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情境教学法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对策探析

2021-09-10花溪

高考·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培养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各级学校与教学课程都在贯彻执行新课改教学标准,高中地理课程也不例外。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与发展高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使其能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以及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与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样才能够为高中学生将来成为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社会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此我国教育部门才对各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现代化背景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基本要求,更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情景教学法则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化、抽象化的知识以一种生动化、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充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进行科学合理化情景教学内容的设置,以此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高中地理课程情景教学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直观认知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相关区域类型知识点学习时,因缺乏一定的实际生活经验或接触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而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就能够通过模拟相关区域情景来向学生直观的展示,使其对某一区域产生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则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1]。

(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基于新课改视域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已不在单纯的注重知识的教学,而是需要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上面笔者已经说到了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复杂性,且教材中很多列举的例子是学生不了解或者是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从而导致高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无法将自身所学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以至于限制了学生综合逻辑思维的发展。而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则能够创设相关情境,并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不仅能够促进高中地理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还能够为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再加上高中地理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而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则能够借助情境再现或者是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实现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基于此种课堂学习氛围之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则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无形之中就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高中地理课程情景教学的开展原则

(一)教学案例要源于事实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时,应注重教学案例的合理性。案例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应选择源于一些客观现实的地理教学案例。简单的来说就是首先教学案例情境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由已知来探索未知,使其思维能够不断的深入。其次,教学案例情境的选择应从事实出发,运用真实的案例数据来引导学生,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与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构建相关地理环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教师深刻贯彻新课程教学标准,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观念,在创设与构建地理问题分析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突出以及主观能動性的发挥,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教学情境要有思维性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活动中,相关地理问题的设计深度直接会影响到学生逻辑思维的深度。如果教师想要有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那么在应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自身思维向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发展。

三、借助情境教学法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对策

(一)借助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上面笔者已经提到过了,因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在以往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但事实上,除了上述所讲内容之外,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课堂提问环节较为缺乏。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判断学生是否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拉近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但因课堂提问环节的缺乏导致教师既无法全面且客观的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还导致自身与学生之间关系较为单一。新课改视域下,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地理课程作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要求的提出则要求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问题思考与分析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突出。所以,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情境教学法将教学知识点问题化处理,以此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问题分析以及问题解决,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来实现学生综合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地理核心素养[2]。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一章节内容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五种交易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如果教师想要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保障学生能够对上述所说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与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知识问题化处理,例如以“为什么不同的线路类型有着不同的分布形式?”或者“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能够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的交通运输路线实际分布图,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为后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奠定基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能够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地理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密切关系的课程。且新课标还指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看到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生活化的信息,但与初中地理相比較来说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化信息层次有了更高的提升,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如果教师想要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那么就必须要注重情境教学法,且还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目标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进行知识学习,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而这一过程则是学生实现地理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与空间,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3]。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建。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中央电视台隔夜的天气形势分析及天气预报等相关画面,其次教师再以“冷锋过境时外界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感受?”这一生活化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与讨论。通过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学生们得出在冬季时,当冷锋过境时气温会急剧下降,人们会感到非常寒冷,有时还会出现大风和雨雪情况。在讨论过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将冷锋过境前后的气温温差变化进行比较,以此来找出外界气温与气压特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利用体验式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现代化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切实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与发展,那么就必须要确保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与理解。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的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且新课程教学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体验式情境教学的应用[4]。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体验式情境教学,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部分学生扮演城市居民,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农村住户,然后再分别感受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给人们都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的感知相关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情境教学法下的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有着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培养与发展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高中物理课程的长远发展。本文对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以及应用原则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提出了几点有效借助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强.例谈高中地理情境式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9,(6):37-38.

[2]卢金秀.浅析高中地理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方法[J].幸福生活指南,2019,(9):137-137.

[3]崔彦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实施策略[J].科幻画报,2019,(8):229-229.

[4]刘徐洪.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职高地理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95-96.

作者简介:花溪,(198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黎城县;职务/职称:中学地理中教一级;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培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