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作用

2021-09-10唐柳青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唐柳青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够积极应对时代赋予的挑战,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微型作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型教学;实践作用

引言

微型作文的特点是“时间之微”“结构之微”以及“内容之微”,简单来讲就是篇幅短小,结构灵活且内容针对性强,这种作文形式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创作难度,可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抵触感,进而激发其在写作时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综合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方法;结合生活,在作品中注入情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我国小学生作文水平现状

首先,教师认识存在不足。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依然坚持以提升学生成绩为主要教学导向。很多教师认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故而将时间投入到对其他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对写作予以充足的重视。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其次,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即定期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题目,并未注重平时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从教学方式来看,存在形式单一且方法陈旧等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后依然难以下笔。最后,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相比语文基础知识、科技文阅读以及诗歌鉴赏等题型,作文不仅需要学生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同时还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并有所创新,整个写作过程可能是枯燥的,也可能是痛苦的。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文而采取照搬、抄袭等写作方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二、微型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教师往往采取“口述+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很难得到兴趣上的提升。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与反感。实践证明,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作文情景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作文教学方法。例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来开展作文教学。在教授学生写“雪景”相关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冬日雪景相关的图片,图片中不仅要有白茫茫的雪,还要有太阳。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将雪与太阳两个元素合二为一进行描写。如“雪渐渐停了,太阳公公从东方露出了笑脸,金色的阳光映着白茫茫的雪地,照得人睁不开眼睛。银光耀眼的大地和万物融为一体,变成了粉妆玉砌。”这种作文的内容就显得非常丰富。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变换图片的形式,增加一些大树、青草、小鸟等元素,采取这种由易到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得到逐渐提升。除了多媒体情景教学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情景、故事情景等,这些情景都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方法

小学生年龄小且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其写作方面的经验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主导者,应当发挥出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开展一些综合训练,传授给学生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与方法。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容易出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现象,并不是因为学生心中缺少写作相关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学生缺少必要的写作技巧。通过微型作文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写作方法,找到写作规律。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一秒钟作文”训练。这里的“一秒钟”指的是“一秒钟内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让学生将一秒钟内发生的事情写成三百字作文。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出题:“只见小明纵身一跃,一下子飞过了横杆,新的校运动会跳高纪录就此产生了。”这句话所描述的是校运动会跳高纪录被打破瞬间的情景,要将这短短二十几个字的描述变成一篇三百字的作文,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方法。首先,对小明的动作进行“解剖”。对小明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四个动作逐一进行详细描写。其次,添加学生自身的联想。如往届多少学生一次次挑战失败,小明今年是如何苦学练习等。最后,添加细节描写。如小明在起跳之前是如何与周围同学进行眼神交流,成功之后周围的同学是如何向其进行祝福的……教师可以利用“一秒钟素材”对学生进行作文综合训练,学生掌握了其中的方法与技巧之后,也就不怕写不出好的作文了。

(三)结合生活,在作品中注入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微型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作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联,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与亲切感,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由于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更加有利于学生在作文中注入情感,进而使自己的作文内容显得更加生动、感人。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的时候,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课文之后,可以趁热打铁为学生布置一篇关于父亲相关的微型作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微”字开头的新型事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改进与优化,充分发挥微型作文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并且结合生活,在作品中注入情感等方式来达到良好的写作教学效果,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新发展与突破。

参考文献:

[1]夏小涵.关于高中语文“微型作文”的一点思考[J].课外语文,2016,(15):111.

[2]李治宁.中学生微型作文写作指导[J].考试周刊,2016,(47):62.

[3]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J].課程·教材·教法,2013,(9):38-4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