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2021-09-10余倩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课文

余倩

【摘要】传统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精神风貌和特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民族风俗习惯、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的综合。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基礎性等特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基于此,本文在概述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课文;情境;古诗文

下面,本文将首先概述传统文化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立足语文课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创设课堂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利用好古诗文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等几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概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的综合,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完善,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等特点。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族群或者国家,经过历史长期发展汇聚、碰撞、融合、演化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特有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节日活动等,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和特质的综合反映。本文所说的传统文化,特指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最宝贵的共同精神财富,虽然历经时代变革,仍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为我们民族伟大振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提供着无穷精神力量。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语文课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在语文课堂上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其选编的许多课文都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语文课文出发,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课文,进行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引入有关传统文化的人或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比如,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这篇课文,是一首读起来郎朗上口的韵文,是以我国传统节日为题材的。而传统节日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世代相传的历史和情怀。在本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从传统节日中挖掘传统文化,给学生们讲解每个节日的来历和内涵,知晓我们民族有关传统习俗和传承。如,春节的寓意是万象更新、终而复始,是中国人集亲朋团圆、娱乐欢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秋节吃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传达着爱家的信息;而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传统节日知识,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深厚底蕴,强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创设课堂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因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堂情境,营造一种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结合课文中呈现的内容,营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堂情境,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把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其中。

如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这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晰描绘了出来。本课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赵州桥有关的图像、视频片段搭配上舒缓音乐图文并茂的演播出来,全景式展示赵州桥的秀丽风光,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让静止的文字介绍变为形象而真实的形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介绍直接感受赵州桥的宽大雄伟、坚固美观,以及“巧夺天工”的设计。深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使学生们站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角度,感受我国古代建筑领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高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利用好古诗文,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其创作风格、手法特点各异,内容、思想及其丰富。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资料,也是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些古诗文,有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有的记载历史,有的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有的抒发个人情感,有的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状况,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利用好这些古诗文,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古诗文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司马光》这篇文言文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文章大意,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在并感悟祖国古代语言的魅力,吸收和积累中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化。在《雪梅》这首古诗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了解诗词的大意基础上,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习梅花的精神。而在《凉州词》古诗教学中,则应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文,感悟古代边关将士悲凉、艰苦的状态。

结语:

就目前全国通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内容来看,包含有许多人文历史、文化古迹、典故等内容,其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应当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的把传统文化植入学生内心。

参考文献:

[1] 孟艳红. 试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132.

[2] 刘志明.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29):27-28.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课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