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2021-09-10周圣阳
周圣阳
“下课了?这节课过得好快啊!”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再上这样的课?”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着老师兴奋地说道。
究竟是什么课,能让这群孩子如此喜爱呢?这还得从“花生地里的《落花生》”说起。
学校后山有一块1000多平方米的荒地,根据“开发潜能·发展智慧”的办学理念,我们将它开辟出来建成了“智慧学农园”,根据时令变化种植马铃薯、萝卜、花生等蔬菜瓜果和菊花、百合等植物花卉,还养殖了鱼、兔子等小动物。
新学期开学后的一天,我們一行人来到“智慧学农园”,看到地里的花生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已然可以收获。望着眼前的花生,我们便打开话匣子,聊起了许地山先生写的《落花生》。我灵机一动:何不以天地为课堂,把《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从教室搬到“智慧学农园”的花生地里呢?
回到办公室和备课组同事一商量,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值得尝试。说干就干,我们开始设计活动方案、备课,并做好其他准备工作。
9月5日下午,蓝天白云,秋风送爽,在“智慧学农园”里,一垄一垄的花生绿意盎然。在垄与垄之间,早已分组摆上了整齐的塑料小椅子;在花生地的一头,可移动黑板也安放妥当。五(8)班学生在黄家祥老师的带领下,欣喜地来到了花生地。在黄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很快就安静地坐在了椅子上,他们知道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即将开始……
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还沉浸在课堂教学中,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由始至终,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为什么会达到这样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呢?课后,教研组的老师聚在一起研讨,试图探寻这背后的缘由。
原因一:打破教学时空
古代私塾里念书,孩子是端坐在讲堂的凳子上,摇头晃脑地跟着手持戒尺的私塾先生诵读着四书五经。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一般也是端坐在教室里学习。从古至今,可以说这一点似乎没有多大改变。然而,小学生天性活泼,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也强。这次的课堂教学就是打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把《落花生》这一课从教室搬到“智慧学农园”的花生地里来上。以天地为课堂,学生感到新奇和期待,内心的欣喜可想而知,因而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了。
原因二:整合教学内容
《落花生》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课文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景。通常,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做人道理: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理解到位;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写花生与苹果、石榴的语句;再比较它们的不同特点;最后通过朗读或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作者赞扬了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悟得做人的道理。
黄老师教学“花生地里的《落花生》”时,不仅根据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解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策略和文章写法作为师生探究的重点,还针对当下学生对农事接触少、很少有学生真正参与并体会劳动的乐趣这一情况,整合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真的“落花生”,利用与花生零距离接触的有利条件,与学生一起了解种花生和花生生长的农业知识,让学生通过尝花生美味、谈花生好处、亲手拔花生来验证花生可贵的品质……最终,学生自然而然地悟得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人生哲理。这样的教学很好地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索了课堂变革新模式,并给学生留下了深远的印象。
原因三:改变教学方式
这节课,教学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黄老师将课堂教学由“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让学生亲身探究和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带来了课堂中可喜的变化。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摘录其中几个教学片段来看。
其一,看一看。重点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时,黄老师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地里的花生,很直观地理解了花生的特点:长在地上,矮矮的,没有鲜红嫩绿的果实,挖起来才知道有没有花生……
其二,挖一挖。理解花生的可贵品质(好处)时,学生通过挖花生进行探究,再联系“苹果、石榴”进行比较,很容易就理解了花生“深藏不露”“默默无闻”“不图虚名”的可贵品质。由花生的品质体会做人的道理,学生也很好地理解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其三,尝一尝。课堂中最有趣的是让孩子品尝现煮的花生:孩子们一边品尝,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花生的好处。如何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学生也就理解了作者许地山的心路历程: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花生地里的《落花生》”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经验,也鼓舞了其他老师,他们在教学中思路更开阔了,倾注了更多的热情,愿意有更多的改变和尝试。因此,教学类似的课文——琦君的《桂花雨》时,五(2)班的张静娜老师就邀请我们来参加她的公开课“桂花树下的《桂花雨》”。她带领孩子们围坐桂花树下。馥郁的桂花香中书声琅琅,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轻轻摇着桂花树,花瓣从空中纷纷飘落下来,真下起了“桂花雨”……那教育景致是多么美好。我想,多年以后,也许小学里的许多事情孩子们都渐渐淡忘了,但是这“桂花树下的《桂花雨》”会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因为这样的课堂很有趣,这样的语文很诗意,这样的教学很有生命的温度。
我们打破了思想的樊篱,大胆整合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打破教学时空的限制,努力去追寻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例如,组织了一至三年级线上线下联动的“双教师”英语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整理了小学科学教材中所有的植物,把它们种植到“智慧学农园”,开启了师生“田间课堂”;安装了气象观测仪,学生每天监测天气并记录在气象日记本上;参照泰顺县独特的风光风俗,组织开展了桥、茶、湖、岭等十二个主题的研学活动,形成研学报告……让课内和课外连成一条线,学习和生活形成一个面,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青草更青处,梦幻美好,诗意十足,令人神往。我们都是教育的追梦人,追寻更绿色、更诗意、更美好的教育景致,也在打破固有的思维樊篱,努力追寻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而“花生地里的《落花生》”就是我们寻梦的开始……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