式,统理自己的错题,并按照自己能看得懂的模式,进行计算题型错误原因的记录。初中生依据自己的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模式进行梳理,更容易加深初中生对错题的印象,以此在后续的计算过程中,牢记错误原因,有效错题整理的效果。经过这样的不断累积,循序渐进提升初中生计算能力。

总结:

总之,数学教师,提升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可通过教学实践中游戏情境的创设、比赛活动的举行、错题整理系统的构建等有效策略的实施,达成教学探讨目标,并高效率达成提升初中生计算能力的效果。由此,使初中生对计算的兴致被提升起来,以此乐于参与其中,改掉计算马虎的毛病,稳步提升数学的计算能力。以此,呈现教师教学和实践中探讨有效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立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J].亚太教育,2019(11):85-86.

[2]随红侠.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69.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对策浅析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