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课”视域角度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2021-09-10李娅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分析

李娅萍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可以从“微课”角度来实现教学上的突破,如借助微课实现课堂的翻转性教学,也可通过微课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而在此过程中,都需要教师基于一定的“微课”视域角度,懂得将微课与实际的课程内容相互融合,才得以發挥出微课教学的效用,这是本文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教学方法;分析

前言

将微课教学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对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中,微课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从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几个部分展开探索,既要做好课前的微课教学,也要注重课中及课后微课技术的继续延续,以将微课教学技术的影响力覆盖到整个化学课堂之中,才能有效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得到有效的微课教学指导,从而促使他们能够从微课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一、初中化学课前教学中的微课思维融入

从化学课前教学开始,融入适当的微课教学思维,能够提前引导学生做好化学知识的课前预习,使其可以知道即将要学习哪些化学知识、探究哪些化学问题,由此帮助学生做好化学知识的课前预习准备。那么鉴于微课教学的精而简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化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的学习模块,以小模块的微课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做好化学知识点的提前预习,由此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寻找到学习的方向,这样学生才会知道后续课程要做什么探究、分析哪些知识[1]。

如在教学“化学方程式”单元内容时,可以按照不同的课时内容设计成不同模块的微课教学视频,以利用精而简的微课视频,带领学生初步熟悉单元知识。比如,从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几个部分,将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有关概念、性质以及定理内容融合起来,并以动态的微课视频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这些概念、定理内容。在微视频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具体的活动任务,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做有关的研究。比方说,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微课模块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导入一个计算思考问题:

实验室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需要4kg氧气,若实验室以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那么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尝试结合化学课本中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自行尝试去解答此问题,由此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步骤,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程内容,进而为后续正式课的学习打好学习基础。

二、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微课技术应用

往往教师都比较关注于学生理论知识层面的学习,希望借助课堂仅有的时间来讲授大量知识,以让学生短时间内学习与参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显现出一定的应试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也会使得学生倍感学习压力。为了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课程知识,教师可以基于一定的微课技术,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生动地将理论性强的化学知识讲解给学生,以调动起学生的研究兴趣,也方便学生进行重难点化学知识的反复观看,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时中的实验环节,先将各种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试剂、装置归纳起来,并利用微课视频教学的方法,一边利用视频直观展现药品、试剂、装置,一边解释选用药品、试剂以及装置的原因,从而让学生知道制取二氧化碳需要使用到哪些药品、试剂、装置,以及选用它们的原因,由此打开学生的实验学习与探讨思维。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教学方式,继续对课时内容展开细化教学。比如,以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方法为研究内容,利用微课视频展现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并加入一些错误的气体收集操作,以让学生对比学习,分析哪些气体收集步骤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让学生懂得去分析和比较,从而引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进而结合微课视频内容展开具体的实验操作,最终促使学生在实验中真正理解和体会微课视频所讲述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方法。

三、初中化学教学后的微课教学应用

对于课后的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的化学知识,也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来拓展更多课外的化学知识信息,使得学生能够学习更多课本中没有的化学知识。其中,先基于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构建起化学知识网络框架,并以框架内容来一一细讲其中的化学概念知识点,从而做到重点突破、细致学习。然后,围绕一个化学知识概念,提出复习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课后的学习与思考,以做到对知识的学以致用。最后,为了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领域,可以继续引入一些课外化学知识例子,以将其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引导学生一边观看一边了解这些化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性质、规律以及原理等,使得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展开更为丰富的化学知识探究[2]。

比如,基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与比较角度,去对比二氧化碳与氧气制取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氧气制取知识点,也能使得学生加深对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了解,知道二氧化碳制取与氧气制取的差异,以锻炼学生的对比学习思维。其中,教师可以将这两个气体制取内容录制成微课小视频,以较为生动形象的实验步骤环节来引发学生的对比探讨兴趣。依据微课视频所展现的内容,学生可以从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收集方法及验满、气体制取操作顺序等几个环节,来展开对比与分析,使得学生可以深刻认知二者气体制取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来展开拓展性教学,如提前引入一些其它气体的制取视频,如氢气的制取等,让学生多学习一些课本中没有的化学知识点,以丰富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教学,可以基于微课教学的角度,利用微课来综合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工作,使得化学教学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让他们对其中的授课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学习情境,领会其中的化学知识原理、性质及规律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孙凤丽.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0,3(21):59-59.

[2][1]陈祥贵.探讨初中化学教育中应用微课的方法[J].读与写,2019,16(4):184-184.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微课分析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分析:是谁要过节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回头潮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