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栏目创新探究
2021-09-10叶俊柳红霞
叶俊 柳红霞
【摘 要】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新闻同质化现象也在加剧,建设性、理性解读新闻事件和大众关注焦点的评论文章已经成为各媒体新的竞争领域。如何做好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基于此背景,文章以荆州日报社《荆州观察》专栏为例,分析新闻评论专栏通过集思广益、改革创新,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的成功生产模式,以期为信息时代新闻评论专栏的创建和品牌打造提供现实蓝本。
【关键词】新闻评论;《荆州日报》;党报舆论;《荆州观察》
评论是有深度、有思想的媒介形式,高品质的新闻评论,能够起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作用,办好了评论版块,便抓住了受众这一“最有价值”的传播链条。2020年下半年,荆州日报社在《荆州日报》精心打造、全新推出《荆州观察》评论专栏,通过开门办报、办栏的方式推出评论文章,受到读者好评,其影响力也日渐彰显。《荆州观察》评论专栏的逆势突围之路值得关注。
一、坚持目标导向 打造评论名栏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一是传播信息,二是传播观点。[1]新闻的形态相应表现为描述事实、评论事实。前者主要指新闻资讯类版块,后者是指新闻评论类版块。过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辅助部分,主要起到深化阅读的效果。现在,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信息流通越来越快,同质化新闻信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建设性、理性解读新闻事件和大众关注焦点的评论文章已经成为各媒体新的竞争领域,受众对评论的阅读需求、阅读期待更强,评论成了一种社会的价值期待,其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强。
在此背景下,做好新闻评论类版块,无疑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荆州日报社瞄准这一时机,以打造新闻评论名栏为目标,推出了《荆州观察》新闻评论专栏。
1.明确设栏目标
荆州日报社旗下《荆州日报》《荆州晚报》自创刊以来,一直都比较重视新闻评论版块。2016年开启融媒体改革后,荆州日报社成立了文化评论部(以下简称“荆报文评部”),组建了文化评论专版,尝试推出过《荆州观察》《荆州论坛》《荆江评论》《荆晚杂谈》等数个评论栏目,并有不少作品获荆州新闻奖、湖北市州报新闻奖、湖北新闻奖,积累了丰富的评论采写、编辑经验,积攒了较高素质的评论员队伍。2020年,荆报文评部顺应媒体发展潮流,明确提出了打造地方“新闻评论名专栏”、争创省级乃至“中国新闻名专栏”的目标,希望通过这个专栏,体现荆报品格、提升荆报品位,更多地释放人文关怀,传递出党报新闻创新的思辨性。
2.精心筹备改版
2020年初,荆报文评部大胆尝试归并整合现有栏目,重新改版打造《荆州观察》专栏。根据读者所急、所想、所盼、所愿,回应社会关切,采取“点单式”问卷调查,精心准备,荆报文评部反复征求读者代表意见,按照“需要什么推什么、缺少什么做什么”的原则,精心挑选“点单”内容中与报社改革发展大局,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匹配度高的“答卷”,进行梳理、吸收。近半年时间里,荆报文评部从筹备改版到调研论证,从整合栏目到征求意见,立志使《荆州观察》脱胎换骨、“破局”出新。通过内部研讨、外出取经、问计专家、问需读者,终于认清了形势、了解了需求、厘清了思路、形成了举措,一个“紧跟党、为人民,让党更放心、让读者更满意”的专栏改版方案日渐成型。
3.重塑评论专栏
2020年9月,通过整合《荆州日报》和《荆州晚报》的《荆州论坛》《荆江评论》《荆晚杂谈》等零散评论栏目,盛装打造的《荆州观察》评论专栏重新与读者见面。改版后的《荆州观察》评论专栏被定位为荆州市委机关报《荆州日报》一版常设栏目,每日一评,注重加大思想理论评论的分量,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弘扬社会正气,表达党报的声音,体现党的意志,传达民众诉求。
《荆州观察》评论专栏改版以来,《荆州日报》每日至少推出一篇评论,至2021年2月下旬已推出300余篇评论,除获得相关新闻评奖以外,其中多篇评论还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委办局的肯定。
二、坚持问题导向 集聚评论力量
评论类文章代表着一张报纸的思想和灵魂,在壮大主流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党报上的时政评论文章,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和署名文章三大类,其中署名文章中又分个人署名和集体署名,而集体署名一般都是超大型时政评论文章,如《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新华社的“宣言”、《湖北日报》的“楚言”、《浙江日报》的“之江平”等。
作为地级市主流媒体,《荆州日报》虽极少涉猎超大型时政评论文章,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评论文章基本上都有呈现。《荆州观察》评论专栏改版搭建好了平台,谁来“唱戏”?荆州日报社以问题为导向,内外联动、开门办报,迅速搭建起高水平的评论队伍,为评论栏目保持鲜活性和旺盛生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1.强练内功,高举旗帜
依托荆报文评部现有力量,撰写重磅评论,旗帜鲜明引导社会舆论、引领方向。一方面,对于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及时介入、及时发声,体现主流舆论的中气和底气;另一方面,在突发事件、重大灾情、重大主题活动中,适時推出相应的评论,充分发挥评论的功能来树信心、鼓干劲,明真相、促和谐,传播理性、传递大爱。相比一般言论而言,重磅评论大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展开,不仅要保证有力度、有深度,而且每篇文章都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笔,唯有足够的专业性,方能胜任。因此,荆报文评部尽管队伍有限,而且采写编任务繁重,但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系列评论等重大时政评论,荆报文评部的评论员使命必达。
2.巧借外力,扶持品牌
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评论写作,巧妙地采用“借力打力”的方式,以精髓孕育新秀、借外力支援团队,将知名评论员及其作品推向读者,依托其人气打响评论专栏品牌,积累口碑。一是依托原有的《荆州论坛》《荆江评论》《荆晚杂谈》等评论栏目的作者队伍及QQ群,定期发布选题“布置作业”;二是借助市社科联、文联、作协、科协、政研室等社科综合“智库”力量,建立“特约评论员”微信群,定期征集评论;三是向诸如法律、经济等行业专业人士、特定对象约稿。此外,自由撰稿者也可自选话题撰写评论,通过自由来稿的途径,由荆报文评部编辑、副总编、总编逐层把关、审核后择优编发。
3.内外联动,开门办报
集中全社智慧,尝试开放式的办报办栏模式,集思广益想选题,约作者,既苦练内功,也争取、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同时,成立《荆州观察》编审团队,由总编、副总编挂帅,在评论方向上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当前重大部署,聚焦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聚焦民生热点,坚持策划在先、观点致胜,每期参与、每稿详思细审,持续增强策划的系统性、栏目的计划性、选题的时效性,强化文章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吸引力。
高水平的作者生产高水平的文章,高水平的文章成就高水平的专栏。经过多年的发展,《荆州观察》及其之前的几个零散专栏发现和培养了一支有思想深度和写作能力、熟悉栏目文章风格的作者队伍,改版后的《荆州观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品牌建设基础扎实,行稳致远。
三、坚持效果导向 打造评论高地
当今时代,信息在泛滥,但思想却在缺失[2];媒体在增多,受众却在分散。进入信息时代,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信息解读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媒体竞争由信息竞争进入观点竞争,新闻竞争进入“观点时代”“评论时代”,媒体吸引受众的抓手必须落在评论和思想上。
做有思想的媒体,必须做强新闻评论。这与荆州日报社倡导做有思想的媒体人、办有观点的媒体的初心不谋而合。但是,《荆州日报》作为地市级媒体,财力、人力、物力均十分有限,每日一评的评论,质量如何保证?评论员队伍的素质如何保证?评论员文章的选题、角度以及编发的时机由谁来把握?如何确保传播效果,突显文章价值?《荆州观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下面几个举措。
1.编读渗透,强化评论选题
编辑,是编者、评论员,也是读者;特约评论员,是评论撰写者,也是普通读者。编辑通过特约评论员,可以了解读者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呼声,追求什么[3];而特约评论员则可通过编辑,了解市里正在发生什么大事要事,需要什么样的观点和角度。如此,通过编读往来、互动和渗透,选什么话题、选什么评论角度及在事件发生后推出言论的时机等问题,便迎刃而解。
2.广泛覆盖,开展全媒体推送
坚持集中推送和常态化推送同步进行,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打通荆州日报社旗下报纸、网络、两微一端壁垒,充分发挥荆州融媒体中心作用,打造《荊州观察》推送矩阵。在《荆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微博、《荆州日报》客户端及“荆州发布”分别开设《荆州观察》专栏,评论文章见报后,第一时间通过上述推送矩阵立体化推出,不断扩大文章受众覆盖面。
3.精准发力,探索“点单式”推送
发掘新媒体数据库“算法”技巧,根据读者阅读习惯,采取“点单式”推送。尝试依托大数据,按照读者尤其是指端读者“需要什么推什么、关注什么推什么”的原则,精细划分内容、精准推送内容,进行点单推送。比如,通过大数据后台发现读者喜欢民生,就推送民生观点文章,传递民生温度。荆州日报社已经做过几次“点单式”推送,精心挑选与点单内容匹配度高的新闻产品,满足不同读者关注的话题、观点,持续推动《荆州观察》品牌深入人心,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4.有的放矢,加强分众化推送
打通新媒体文章推送的“最后一公里”,针对不同受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推送。政务、民生、经济、文化、法律……不同的读者因其不同的工作、生活经历,而选择不同的关注点。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活化推送方法,转变推送形式,开展群体推送、官媒推送,使《荆州观察》评论在不同受众中落地开花、开枝散叶。比如,面向市纪监委官微“荆州清风”推送与纪检监察机关有关的评论,面向共青团官微“青春荆州”推送与青年相关的观点,均是借助不同的群体及其官微实现分众化推送。此外,近年来,荆州日报社还在上级部门的主导下,尝试过打破媒介壁垒的跨媒体分众化传播,收到较好反响。比如,重大时政评论除在荆州日报社旗下纸媒及新媒体矩阵、荆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微“荆州发布”双微推送外,还会跨媒体在荆州电视台《荆州新闻联播》、荆州人民广播电台《荆州之声》播出,与经济、民生等有关的重要观点,也会在电视台和电台相应的经济、对农频道(栏目)播出,实现跨媒介分众传播。
四、结语
新闻不死,评论不息。无论融媒体、自媒体时代传媒业如何发展,无论新技术应用于传媒之迭代如何迅猛,评论永远是飞扬于新闻之上的思想精华,也是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强有力的新闻资本。传统媒体要重视言论这一传统优势产品,进一步巩固传媒地位,让传统媒体发挥出强大的优势动能。这是传统媒体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坚持“新闻立台” 追求“评论强台”[J].采写编,2010(01):32.
[2]格根图雅.全媒体语境下广播的发展途径——以内蒙古电台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05):45-49.
[3]金劳.用心灵向读者说话[J].报刊之友,2003(05):70-71.
(责任编辑:黄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