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2021-09-10慕占萍

高考·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施现状提升路径生物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是一门需要做实验的基础性学科,做实验在学生个体和生物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生物学科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生活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理论、演变过程以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生物实验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从而提升生物教学效率。本文以生物实验教学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开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并概括实验教学存在的凸出问题,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增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可以为生活实验教学的有序、高效地开展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生物教学;实验教学;实施现状;存在问题;提升路径

引言:生物的基础是实验,因此生物实验对于生物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生物课程是生物教学的源头,因此生物教师责任重大,其在教学中要把着眼点放于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促进生物学科发展上,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合理选择实验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情,进一步精选实验教学内容,确保实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可以被学生更好地接受,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喜欢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等有意识地转移到实验教学上来,不断革新生物实验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实验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生物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增强实验教学成效。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观念滞后

现阶段,生物实验教学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生物教师的观念滞后,很多教师未能真正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给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和推进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教学行为,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教师没有深入理解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及意义,通过用理论讲授课程代替实验教学课程,或者在组织实验教学课程时,较为随意,缺少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这种不重视实验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生物实验不重要”的错觉。

(二)生物实验教研与课程安排缺乏

部分学校和教师将生物实验教学摆放在重要位置上,因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导致生物实验教研和科研资料少之又少。由于缺乏足够的参考资料,教师即使有心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也会因为没有实施方案而受到阻碍。与此同时,学校过于注重常规理论教学,对于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较为有限,而且实验教学的课程标准缺失,教师缺少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指导,导致实验兴趣浓厚的学生接触生物实验机会较少。虽然有些学校设置了生物实验教学课程,但未形成规范的生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不仅课程目标设置不够明确,而且缺少课程评价环节,导致实验教学收效甚微,使得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三)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缺乏重视

现阶段,学生对于实验教学还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对于开展实验教学的意义缺少了解,未能意识到开展实验教学给自身学习带来的益处。就生物实验教学而言,学生存在很大的认知问题,导致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学习此方面的内容无用。首先,学校没有把实验操作作为学生的评价内容,导致学生感觉生物实验无足轻重;其次,部分教师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强调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将教学目标简单地设置为记住常考的生物知识要点,而不重视生物学习技能的培养,更没有考虑到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也会对实验教学采取不重视的态度,甚至对其进行忽视。

二、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生物实验课堂氛围

相比于其它学科,生物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生物学习至关重要。就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课堂上要做到安静、有序,这种要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强调要注重保护和释放学生天性。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既要做教授知识的教书匠,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学习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尤其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给学生创造愉悦、轻松、自由的课堂。在“自由、轻松且趣味”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没有思想束缚,可以释放内心的好奇,从而更好地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

例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可以改变授课模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开放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带学生来到学校旁边的田野上,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的想法,这种授课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探究式原则组织生物实验

生物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敲门砖,学好生物,对于学生的思维、认知有着深刻意义。生物内容较少,但是涉及面很广,是学生对于生物知识体系的初步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革新实验教学方式,坚持多元化的重要原则,注重培养和保护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多开展一些探究型实验,明确此类实验设计和实施标准,给出明确的、具有可操性的实验内容,向学生详实地讲授探究式實验的重要价值,并给出具体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完成整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首先,学校要加大设备投入,为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场地等资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较好的实验环境中学习。第二,生物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给学生展现一个趣味性和学科性十足的生物实验课堂。第三,上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演示实验的流程,讲解安全注意事项,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以及动手探索,只有亲身参与了才能加深记忆,更好地理解不同的实验和结论。第四,每一次的生物实验课程结束,教师都要进行科学、合理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三)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生物内容浅显且广泛,较为贴近生活。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由熟悉到未知,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生物教学中涉及到的实验形式多样,如:观察实验、制作实验、探究实验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演示实验转变形式,以动手操作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种子的萌发》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四人为一组,利用家中现成的植物种子来进行实验,可以是农作物(玉米、花生等),也可以是花卉(雏菊、满天星等),将种子种到花盆中,来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这种安排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进行生物实验带来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兴趣。

(四)广泛开展生物课外实验活动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即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并明确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统一为一个整体,而非三件事。我们要在做的过程中进行教,在做的过程中进行学,强调學生要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即在动手“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开展生物课外实验活动,不仅是生物课堂的延伸和创新,还可以为学生灌输生物知识和思想。例如,在学习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后,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生物课外实验活动,其中把学生分为12个调查小组,调查内容分别为“大棚生物的生长”“蔬菜博览会中精品蔬菜”等,然后制定调查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探索能力,还可以较好地促进了生物的实验教学。

(五)生物实验评价方式多元化

目前,生物实验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实验考核和书面考核两种类型。考核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段教学过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以考核评价的形式呈现。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受到众多质疑,因为学生仍在快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学习成绩和状态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自身的心理素质高低等。所以有效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合理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还可以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下阶段学习成绩的提升。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有着全面的了解,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生活问题等,只有用足够多的时间去观察和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教学过程中,诊断性评价是教师最常用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学习情况,其可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其次,要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最后,要对学生进行阶段化地评价,如瞬时记忆能力、课前预习能力等,尤其是实验课程中涉及到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物品准备能力、实验中动手操作能力等内容,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结束语

实验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积极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改进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不断革新实验教学方式,注重打造轻松、有趣的生物课堂,同时应开展课外活动,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中的生物,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体验的实验学习经验,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赵各达.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3.

[2]张玉前.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4.

[3]赖崇理.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2):173-174.

[4]徐格格.浅谈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幻画报,2020(11):123.

[5]任芸.实验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28.

[6]孙雅玲.浅谈生物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以天竺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连续使用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17.

[7]景延慧.基于核心素养下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5.

作者简介:慕占萍.出生年月:1967.12;性别:女;学历:大学本科;籍贯:陕西神木;现有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生物学教学

猜你喜欢

实施现状提升路径生物教学
本科生导师新型培养制度实施的现状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程序正义视角下的刑事见证人现状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