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路径探究

2021-09-10黄露薇

传播与版权 2021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发展路径中小学

黄露薇

[摘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手机、平板、电脑作为新的阅读端口,正朝着更便捷、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电子书包”“教学数字化”等名词也陆续进入学生、家长、老师的视野中。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环节,其相关数字化产品的开发也亟须重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教材因其富媒体性、便携性、交互性、低性价比而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开发升级路径已成为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数字教材发展现状,试图探讨数字教材未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路径

教育部2018年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将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进一步提上日程。

疫情期间,为缩小病毒传染的范围,各中小学停课。但面对升学压力,初三、高三学生有着更为紧迫的学习任务,许多班级、学校自发运用已有的社交平台进行学习任务的发布、知识的讲解。随后,腾讯会议、钉钉等多款软件被普及使用,最后被运用到教学当中。“线上教学”已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之间掀起一股热潮。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依然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辅助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在特殊时期,纸质教学用书却很难及时送到学生的手中,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一大障碍。数字教材便以其高便携性的特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数字教材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被提出。关于其起源与发展,众说纷纭,其可被简单概括为“课件软件说”“出版物说”“媒体资源说”“教学系统说”四种说法。可以说,数字教材是一款链接了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出版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产品。现阶段的数字教材研究主要基于当下数字教材产品生产的“基础研究”“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应用研究”“商业模式研究”[1]。本文将结合当前数字教材的发展局限,试图探索数字教材的未来发展路径,为数字教材的发展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中小学教育作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环节,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数字教材在中小学学段中的应用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对学生综合运用电子设备的要求,而且适应了学生的发展规律。

当下,我国中小学生阵营主要由00后、10后占据,这些学生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已接触网络,对电子设备的操作运用都有一定的基础,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认可度较90后、80后更高。随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各地区各类型学校计算机与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学生也能够接触到移动终端设备,这为教师应用数字教材奠定了必要的硬件基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接收不再因地域、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受到局限。如此一来,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得到北京、上海等地优秀教师的授课,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随着5G网络的全面铺开,相隔千里的师生互动成为可能。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的建设更需要拥有综合性知识技能的人才,而数字教材较之传统的纸质教材,将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知识,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一、中小学数字教材开发现状

2019年10—11月,“中小学数字教材相关研究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市场上主要流通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包括人教版数字教材、外研版数字教材、凤凰版数字教材、粤教版数字教材、京版数字教材、上海数字教材、北师数字教材。其中除外研版教材是专门针对英语学科研发外,其余数字教材基本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所有学科,且有一定的地域性[2]。

在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内容开发方面,各版本的开发思路都较为接近,其主要体现在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开发配套的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与高等教育数字教材不同,专业化、个性化并不是中小学数字教材所必须具备的特点,中小学数字教材更强调基础性、准确性。数字教材中多媒体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从而达到令学生快速掌握的目的。

市面上大多数数字教材主要将教材的基本功能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是页面功能,其中包括翻页、单双页显示、放大缩小等;第二是检索功能,该功能有教材内容的检索以及教材目录章节的跳转链接;第三是教学辅助功能,提供电子画笔、书签、思维导图等工具;第四是模式切换功能,可让学生在基础教材设计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设计;第五是资源功能,为学生、教师提供大量资源,以供下载[2]。除此之外,各版数字教材还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学科工具。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识字卡片”的工具;外研版英语教材拥有语音测评工具,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且标准的发音;凤凰版数学教材带有直尺等工具,以供绘图、测量等。

同时,数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也注重数字出版物的交互性。一方面,数字教材的设计注重使用者与教材的交互性体验,前文中有提到部分教材所带有的语音测评工具、模式设定等就能够实现很好的人机交互;另一方面,数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也注重教材的使用者之间的交互体验。比如,2020年,浙江省数字教材服务平台之江汇教育广场APP便搭载了社交平台,以此实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家校沟通、学生之间的班级沟通以及通知的下发等功能。

据袁华莉等人的调研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师生对数字教材的应用效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许多教师认为,数字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数字教材对学生攻克知识重点、难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认为数字教材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且提升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并有助于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拓展内容[3]。综上所述,数字教材具有富媒体性、互动性、便捷性、高性价比的优势。

二、中小学数字教材开发的困境

数字化的浪潮为中小学教育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数字教材从研发到推广,乃至应用,仍旧面临困境。

(一)数字教材同质化严重

数字教材的研发生产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原有纸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出版物数字化的优势,打造出配套的电子教材;二是在没有纸质教材的情况下,自主编写一套数字出版物。显而易见,相对于第一种方案而言,第二种方案将会耗费巨大的成本,且因没有纸质教材作为基础,其实用性与读者的接受度也难以预测。于是,大多数出版商在制作数字教材时,往往会采用第一种方案,将文本内容重新整合,打造成数字资源平台。但市面上流通的教材有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字教材的生产,导致中小学数字教材同质化严重。

(二)数字教材功能开发趋于保守

在当下现实的中小学教育环境下,不少教师为了把控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大多数教师对数字教材的理解仅限于纸质教材的电子版,而忽略其功能强大的附加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数字教材多用于课上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展示教学成果。课堂的模式依旧是“老师教”“学生学”。数字教材的互动性与探究性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家长与社会对数字教材理解的局限性也使得数字教材的使用程度受到局限。家长往往担心电子设备对孩子视力、注意力有所影响,各地的教师也不得不因此缩小数字教材的使用范围。由此,数字教材的功能开发也趋于保守。

(三)数字教材产业尚未形成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

2019年,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大力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扩大在线资源供给,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4]。这也打破了“基础教育开展教学的内容资源由出版社供给”的局面。当前,数字教材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仍旧有所缺陷。这样既无法发挥数字化教学的巨大优势,也无法完整呈现教学的内容。于出版社而言,传统的运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出版社应当开拓出一条能够促进多方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

(四)地域、师资的差异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理论上,数字教材的确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但实际情况是各地的教学设备配置并不统一。这便给数字教材的推广应用设置了门槛。即便是学校把多媒体设备发放到各个班级、各個学生的手中,供应商也难以预备充足的资金研发出适配各个终端设备的版本。另外,部分教师对数字教材的认知水平有限,同样限制了数字教材在中小学中的应用。袁华莉的调研结果显示,数字教材的使用率随教师的年龄增长而降低或受教师教育程度影响。部分教师甚至认为,数字教材将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3]。

三、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路径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素质教育不仅仅关注人的能力培养,也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数字教材的开发也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宗旨,打造适应学生发展轨迹的智能化产品。

(一)开发数字教材定制化服务系统

1.根据学生差异性定制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以家长和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每个学生因其家庭成长环境、遗传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而有其独有的个性。这便启示数字教材的设计开发者在设计产品时,要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而打造出定制化的服务系统。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中,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公司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用户信息,并对其分析运用。这样在数字教材的研发中,开发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实施检测与分析,关注用户更为精确的需求,并投放适宜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模式。如此,数字教材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1)个性化推送

不同于传统教材,定制化的数字教材将会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与知识水平建立起数据库,包括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长,乃至学生对不同题型与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依据这些数据所建立的数据库,平台将绘制出用户画像,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学习者可以依据数据库制作出错题集,教师可依据数据库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改进教学方法。该技术甚至可以协助教师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并开展教学方案。同时,数字教材平台也将对数据进行计算,从而为学习者推送其相对薄弱的题型与知识点的相关测试与讲解,保证学生可以掌握教材内容。

(2)定制针对性学习模型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并不能很好把握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且没有精力依据各体差异性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于是,传统的学习多半是“预习—听讲—练习—纠正—复习”的学习路径。而通过对用户画像的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得以明显体现。这将为“学习路径定制化服务”的研发应用提供前提条件。对学习较为主动、积极性较强的学生,平台可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设定特定的关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亦或者是将游戏与学习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开展探究性试验,以此来破解难题,攻克知识点。对主动性较差、依赖性较强的学生,平台依然可以选择沿用传统学习路径,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来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甚至为学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以保证其任务完成的效率。

2.根据环境差异性定制

传统的教育环境是以课堂为主,由教师所引导的。如今,互联网时代为大众即时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因数字教材多安装在移动端口之上,学生可将数字教材随身携带。如此,他们对学习时间、时长、地点的选择有了更强的自主性。而这种学习方式可分为碎片化学习与系统性学习。

(1)碎片化学习服务系统

数字教材应打造出完整的碎片化学习服务。传统纸质教材的编写往往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较为完整的系统,以适应每节课45分钟的集中性学习。在学生乘车、排队等期间所进行的学习,具有时间短、注意力易被分散的特点。数字教材应将知识点分割成更小的组块,且选择难度较低、较为基础的模块投放给学生,以保障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掌握接触到的学习模块。

(2)系统性学习服务系统

数字教材可根据环境的差异性,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开发更多辅助功能,以辅助系统性学习的完成。这将帮助解决众多困扰家长的问题。如家长对数字教材的排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电子设备对孩子的视力有影响,更担心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会被电子设备中眼花缭乱的游戏、视频所干扰。移动端数字教材配置传感器与感应器,有检测用户所置身环境的准确信息,如可检测用户所处环境光线,调节光线以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5]。传感器也有利于监测用户与屏幕的距离,提醒用户调节坐姿,将用户行动状态轨迹的信息记录下来形成数据库,以得到学习习惯、注意力、学习效率等有效数据[6]。根据这些数据,数字教材再同时导入用户的知识水平、学习历史等信息,将有利于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构建更加合理的学习方案,为系统性学习计划的制订提供信息支持。

(二)增强数字教材互动性体验

最初的数字教材仅是将传统纸质教材数字化,以PDF格式的电子书为代表,可将其称为静态媒体数字教材。随着视频、音频、动画等元素的加入,数字教材演变为多媒体数字教材。而在移动设备的普及与新媒体技术的成熟背景下诞生的移动阅读终端,为数字教材的互动性提升带来条件。数字教材正朝向富媒体性发展。数字教材的多元化交互模块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这主要体现在人机交互与教材使用者之间的交互。

1.人机交互

市面上已出现了大批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它们支持图片、视频、硬盘、动画的浏览,更兼具定位、感应等设置,提供了阅读、批注、笔记、检索等功能。但这些功能的使用并不能够体现数字教材的不可替代性,更不能够完全脱离传统纸质教材的框架,为学习者带来与传统教育模式相区别的感官体验,也不能够解决一些课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如,学校在物理、化学等理科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特殊的实验用具,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充足的资金购买这些设备。数字教材可利用所搭载的多媒体、VR、AR等技术来覆盖显示环境,打造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供师生进行实验操作。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实验器材的购买成本,更保障了实验的安全性。这种新型的人机互动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材的学科属性,提升了学习的体验,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都有积极的意义。

2.教材使用者之间的交互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是有爱与尊重的需求的。同样,学生也有着相应的社交需求。社交包括社交欲和归属感。社交欲是说人需要获得别人的同情、安慰和支持。归属感是说人渴望有所属,希望成为某群体的一员。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已经不仅局限于现实生活,微博、微信、QQ也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数字教材的开发为用户打造了相应的社交平台,来激励学生学习。比如,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弹幕网便是社交性学习平台的代表。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平台,哔哩哔哩弹幕网的弹幕功能最大限度地模拟了课堂讨论环节,用户还可通过私信、评论等方式与教师课后进行交流。虽然哔哩哔哩弹幕网本身并不是数字教材,甚至不是专门的线上学习平台,但是这种社交平台的打造也值得数字教材出版方思考与借鉴。

(三)打造优质资源

教材不同于一般教辅资料,是国家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政府有审定教材的职权和职责。数字教材虽然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依然不是完全由市场主导的教育产品。其独特的属性决定了编写研发必须要有权威机构的参与。随着数字教材的不断升级,其内涵不断扩大,这种把关势必会更加严格。对出版社而言,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出版社拥有优质的资源与专业的编校团队,可为做好数字教材的出版提供基础条件。

一方面,数字教材要形成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出版社作为传统的教材生产方,手中握有大量的教材资源。在纸质教材升级为数字教材的过程中,教材的版权尤为重要。出版社的版权优势有助于其迅速在数字出版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同时,出版社往往与作者、高校、中小学校有着一定的往来,有着更好的资源优势,更易于打造优质、符合学生学情的产品。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也不能在数字教材的出版工作中缺席,应积极制定相关制度,在教材内容审查、资源建设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数字教材不仅要继续发扬传统教材的资源优势,更要拓展多种形式的内容建设。传统纸质出版物仅能承载文字与图片两种资源形式,随着数字出版物的普及,视频等资源的搭载让数字教材内容更丰富。但在疫情期间,随着数字教材的需求量增大,普通的文字与图片信息已无法满足读者。少有的视频资源也因质量不高而不为大众所接受。因此数字教材应加快推进音视频资源的建设,打造优质网课平台,以供学生学习[7]。

四、小结

教育现代化给教育出版带来了更好的机遇与更大的发展空间,数字教材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出版社应在握紧手中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对技术、市场的动态保持敏锐的警惕性,生产出内容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产品,促成数字教材的再次升级。

[参考文献]

[1]钟岑岑.国内数字教材研究现状文献综述[J].数字教育,2016(05):12-18.

[2]王志刚.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开发现状及发展建议——基于中小学数字教材典型产品调研的分析[J].出版科学,2020(05):22-30.

[3]袁华莉,王珺燕,李如意.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13-17.

[4]王志刚.构建以数字教材为内容核心的服务教育新业态[J].科技与出版,2019(11):12-17.

[5]王钰.场景视域下的移动端数字教材开发研究[J].出版科学,2020(05):44-52.

[6]张治,刘德建,徐冰冰.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的核心理念和技术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21(01):44-54.

[7]宋吉述.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热潮及其對教育出版数字化的启发[J].编辑之友,2020(06):22-27.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发展路径中小学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