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教学初探
2021-09-10朱墨
朱墨
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文化瑰宝,不但拥有深刻的内涵、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及鲜活的生命力,还有诸多文化知识。语文教师应在教授古诗的过程中,以多样且新颖的教学方法将中年级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小学生更高效的学习,进而强化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古诗教学
前言: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古诗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然而此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寻求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内容及领悟其中的深远意境,使其能对古诗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善用教学情境,强化理解能力
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对于古诗中所蕴藏的内涵及情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而另一方面,教师比较注重传统的讲解模式,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直接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小学生,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未多加关注。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无法提升,知识也不能完全吸收,教学效率自然普遍偏低。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就应改变教学策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帮助中年级的小学生更好的领悟古诗的精髓之处,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教学情境可以融合多种元素,如问题、故事、表演、体验等,能将小学生带入到一定的场景中,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内涵,让小学生能主动融入到学习中,以促进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塞下曲》一课,这首诗主要写守关将士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古诗虽短,却包含了大量信息。诗人利用“月黑”“雁飞高”“遁逃”“大雪”“弓刀”等景象,烘托出了一个大战将起,战场之上紧张的肃杀之气。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运用教学情境,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古诗中的“夜”空间是怎样的一个夜晚?从“满”字里体现了什么?“塞”指的是什么?将士们最终是否追到了单于?古诗中“遁、逐”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运用问题教学情境,不但能将小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激发,使其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还能通过深入探究强化小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对古诗蕴含的内涵及诗人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并对古诗的相关知识理解与掌握的更加透彻,进而促进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动力源自于兴趣,若能将他们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则能获得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纵观以往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师对于中年级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没有正确的认知,而古诗又较为精练含蓄,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稍显吃力,这就导致他们对于古诗学习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就难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无法真正领悟古诗的内涵及深刻的情感,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复杂难懂的古诗以视频、图片、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还原古诗的场景。这样能将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积极快速的融入到学习中,加深对古诗内涵及情感的領悟,对于相关知识也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进而促进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凉州词》一课,古诗通过“黄河远上”、“孤城”、“万仞山”描绘出了苍凉萧条的边塞景色。而然这对生活阅历较少的小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也难以体会。为了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古诗含蓄的表达理解其中的内涵及深刻情感,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边塞风景以视频或图片资料的形式展示给小学生。使其能更加直观的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让小学生尝试联想一下,若自己此刻处于边塞,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能将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充分激发,还能让学生对于古诗的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更深刻的领悟,对相关知识也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推动了小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进而促进了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各项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通过启发引导,发挥想象能力
小学中年级对于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古诗的学习不能像低年段一般仅靠朗读与记忆。每首古诗都有其独特的意境,这是古诗共同的特点。而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思维有较为明显的形象化特征,当小学生对于古诗的大意有了一定的理解时,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启发和引导,对于古诗深入挖掘,仔细品味,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使其能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就会让小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对古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领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同时能丰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与领悟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题西林壁》一课,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先进行朗读。再通过启发引导小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中,诗人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从而发现庐山的每个角度都有其独特的风景,然而也只有从不同角度才能一览庐山的美景。再让小学生通过想象去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中,诗人在观看景色的体会,之所以无法看清庐山完整的面目是由于自身处于山中。全诗有深远的寓意及深刻的内涵,而小学生通过想象就很容易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哲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启发引导小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能帮助其更好的领悟诗人的创作意境,对古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领悟。同时还能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知识,进而推动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不断提升。
总结:
古诗作为小学中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教学情境及信息技术,以强化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充分激发。同时通过一定的启发引导,让小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使其能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境,对于古诗的内涵及思想感情有更深刻的领悟,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芳.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J].家长(上旬刊),2021,(1):165-166.
[2]任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21,(9):101-102.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部小学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