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语文复习之作文备考方略

2021-09-10祁小明

高考·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体意识高三复习语文

摘 要:作文在高考语文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要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提高作文成绩。通过对近三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命题的趋势分析,我们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是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让他们按文体要求去写,多写规范文,练习各种应用文;二是关注时事,加强课外阅读,督促学生多写,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最终达到作文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高三复习;作文备考;文体意识;读与写

每年的高考总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公布成绩那天,多少个家庭彻夜难眠;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也常常是令人高兴令人忧。近年来高考中语文的分值一直保持在150分,其中作文一直占60分.要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提高作文成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三的学生大多作文写得不错,只要进一步加强训练,提高作文成绩还是可行的。从提高作文成绩方面提高高考成绩也是行得通的。下面我们从近三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命题谈起,谈谈如何做好作文的备考。

我们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2018年到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目,发现近三年作文命题的一些特点:

1.对作文文体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例如: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先给出一段材料,然后要求“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④……写观后感。⑤……慰问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

2.理性思维的考查在高考中出现,看看学生有没有思辨能力。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目更是有力的证明。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作为高三毕业的同学,他们即将走向社会,面对纷繁的世界,面对多彩的人生。能够按照我们学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已经进入高考的视野。

3.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注重考查“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立德树人”,“责任担当”等重要概念。

4.作文题目的时代感更加强烈。尤其2020年的全国语文新课标Ⅱ卷,抗击疫情的时代主题进一步呈现。

高考在教学中往往起着指挥作用,高考作文题目的特点和走向,是我们高考作文备考的出发点。我们在分析和研究近三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高三语文复习之作文备考方略: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我们制定的《高考复习计划》分三步走,先是打好学科基础,对每个知识点系统复习,夯实基础;二是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寻找不足之处,进一步弥补;三是强化实战训练,把好学科综合关。在学校总体复习计划和语文复习计划的指导下,我們特制定高考作文复习计划。比如说,一轮复习侧重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好表达和写作方面的训练,训练各种表达技巧,熟悉各种写作手法;二轮复习侧重学生的作文文体训练,在各文体特征的要求下让他们写出标准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各类实用文;三轮复习侧重应试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00字的作文,并严格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完成。

二、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做好作文的分类指导。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学生作文的文体意识非常淡薄,他们写的许多作文,说记叙文又像议论文,说议论文又像记叙文,总感觉不伦不类的。可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近年的高考作文注重对文体的考察。

面对高考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加强作文的文体训练,提高学生作文的文体意识。首先,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每一类文体的基本特征。让他们搞清楚,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说明文,什么又是议论文;记叙文有什么基本概念,每一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说明文的特征又是什么,文章该如何布局,它的语言和其它文体相比,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什么叫议论文,它的论点如何提出,如何议论,论据又有类型,怎样才能使论证严密等等。学生熟悉各类文体特征以后,写规范文章也就容易了。对于实用文体,我们侧重这一文体的格式要求,让学生严格按照格式去训练,同时注重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三、在练方面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要把作文写好,读和写紧密结合是很有效的。多读书,才有素材,才有思想;多练笔,才可以把读到转化成自己的东西。高考在即,除了必要的阅读训练之外,进行有序的练笔活动也很有效。我们进行了如下的作文练笔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两周一次的作文集中训练继续进行。我们在前两年练习的基础上,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这项活动还要坚持下去。只是面对高考的针对性更加显现,作文训练的要求更加规范化。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在他的作品《写作教学管窥》中说:“写作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课内作文有两个层次,一是绳以法则,使学生的写作合乎规范,指导学生写‘规范文’;再是给以自由,使他们的笔墨得以无拘无束地驰骋,指导他们写‘放胆文’。还有一个层次是课外练笔,比课内写‘放胆文’更加自由。只严格要求大胆放手,写作训练会流于呆板枯燥,甚至闭锁学生的思想;反之,则又流于杂乱无章,两者不可偏废。”[2]。 当然,我们在备考中要求学生写“规范文”,以各种文体为序,进行系统的训练。在反反复复的训练之中,最终达到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高考之前的集中训练。我们主要抓住高考之前的两三个月进行。跟以前相比,训练的目标侧重于应试方面。比如,规定在一节课的时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同时给他们反复强调高质量作文的基本要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立意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表达得体;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3]。让他们按这些基本去完成,以提高作文成绩。

四、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训练。

我们前面提到,读和写是紧密相连的,没有阅读的写作训练是空泛的,就象无源之水,缺乏一种生机与活力。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可以学到运用语文的艺术技巧;可以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可以扩大生活视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文化素养,如此等等。不仅获得语文技巧是与写作有关的,上述诸方面都是与写作密切相连的。指导学生阅读,要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多一层考虑,使诸多因素和谐的统一起来。”[4]。我们深刻理解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一)教师利用上课之际,讲讲名著及其他课外知识。我们知道,高三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很不现实。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上课的机会,遇到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话题时,我便拓展开来讲解,有时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得到增加增加,阅读兴趣也得到提高。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二)我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助于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报刊如《青年博览》、《青年文摘》、《读者》、《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散文》、《中学生阅读》、《时文选粹》、《演讲与口才》等。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一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积累一些写作素材,让学生的作文生动、充实、有内容。尤其《读者》和《青年文摘》等刊物,它们在每年的高考之前往往出几期《高考特刊》,这些特刊内容丰富,素材多样,往往提供一些每年的热点问题,对高考的指导性很强。

五、培养学生的入世思想,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如果说前面的各种准备都是围绕“写”的问题准备的,那么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作文的灵魂——思想的问题。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写的作文很空洞,无病装病,为文造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概是他们想法幼稚,认识肤浅,凡事缺乏主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他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下一点功夫。

(一)培养学生的入世思想。我们平时看到许多學生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常常抱无所谓的态度。这是不应该的。当今时代,我们的国家处在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社会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会。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广大中学生,应积极投入到这伟大的历史洪流中去,接受时代的洗礼。我们要多方引导学生热爱这伟大的时代,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每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高考试题中有所反应,比如我们国家从去年到今年发生的新冠疫情,抗疫成为全民参与的一次战役。在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全国Ⅱ卷中出现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样的句子。……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这样的材料。所以我们在备考中特别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以写小论文的形式,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识。

(三)通过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通过每天轮流让一位同学充当新闻员的方式,接受时事知识,引导大家关注时事。

总之,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要积极备考,以提高学生的总成绩,为他们的高考奠定成功的基石。同时,写作水平的提高,讲使他们一辈子受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答案汇编,2018,2019,2020》,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编.

[2]刘国正.《写作教学管窥》.《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文选》,西北师大学报专辑.

[3]杨洋.《阅读·思考·写作》.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年5月第二版 11—14页.

[4]刘国正.《写作教学管窥》.《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文选》.西北师大学报专辑.

作者简介:祁小明,男,汉族,生于1973年7月。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和语文理论研究。工作单位:成县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猜你喜欢

文体意识高三复习语文
活用英语新闻报道,提高高三复习备考效率
“文体意识”的觉醒
讲求阶段侧重,切实提高词汇复习实效性
阅读教学,不妨多点文体意识
构建有效的中职高三语文课堂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