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2021-09-10李湘玉
李湘玉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少先队员作为新时代党建的主要群体之一,对于在当今形势下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是学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对此,本文基于建党100周年的发展趋势,探究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关键词】建党100周年;少先队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接班人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与共青团员向党献词。这足以看出国家给予少先队员的希望。与此同时,为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开展“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作为少先队员学习国家建设的主要场地,教师应根据国家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蓝图逐渐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一、培养国家意识
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应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远大抱负,从而投入到建设祖国的行程中。小学生处于求学初期,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形成与发展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引导小学生培养国家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生今后的发展。
建党一百周年指出:应结合小学生的意识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学校应重视教学活动的举办,从而使小学生认识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师应在开展活动时,强调以全体少先队员为主,逐渐培养少先队员的国家意识。教师可以带领少先队员观看建党100周年升旗仪式,让少先队员感受国家的强大与自信;通过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欣赏国家的大好河山,领略国家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国家的百年发展历程,深深体会国家发展的不易与艰辛。少先队员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培养对象,要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与负担,从而不断努力,在具备一定能力后,积极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去,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二、培养社会意识
在百年之际,习近平书记发来贺信,对少先队员提出要求与鼓励。作为少先队员,要时刻铭记习近平书记的四个正当要求,并用实际行动交付答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提升少先队员的社会意识,社会服务逐渐发展成“岗位”,积极开展公共社区公益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少先队员的基本状况为其开展一些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旨在为少先队员提供一个服务社会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进而不断培养社会意识。
教师应积极引导少先队员走进社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热爱社区,服务社区,并有效宣传大家爱护社区公共卫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社区环境。与此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增强交通意识。少先队员可以向大家普及交通规则,并在社区中宣传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告诫大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增强少先队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师的带领下,少先队员逐渐走进社会,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服务社会活动,使少先队员培养一定的社会意识,进而使少先队员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
三、培养家庭意识
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建党100周年以来,国家的不断建设离不开小家的不断奉献。家庭作为一个人的首要成长环境,也是步入社会的起点。当今班上的许多少先队员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为孩子的生活与教育投入太多以至于忽略家庭教育,这就容易造成孩子没有一定的家庭意识,更不具备责任与担当意识。基于此,教师应加强少先队员的家庭生活体验,进而培养他们的家庭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家庭主题活动,具体内容为扮演家长的角色,了解家长的艰辛。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少先队员学会理财,了解家庭的支出与收入情况,同时还要学会照顾老人与孩子等事务。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真正做起来却不简单,对于少先队员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活动的举办让少先队员们体会到做家长的艰辛,同时学会孝敬父母,增加生活的自理性与自律性,培养家庭责任意识。
四、培养自我意识
国家的未来建设是要由少先队员来接力的。回首建党百年来历经的艰辛与苦难,我们应为此感到庆幸与骄傲。基于此,教师应时刻教导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向祖国证明自己。少先队员应从小牢记建设祖国的使命,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与担当。
人天生需要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教师应注重少先队员的需求,适当给予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逐渐培养他们的自我责任感。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善于发现少先队员的优点并加以鼓励,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获得自信。与此同时,教师应定时开展“自我总结”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上,让少先隊员踊跃回答并讨论自己会做什么,在这段时间里学会了什么等等。从而使少先队员在讨论中相互帮助、相互了解、取长补短,进而形成意识与习惯,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并在此过程中,使少先队员逐渐明白,在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
总结: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少先队员作为国家的主要发展对象之一。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旨在培养有素质的接班人。通过班级举办相应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社会、家庭以及自我责任与担当意识,是将教育目标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从而让少先队员懂得责任教育的意义,实现对其责任意识的有效培养,进而在未来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参考文献:
[1]苏阳阳. 新时代小学生孝道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J]. 文学教育(18):2.
[2]瞿春红. 培养少先队员责任担当意识的路径初探[J]. 少先队活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