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1-09-10邓本科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邓本科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价值,结合初中生语文学习需求以及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等现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力求能够有效地解决其中问题,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价值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古诗词的释义,忽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没有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审美与鉴赏能力,导致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沉闷、无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会下降,影响到语文古诗词整体教学工作的效果。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善于在强化诵读中加强意境教学涵养

古诗词内容,在音韵上平仄有致,在音律上抑扬顿挫,“缀文者”在实际创作时,把思想情感上的旋律和節奏等意象,通过与外来客体现象的“异质同构”,实现了“物我相连”的和谐统一,进而向“观文者”传递蕴藏其中的美妙意境和丰富情感。在初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讲解必要性“背景知识”,接着解析其中一些重难知识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读体悟、同桌对读、小组研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诵读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体悟意境、领悟情感。

二、巧借诵读,感悟诗词内涵

古诗词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所在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领悟与体会,两者缺一不可。古诗词含义的理解与内涵的领悟离不开诵读,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要充分地关注诵读的重要性。从课前预习开始下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感受诗词的内涵。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从预习阶段开始,通过诵读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感受不同诗词形式的不同特点和内涵。

在《登岳阳楼记》一文的预习过程中,教师借助微课制作了生动形象的预习课件,在课件中展示了一些优秀的诗歌诵读的范例和模板,还可以将自己的范读加入到预习课件中;然后借助语文教学辅助软件,通过人机对读或者一些拼音跟读软件,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预习诵读是基础,也是学生了解诗词的开端;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诵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通过预习初读学习诗词中的生字词、语句等;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的过程,在课堂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内涵;然后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感受诗词的情感,与作者达成思想上的共鸣,使得诗词的学习效果达成升华。

三、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古诗词魅力

在信息化教育教学背景下,科学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对此,高中教师也应该在古诗文教学中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知识的碰撞与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在实际教学中,光凭借书本上的插图和教师的讲解与朗读,学生很难感受到古诗文蕴藏的魅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文内涵,提高对古诗文深层含义的理解,更好地融入情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在《望岳》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杜甫的生平故事,为学生更直观地展示出杜甫的人物特征,让学生对杜甫有一个立体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故事展现的人物情怀和蕴藏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水平提升。

四、在美与美感中加强意境教学涵养

语文知识及其学科活动蕴藏着无可比拟的“芸芸众美”。尤其历经淘洗而不休的古诗词,从内到外洋溢着“古色古香”的美与美感,这不仅是古诗词学习中的“应有之义”,还是引领学生开展意境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以“情感美”为例。古诗词情感往往涵盖个性化的审美风格、理性沉淀和生命关切,教师善于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挖掘作者的情感宣泄和情感归宿,有利于帮助形成“代入感”,从而在“身临其境”中获取涵养和熏陶。例如《春望》,通过还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破败景象,能让人对“恨别鸟惊心”产生与作者同振共鸣的眼前景象和思想情感;继而能够更加感悟作者“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

五、文史结合,感受诗词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诗词文化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诗词相关的知识,而且在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诗词是文学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其通过节奏感、韵律感非常强的一些语言反映写作时的生活、社会背景等,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从诗词写作的背景入手,将历史知识融入诗词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与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古诗词的学习更有意义。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挖掘其中的意象和美,再现孕育其中或显或隐的丰富意境,引领学生进行更好地欣赏与感悟、内化与迁移,以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教育特点。

参考文献:

[1]高瑛辉.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85.

[2]赵晓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13).

[3]李含笑,王玮.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设计——以部编本为例[J].文化产业,2020(15).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