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1-09-10李凤莲夏秋博李成明周清波程广东
李凤莲 夏秋博 李成明 周清波 程广东
摘 要:生物类专业主要涉及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由于该类专业所涉课程实践性很强,大多数课程均包含理论、实验或实践教学,一方面,理论教学可以指导实验或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临床实践或实验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师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吸收效果,教师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实验和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和对所遇问题处理应变能力。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活学活用,通过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课程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4-189-02
生物类专业起到桥梁学科的作用,既是基础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又是科学技术和实际应用转化的桥梁。由于该专业各学科课程信息量大,很多知识间有紧密的联系,且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学生对专业知识难于掌握和吸收,进而影响学生的实验、实践和临床应用能力。为此,其理论、实践和实验教学亟待改革,我们在“生物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实验和实践技能培养,通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六方面:
一、明确教学专业目标体系
李凌岩等[1]总结发现只有制定和建立好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动物生产类应用型人才,使大学生更接近了解基层,为推进就业开拓新思路。目前很多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等特点,学校应基于学校办学特点和特色,建立相应教学培养目标。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存在科研基础和理论水平相对较弱问题,但可以增强实践实习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可以为技能性学校学生培养提供基础[2]。针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条件较差,为此强化了临床应用,为同类院校生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3]。天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通过系统性教学体系设计,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多层次的考核模式,对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进行深入改革,获得较好的效果[4]。姜锦鹏等[5]总结得出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调研提出了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修改调整建议,为提高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对相关行业企业、高校和毕业生先后开展动植物检疫专业现状调研。通过调研反馈信息,为完善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系统地加强本科学生专业科研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其他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6]。
二、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王继莲等[7]调研发现生物统计学作为生物类专业课,近年应用逐渐增多,其与学生数据统计、论文发表等需求逐渐提高,且原有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缺乏教学针对性,为此急需改革。吕岩等[8]总结发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建立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达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转换,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生物制品学是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生物制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培养高素质生物技术型人才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针对生物制品学课程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并通过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生物制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9]。王剑文等[10]提出开设“生物类专业”课程前,教材和授课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生物類专业”教材大多存在知识覆盖面广,但不同专业整体侧重不同,既包含面向农业的植物生理学,又有面向生物学和医学的细胞工程、酶工程、现代生物学技术、发育生物学等内容。
三、完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章毅等[11]总结上海大学生物工程专业通过实践教学培养计划,将产学研融合,在实践教学上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以推行,进行了深入改革。通过对将基础理论、实践训练和生产实践进行结合,锻炼了学生综合素质。王继莲等[4]调研发现生物统计学作为生物类专业课,近年应用逐渐增多,其与学生数据统计、论文发表等需求逐渐提高。农林类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不断改革,主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然而对一些重大科研课题及实验,需加大力度投资、更新实验设备,并深入改革原有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逐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12]。李丽等[13]开展《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达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到培养复合型人才效果,强调了《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全面阐述了该课程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解决方案,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培养学生创新、协作意识
冯远航等[4]总结得出实验教学对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起着巨大作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姜成等[14]总结得出科研导师制对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起着较好的作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磨炼了创新能力,并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生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科研导师制度逐渐成熟,并为人才培养带来的积极影响。葛淑俊等[15]将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动态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先进科研前沿知识和实例导入,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晦涩难懂的“生物类专业”课程知识变得活灵活现、形象生动更加容易被大家理解吸收。王秋菊通过总结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特点。主要体现在强化本科学生专业科研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16]。
五、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张存新等[17]提出实验及实践教学是生物类专业课程培养的有力支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和考核办法、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阎晓菲等[18]总结得出少数民族本科生,基于语言交流问题,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较好教学效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奠定基础。葛淑俊等[15]总结发现“生物类专业”课程通过先进科研前沿知识和实例导入,并将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动态,进一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的“生物类专业”课程知识由晦涩难懂变得被大家容易理解吸收。
六、优化教学考核方式
为使考核更加有针对性,朱立成等通过调研井冈山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应采取开放型实验,结合当地教师科研或资源,以科研论文和成果汇报等形式考核和评价,形成教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9]。阎晓菲等[18]总结得出少数民族本科生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改革考核评价标准,优化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该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少数民族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姜锦鹏等[5]调研安徽科技学院,提出了动植物检疫专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考核侧重实践技能,为完善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总之,生物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面多,新的科学技术不断融入,研究方法、技术和手段更加成熟,使研究将更有针对性、具体化和应用性。多学科交叉目前已成主导,在生物类专业教学改革中初见成效,由于不同学科的融合,增强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形成更多的新兴学科。形成以“问题解决”(problem-soving)研究为导向的模式,加速了许多实践问题的解决。本着创新创业、多学科交叉、以学生为本和突出专业特色教学原则,要想学好生物类专业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总结出适合佳木斯大学生物类专业教学方案,建立以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尤其以实验和实践等综合技能提高的教学大纲和考核体系,为其他高校生物类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数据参考。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JKA2014-023);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LC2012-007);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JY3-36)]
参考文献:
[1] 李凌岩,李井春,陈雪龙,等.动物生产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6):116-119.
[2] 许凌凌,曹侃.高职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6(14):153-154,157.
[3] 张强.农林类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20(22):240-242.
[4] 冯远航,刘夫锋,白姝,等.深化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科学,2020(2):157-160.
[5] 姜锦鹏,李升和,戴四发,等.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分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5):117-119.
[6] 王秋菊,崔一喆,韦春波,等.动物生产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5):117-119.
[7] 王继莲,卡迪尔·阿不都热西提,李明源,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0(6):969-972.
[8] 吕岩,焦虎平,肖冲,等.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兽医学报,2019(7):1416-1420.
[9] 顾宁,范兴培,王长林.生物制品学教学改革思考[J].生物工程学报,2021(7):18.
[10] 王劍文,章良,周建芹,等.生物制药方向细胞工程课程建设刍议[J].药学教育,2009(1):31-33.
[11] 章毅,黄海,高娟,等.产学研融合促进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J].生命的化学,2020(7):1177-1182.
[12] 张强.农林类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20(22):240-242.
[13] 李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J].农业工程,2015(2):88-89.
[14] 姜成,申晓慧,张丽敏,等.科研导师制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的探索性改革[J].经济师,2019(2):210-211.
[15] 葛淑俊,王省芬,王静华.提高细胞工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4):19-20.
[16] 王秋菊,崔一喆,韦春波,等.动物生产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5):117-119.
[17] 张存新,项黎新,张铭.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137-139,156.
[18] 阎晓菲,李玮璐,童婷,等.少数民族本科生《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家畜生态学报,2020(9):87-89.
[19] 朱立成,肖春玲,蒋平,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224-225.
(作者单位:李凤莲,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秋博,周清波,程广东,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成明,佳木斯郊区防疫站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作者简介:程广东(通讯作者),博士,副教授,动植物检疫专业专任教师。]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