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新闻稿件提升点击率的技巧
2021-09-10吴家跃
吴家跃
【摘 要】不少新媒体普遍存在“标题平淡、内容无奇”的尴尬,无论是阅读量,还是点赞量、转发量都不高。新媒体新闻稿件如何提高阅读量和有效传播?值得业界探讨。文章分析新媒体新闻稿件点击率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制作“吸睛”标题和“走心”内容的方法,以期为业界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标题;标题“吸睛”
一、新媒体新闻稿件点击率现状及问题
据观察,一些官方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以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很多新闻稿件的点击量、阅读量及转发分享量不高。这让很多新媒體采编人员困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新闻产品,为何用户不买账?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很多新媒体新闻稿件存在标题平淡、内容无奇、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一)记者简单复制粘贴
有些记者在采写稿件时,怕辛苦,怕麻烦,不用心,不动脑,原封不动把一些会议材料或新闻通稿,复制粘贴搬到网上,图省事,不重视稿件是否有人看。对于标题的制作更是粗制滥造,马虎草率。有的标题长达几十字,让人读起来有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很难吸引网民点击阅读。
(二)编审缺乏精雕细刻
有些编辑、责任编辑和值班主任在编发稿件时缺少耐心,只注重审核内容,对稿件标题和内容没有精雕细刻就“秒发”上网。如有的时政稿件,标题呆板,没有提炼出老百姓关心的内容,毫无新意。有的内容全文刊发密密麻麻的公文,使读者在手机上阅读十分费劲,没有耐心看下去。
(三)绩效考核制度滞后
因绩效考核制度没能及时更新,缺少激励机制,导致一些新媒体的采编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干得多少与好坏,没有合理的价值体现,导致记者编辑没有用心、用情去做。
标题平庸、内容一般、管理滞后的问题如得不到解决,新媒体就很难做出精品,大量新闻稿件无法引人关注。
二、新媒体新闻稿件提升点击率的对策
官方新媒体平台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渠道和阵地,具有权威性和贴近性,是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平台。要想把这个重要的新闻阵地经营好,得人心,聚人气,就要盯紧标题和内容这两个重要环节,把新闻产品做精做细。
(一)用好标题吸引读者眼球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如果一条新媒体新闻稿件没有吸人眼球的标题,就很难在短短几秒内吸引网民点击,那么这条新闻资讯很快就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为此,制作“吸睛”标题是新媒体新闻稿件提高点击率的关键所在。由于网民每天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都是从浏览标题入手,如不能迅速触发他们点击标题的欲望,机会就一闪而过。
有人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如果给我5小时写文案,我会花3个小时想标题。好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媒体新闻稿件想要制作好标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炼新闻亮点
采编人员要把稿件内容最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做标题,如《最新政策:每人每天200元!这些人可领》这个标题,抓人眼球,吸引读者迅速点击一探究竟,看看这个新政策是否和自己有关,这钱自己是否有份。
《新规!教育部: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这篇新闻推出后,广大读者都在抢鲜阅读,并及时转发分享给亲朋好友。原因是中小学生看手机玩游戏,已经成为老师和家长们头痛的问题,大家都十分关注如何解决这个社会难题。
2.拎出新闻趣味
《医院主任收回扣345万 被带上警车时还问“有这么严重吗” 》这个标题做得有味道,把一个贪污分子被抓时还不以为然的无耻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迫切点击阅读,看看这个人被抓了为何还这么无耻。
3.满足读者好奇心
《春节快递停运?官方回应:春节不打烊》《食品检出核酸阳性具有传染性吗?专家这样说》这些问答式的标题,对于读者来说很有吸引力,能激发其好奇心,迫切想知道答案。
4.善蹭社会热点
进入粉丝经济时代,要善于蹭热点,抓住社会上的热点作为标题的创作源头,通过大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来引导读者对新闻作品的关注。特别是专家效应产生的话题很有看头,可借助一些权威专家,从他们口中发出声音,吸引大家的关注。如《钟南山最新研判!这个时间点很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疫情态势等问题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这种善用权威专家效应的标题能成功吸人眼球。
5.运用好奇悬念
充满好奇和悬念的标题能有效吸引读者注意力。这种标题的最大作用是,不立即揭示答案,而是故意卖关子,吊读者胃口,让其欲罢不能,迫切点击文章阅读寻找答案。
以上几种制作标题的方法比较常见,能有效提高标题的点击率。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好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点击,更重要的是有内涵、有价值、有味道、有看头。好标题≠标题党,制作“吸睛”标题时不能违背新闻规律,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而沦落为“标题党”。否则会失信读者,损害品牌形象,让读者拂袖而去。
(二)用好内容满足读者胃口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除了用好标题吸引网民点击外,还得在文章内容上下功夫。如网民点击进去,发现新闻内容不实用、没看头,就不会分享转发再传播。
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如好产品与好包装一样,要有一个完美的搭配,才能激发用户购买欲望。好标题和好内容组合一起,是颜值与实力优化组合的具体表现,深受读者喜爱。这是主流新媒体健康发展之道。
无论是中央新媒体,还是地方新媒体,各级主流新媒体的报道内容都丰富有特色,尤其是一些政策性的内容都是刚需新闻,读者极为关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主流新媒体却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把优质的新闻内容格式化,给人感觉如嚼白蜡,无法提起阅读兴趣。
要想把好政策、好做法等新闻内容表现出来,就需要改变文风,打破固有模式,把内容写活,让人看得懂、看得下、看得有味道,建议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把新闻内容做得更好看些。
1.站在读者角度,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拎出来
比如,政府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内容很丰富、信息很重要,读者也关心。记者在发布这则消息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全文发布,而是要把那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精心提炼出来。要想方设法突出一个新闻亮点和看点,让人耳目一新。
2.在寫稿件时,要注意消化会议材料,把那些套话以及空话全删掉,形成新闻干货
努力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把文章写活,让读者看得懂,乐意看,并且有一种尽快分享给亲朋好友的冲动。
3.在处理一些新闻通稿时,不能照单全收
照搬通稿,容易加剧新闻的同质化,冲淡新闻的公信力。久而久之,读者就会敬而远之。要根据自身媒体的特点,选准角度,加以现场采访,收集鲜活的素材,以讲故事、拉家常等形式,和风细雨向读者传播新闻消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4.要运用网络传播常见的表现手法,想方设法把新闻产品制作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愿望
不能千篇一律,似曾相识,令人生厌。如果仍采取传统的传播手段,就无法获得众多用户和网民的青睐。
(三)用好制度激励多出精品
一些主流新媒体还存在这样的通病:把在纸媒上发表的新闻作品,直接复制粘贴后搬到网上。
这些新媒体的采编人员每天只是简单地做个搬运工,重复机械地把纸媒的新闻作品堆砌到网络平台上。他们不愿创新,满足于完成任务就收工。
这种“新闻搬运工”的存在极易造成不思进取、怠惰平庸的风气,阻碍官方新媒体健康发展,如不及时改革,势必会举步维艰。
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有效的考核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调动采编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导致纸媒和新媒体上传播的内容都是一样,只不过是换个媒介把同样的新闻产品摆到另一个货架上。
主流纸媒有自己的特点,新媒体平台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两者受众不一样,新闻稿件的宣传形式就需要有所变化。要全方面激励采编人员做好新闻产品,建议从下面四点入手。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重新定位新媒体的功能,不能简单充当纸媒的新闻货架。只有灵活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提炼出来,才能把新闻产品做得更精彩,更有看头。
2.改变风格,接近地气
要想方设法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把纸媒的标题及内容重新包装,改装成新款产品及时精准推送给用户,让更多的用户愿意点击、阅读、点赞、分享和转发。
3.加强策划,形成特色
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选取独特的角度,及时做出符合广大读者口味的新闻大餐,以色、香、味俱全的新闻产品留住老客户,迎来新客户。
4.加强培训,开展交流
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在考核新媒体员工绩效时要以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等为重点,全方面激励采编人员做好新闻产品,努力赢得更多的点击量。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转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流新媒体如不跳岀传统的思维模式,继续做出老气横秋、毫无特色的新闻产品,既得不到读者认可,又浪费公共资源,有损主流新媒体形象。因此,主流新媒体的高层及采编人员应树立精品意识,认真对待新闻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努力把最精美的新闻产品奉献给读者。只有高层及采编人员都高度重视,上下一条心,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赢得更多读者。
(责任编辑:黄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