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开展策略
2021-09-10季志强
季志强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为学生建构高效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在小学生教育引导时,为启蒙小学生思想品德与法治意识,应当建构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挖掘教材内容的潜在价值,实现预期教书育人目标,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建构意义
新时期小学生教育时,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与道德意识,应当从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发挥出该课程教学工作价值。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并未建构高效课堂,相反部分教师采取一言堂的理论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契合,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被架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课程学习主体性,无法很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课标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有效提升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教师需改变教育理念,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主动改革创新,为小学生建构高效学习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达到预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目标[1]。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一)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
为营造高效课堂,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提升。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主动创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约束。为此,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为学生建构沉浸式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到学习环境当中,挖掘出教材内容的潜在价值,对小学生的思维心智进行有效启蒙。
在沉浸式学习情境建构时,为使得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主体乐趣,教师可鼓励学生踊跃发言,阐述生活中的小故事,并由学生进行共同筛选素材,进而得到学习情境建构的目标素材故事。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解析,找到与目标素材故事契合的教学切入口,为学生建构合适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与想法,最大程度将学生的建议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使得学生的主观意愿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可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开展故事教学策略,增强学生主体思想感知
鑒于小学生学习特殊性,笔者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应当契合学生的思维心智最近发展区,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以保证高效课堂建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采取故事教学策略,以故事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有效增强学生的主体思想感知,启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学习掌握。
在故事教学策略开展时,并不限定由教师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在故事导引教学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由学生作为故事导入的讲述者,即学生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而后教师进行故事延伸,拓展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思考;或者小学生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发生在周边的一些小故事,教师同样依据学生讲述的故事进行教学渗透,将道德与法治内容合理渗透其中,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2]。
例如,部编版“我学习,我快乐”相关内容教学时,为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有效增强学生的主体思想感知,教师设定故事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发叙述关于“学习”的故事,如在学习中受到父母的表扬、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叙述的故事进行教学延伸,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有效启发小学生的学习价值观。
(三)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创设启发式高效课堂
在小学生教育启蒙时,教师应当以道德与法治为教学核心,在高效课堂建构过程中,突出小学生学习主体性,为小学生创设启发式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小学生的思维智力可塑性非常强,在对道德与法治内容学习时,不可使得学生停留于表层意义理解层面,应当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合理启发,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空间,促使学生基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对社会、生活、道德、法治、责任进行学习思考,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课堂综合学习效果。
在启发式高效课堂建构时,不可超出学生的思维认知,给学生的学习成长造成压力。为此,在启发式高效课堂建构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围绕教材内容,依循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启发。因为教材内容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且教材内容的编制,非常契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心智思维,可便于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由此可见,教师进行启发式课堂建构时,应当紧密围绕教材内容,契合小学生的心智思维发展规律,设定科学合理的启发教学模式,进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探讨,重点阐述了高效课堂建构策略,以阐明高效课堂建构路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今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当贯彻以生为本教育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2]曾志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20(16):18-20.
(长治市潞州区安阳小学校 04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