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09-10高锦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高锦文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彻底改变那种“满堂灌”的被动局面。否则,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将是一句空话。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情感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共鸣,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励学生上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之中,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现在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首先,善于运用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课堂教学努力做到堂堂有异,篇篇有别;再次,精心设计导语,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还有,生动、感人的教学语言和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神采飞扬的授课形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此外,适当地运用“幽默”,使幽默成为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润滑剂”;最后,运用有意错误,巧设悬念,生动的举例,脱俗的教学风格,民主的课堂气氛等,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彻底改变那种“满堂灌”的被动局面。否则,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将是一句空话。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情感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共鸣,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励学生上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处于一種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之中,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而且令人担忧。有的不适应素质要求,有的甚至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可以说相当多的语文课堂教学仍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藩篱。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讲授一篇课文,大都沿用析题—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大意—总结写作特色—布置课后练习这样的运行程序。试想,这种“千课一面,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怎能激发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何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的语文教学的艰巨任务?

这里,我不想全面去分析中学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种种弊端,只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首先,善于运用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并不急于讲课文,他们常常以“谈谈语文学习”等为题,大讲领袖们关于语文学习的精辟论述、文坛名人的趣闻轶事,古今中外大师的名言佳句,数理化等各科中外专家爱好文学的真人实事,乃至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等,既旁证博引,又深入浅出,直讲得学生们“啧啧”赞许,频频点头,从而使他们下决心认真学好语文。

其次,课堂教学努力做到堂堂有异,篇篇有别

课堂教学的成功,使培养学生信心,巩固学生安好,发展学生兴趣的关键。同样一篇文章,有的老师讲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而有的老师则讲得“一潭死水,微波不现”。这其中差别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下苦功夫设计出一套新鲜活泼、能启动学生“思维机器”的教学方法。为了做到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语文教师可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努力做到“堂堂有异,篇篇有别”。教师有时可以有表情地朗读教材,以感情打动学生;有时又可以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以形象感染学生;有时也可以指导学生欣赏挂图,启迪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台的散文录音,以静听默想去诱发他们饱含兴趣的激情。

再次,精心设计导语,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据说,钱梦龙老师在讲知识短文“词义”时,为了使抽象的“词义”知识能迅速地使学生接受,他一开始先避开课文而给学生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故事:阿凡提为了惩罚一个只理发不付钱的阿訇,在刮脸的时候,阿凡提问他:“眉毛要不要?”阿訇说:“当然要!”阿凡提就把眉毛剃下来递给他。他虽然很生气,但又不好发作,因为他刚才说过“要眉毛。”阿凡提接着又问:“你的胡子要不要?”由于刚才的教训。那人忙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又哗哗两刀把他那漂亮的大胡子给剃掉了。结果,啊訇的头像像剃光的蛋似的。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钱老师因势利导问学生:“阿凡提究竟用了什么手法让阿訇上当?”学生们立刻领悟到阿凡提是在“要”这个词的多义性上捉弄阿訇的。于是,新课自然地引入到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上开讲。类似这样的“导入课”,学生们就很感兴趣,他们学习的注意力和主动性立刻就会被引入到课文之中。

还有,生动、感人的教学语言和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神采飞扬的授课形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并以饱满的热情,全神贯注于所讲的内容中,言语中辞恳意切,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这种形象和状态本身就会产生一种诱人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听他讲下去的兴致。教师讲课时的精神状态具有强烈的感染性,他可以通过词句、语调、神态和表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所讲的一切非常感兴趣,非常熟悉和了解,非常喜欢和珍视。有位教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时,首先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形象、感人的语言,对春天进行描绘:“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绿满天下的美好景象;一提到‘春’,我们仿佛感到了温暖;一提到‘春’我们就会焕发生机,产生分发向上的力量……”经过教师这段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渲染了课文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春天气氛中,使学生自然产生了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讲授《春》,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适当地运用“幽默”,使幽默成为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润滑剂

如果你向学生调查一下,他们希望教师有什么品质?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希望教师有点幽默感。所谓幽默,即滑稽、可笑、有趣,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教师智慧的象征。幽默常常运用类比、比喻、双关、夸张、模拟、颠倒等手法制造笑料引人发笑;它会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启发思考,令人回味。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直接提高学习效果;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和唤醒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疲劳,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当然,教师的幽默,应显示出高雅、深沉、含蓄和富有哲理,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回味无穷,受到深刻教育。据说,有个中学生问老师:“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老师答道:“最好不要总是对着镜子笑。”多么富有哲理的回答!若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讲一番“道理”,不仅很浪费口舌,学生也不一定听得讲这些“宏论”。

最后,运用有意错误,巧设悬念,生动的举例,脱俗的教学风格,民主的课堂气氛等,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

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绩,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乐字。因此,语文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上课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教态,把微笑、爱抚、信任、鼓励带进课堂。由于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先导,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钻研学问的大门,是学生最可宝贵的心理因素,是保证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兴趣领先,实践为主,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需要,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生动活泼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研究论坛》99中学版

[2]《魏书生谈语文教学》

(丘北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