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1-09-10鲁丹丹

智慧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早期脑血栓康复护理

鲁丹丹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病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方法:把在2020年1月-2021年2月来本院接受急性的脑血栓病症临床治疗150例病人纳入到本次试验研究对象范围。借助随机分组处理方法,将病人平分两组,即实验组、基础组,观察分析两组的总体护理实施效果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针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致残率观察结果,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的现实意义,P<0.05;对比基础组,实验组病人观察病人神经、运动、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各项功能情况优势突出,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的现实意义,P<0.05。结论:早期面向急性的脑血栓广大病人落实康复护理,所获取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极高,且有较低的致残率,显著改善病人自身神经功能还有运动功能,运用及其推广显著。

关键词:早期、脑血栓、急性、康复护理

临床上的脑血栓,其从属脑梗死一种常见性病症,因病人自身皮质动脉的粥样化,促使血管壁会变得相对较厚、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产生,中端位置大脑血流会因病人自身脑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等状态而逐渐坏死。在一定程度上,记性的脑血栓往往有着极高病发率、还有致残和致死率,部分病人获取有效性临床治疗后,后遗症仍伴有,对其生活质量所产生影响极大。相关研究表明[1]: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护理病人,可以对其致残率进行控制,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本次研究,把在2020年1月-2021年2月来本院接受急性的脑血栓病症临床治疗150例病人纳入到本次试验研究对象范围,观察分析两组的总体护理实施效果情况,判定早期落实康复护理可行性及其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在2020年1月-2021年2月来本院接受急性的脑血栓病症临床治疗150例病人纳入到本次试验研究对象范围。病人均经院内部伦理的委员会所批准,病人家属自愿参与本次试验,同意书全部签订完成,所纳入病人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尚无意义,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如表1所示。

1.2方法

基础组落实常规的护理工作:主要对病人落实常规的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口腔护理,对其病情变化予以实时观察。

实验组则于早期落实康复护理工作:①病人入院后,需要全面检查其身体情况,排除其他疾病后,建立静脉通道,然后24h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等到发病48小时后,排查疾病,和生命体征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②心理干预:因为急性脑血栓的发病急切,护理人员需要需要在病人入院后做心理干预,帮助病人树立乐观心态,多和病人沟通,让其了解心态乐观对其自身身体康复所起到关键性作用,对于病人需求,尽量予以满足,确保病人可深切感受护理关怀,促使护患距离被拉近,护士务必要求病人的家属积极参与整个护理过程,确保病人可感受家庭所给予温暖,护理工作实际依从性可得以提升;③体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病人合理摆放体位,如果病人为平卧位,需要保持上肢外展,手腕需适当抬高,防止水肿,足板需放于床边,确保棉被对于病人脚的交迫得以降低,防止出现足下垂情况,如果病人保持侧卧位,则需要伸直腿部避免出现下肢痉挛;④运动干预:要求家属帮助病人的患侧腿做上下重复活动,如果做床上运动,则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过度运动,同时,按摩病人的肌肉,保持外展、屈伸。护理人员需要适当抬起床头,等到病人适应后,做坐起训练,然后逐渐做床边运动、站立运动、行走训练。

1.3观察指标

(1)观察病人针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致残率;

采用院内自制病人针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实际情况评价量表实施系统评价(满意的病人例数+十分满意的病人例数)/组间的总例数=总体的满意度;

(2)观察病人神经、运动、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各项功能情况;

(3)Fugl-Meyer评分[2]:

参照Fugl-Meyer的运动功能相应评分量表,对病人自身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实施评价,0-100分为分值区间,分值及病人自身运动功能有着正相关性,越高的分值,则病人自身运动功能总体改善效果就越为突出;

(4)Barthel评分:

参照Barthel的指数量表,对病人自身日常生活实际能力实施评价,分值及日常生活的实际能力有着正相关性,越高的分值,则病人日常生活实际能力改善效果就越为突出;

(5)NIHSS评分:

参照卒中量表,对病人神经功能实施评价,0-45分为分值区间,分值及神经功能实际恢复情况有着正相关性,越高的分值,则病人自身改善效果就越为突出。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借助spss20.0软件实施;计数方面资料检验则借助x2实施;计量方面数据检验借助t值实施。倘若P<0.05,则数据间的差异显著。

2.结果

2.1观察病人针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致残率

两组病人针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致残率观察结果,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的现实意义,P<0.05,详见表2;

2.2观察病人神经、运动、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各项功能情况

对比基础组,实验组病人观察病人神经、运动、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各项功能情况优势突出,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的现实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老年群体,从属急性的脑血栓多发群体,集中表现为高致残率、发病率等特点,极大地威胁着病人自身身心健康和以后的生活质量,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为确保致残率得以降低,获取优良康复效果,便需落实好护理干预相应工作[3]。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急性脑血栓,首先对病人做相关检测,排查全身疾病并结合生命体征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将心理干预落实到位,确保病人乐观心态得以树立起来,勇于面对自身的疾病,更好地依从于临床工作,通过体位护理,可以避免病人出现肢体不良反应,保证护理效果,以病人的耐受程度为根据,从而对病人的运动强度进行合理化调整,从而保证病人快速恢复其肢体功能,还可以据此为病人制定早期康复计划,合理选择护理时机,有效评估病人疾病情况,意义重大;落实运动干预,对病人运动实施指导,本着循序渐进基本原则,对其运动功能加以调整[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基础组,实验组无论是对护理工作具体满意度和致残率把控,还是神经、运动、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各项功能改善情况等,優势均十分的突出。

综上所述,面向急性的脑血栓病人开展护理工作期间,早期落实好康复护理各项干预工作,科显著提升病人对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满意度,把控好致残率,突出改善其运动功能还有神经功能,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姗姗.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病人致残率的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016(009):262-263.

[2]刘小玲.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病人致残率的影响分析[J]. 饮食保健,2017,4(026):175.

[3]陈爱新.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病人病人致残率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9):84-85.

[4]张文静,刘敏.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004(015):179-181.

猜你喜欢

早期脑血栓康复护理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