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复习课堂的设计和落实

2021-09-10陈静华

高考·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基于对中考生物复习课程教学的了解,阐述了中考生物复习课堂创新设计的重要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复习课堂任务、优化设计复习目标、创设知识问题情景等有效举措,切实提高了中考生物复习质量和效率,为教育教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考生物;复习课堂;教学设计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在实际知识复习过程中存在诸多教学问题,不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生物知识内容,因此,需要教师对复习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并加大落实力度,才能推进中考生物复习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一、中考生物复习课堂创新设计的重要意义

中考生物复习课堂创新设计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第一,大多数学生普遍对中考生物复习课重视程度不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起不到巩固生物知识的作用,因而,中考生物复习课堂创新设计,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生物知识;第二,传统的中考复习课堂以讲和听为主,内容形式一成不变,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将知识真正地进入到脑子里,系统而繁多的知识,也不容易记忆,达不到复习的效果,而将中考生物复习课堂进行科学地设计,创新其内容以及形式,有利于将繁琐的知识规范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便于记忆[1];第三,在中考生物复习课堂的传统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中考生物复习课堂创新设计,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二、中考生物复习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而对于生物来说,其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但是现阶段在生物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还存在一定问题,难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热情,还可能存在复习课堂任务不明确、知识局限性较大等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生物复习课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等进行全面深化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复习目标难以落实,还没有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与此同时,没有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忽略了知识之间连接性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程度;再次,在进行生物知识复习过程中,可能由于知识已经讲过,导致学生出现忽略心理,再加上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以及教学模式不新颖,极易促使学生出现厌倦感,难以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化学习,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没有预先做好复习规划,同时也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创新,不利于引导学生对难度较高的知识进行准确理解,在此基础上,也不能实现生物知识与技能的双向落实,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提高学生生物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三、中考生物复习课堂设计落实的有效举措

(一)明确复习课堂任务,深化复习知识内容

在进行中考复习课堂设计时,首先必须要明确复习课堂的任务,复习任务是课堂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中考生物复习课堂上,如果开始前教师没有布置明确的复习任务,只是大量地传授固定的生物概念,机械地讲授重复的知识,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没有复习的依据,那么,复习就没有了真正的意义,因此,必须明确中考生物复习课堂的任务,让学生了解复习课堂的基本流程,知道自己应该掌握的生物知识范围。另外,复习课堂任务还要分好侧重点,让学生有针对地进行复习,对于生物复习中比较复杂且重要的知识,要重点强调,将复习任务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划分。最后,在中考复习课堂进行中,复习任务不能太过浅显,要善于探究深层次的生物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当中,要依据复习课的功能进行复习,其功能分别是回顾、归纳、提升和沉淀,让学生能将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并且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运用到实践当中[2]。

例如:在关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复习课中,首先回顾生物遗传的相关概念,具体包括遗传、变异、性状等,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展开下一阶段的学习,然后,将遗传以及变异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其原理和传递规律,以及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其次,要注意把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新的情境中去讲授,让学生能将掌握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最后,要让学生将所有相关的概念进行记忆、理解和联系,使其更好地解决生物遗传方面的问题。

(二)优化设计复习目标,加强知识连接性能

制定复习目标是中考生物复习课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极其重视其作用。没有明确的目标,生物复习课堂就没有复习的目的,干巴巴的讲解也会使学生的接受能力下降,繁琐的知识没进行具体的划分,也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因此,必须要设计一定的复习目标。在制定复习目标时,要整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地设计复习目标。另外,在设计复习目标时,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分段设计复习目标,要有针对性,不能太过复杂。除此之外,在设计复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中考为标准,将生物知识进行系统地整合,不能有遗漏。复习目标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有复习的准则,能更好地接受知識,没有教学目标的复习课堂是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教学目标要获得师生的认同,因此在设计复习目标时,要将复习目标准确地串联成复习过程,让学生将生物知识更好地连接起来,进而从根本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复习课上,首先回顾光合作用的发现实验,然后复习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概念、反应式以及光合作用时所需的原料、条件和最后的产物。最后,对思维导图中空白的部分进行填写。对于呼吸作用的复习,也要先通过实验进行回顾,然后复习相关概念,回答关于呼吸作用的问题,最后填写思维导图,重点要准确区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创设知识问题情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通常情况下,创设教学情景是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应用在日常教学中,还可将其设计到生物复习课堂中,通过构建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知识掌握能力。除此之外,创设知识问题情景,能够彰显出学生在复习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和指引性作用,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切实达到拓宽学生学习思维,强化学生知识掌握力度的目的,相应的,还会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进一步将零散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联系,并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网络,将知识结构化、具体化,能够实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生物知识的分析思路、解题方法进行有效掌控,从而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3]。

例如:在复习DNA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导学案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可大致分为课前预习和课中练习两部分,同时还要将各项相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和有效连接,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对遗传物质早期推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媒体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对复习知识难度进行设计和选择,还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将抽象的、带有逻辑性的生物知识进行直观表达,并通过图片、视频或短片等动态形式来展示出细胞整合分裂、模型拆分构建以及遗传基因组合等多种形式的具体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为了在加深学生对遗传物质理解的同时,避免与其他知识混淆,还可通过与教师一起探究“转化因子”的实验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复习氛围。

(四)创新复习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能力

在进行中考生物知识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和应用,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度,需要将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知识学习,同时还要保证知识复习的有效性、层次性,以及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落实生物知识和学习技能,将单元知识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来加深学生知识印象,同时还要在复习过程中适当的增添生物实验,并对知识探究过程和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对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行自主归纳和整理。除此之外,通过不断完善和梳理教学方案,明确学生的复习流程,切实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在保证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生物重点知识内容后,需要按照教师要求对生物复习题进行全面解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切实满足中考生物的知识复习需求。例如:在进行血管知识讲解时,需要利用多媒体工具,对血管类型、结构和工作流程等进行视频播放,并对血液中存在的各种主要细胞根据其功能进行角色划分,如红细胞为“奉献者”,白细胞为“献身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为“防汛工兵”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复习知识整合讲解后,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知识检测来检查教学成效,有利于在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大对中考生物复习课堂设计创新的重视力度,是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高生物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模式,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鑫鑫.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230-232.

[2]侯绿青.山西新中考改革试点下生物教学优化策略研究[N].发展导报,2019-07-12(018).

[3]裘英、田树青.“光合作用”中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18,53(10):22-26.

作者简介:陈静华;女;1980.6,福建诏安;汉族;研究生;中学一级;中学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