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计算课

2021-09-10黄爱如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黄爱如

摘  要:计算能力对于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智能化的设备越来越多,许多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明显的弱化趋势。为此本文基于新课程理念,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展开了探讨。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根本,并从教学情境、基础知识、算理、口算和估算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策略

计算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必备的技能,也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忽略了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对于计算教学的核心把握不明确,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无法体现出计算课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了要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为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时间,对于新课程下小学计算课教学提出了一些浅见。

一、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的核心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了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计算课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需要围绕着学生而开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素质,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就是计算课教学内容的根本。因此本文认为小学计算课教学需要体现“以生为本”教学理念。需要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还需要创设符合学生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二、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并且还十分抽象。而大多数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计算学习中,并且让学生在计算结果正确中获得良好的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让学生将计算当做一种工具,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比如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数一数等,将抽象计算问题形象化、直观化,从而让学生感受参与之乐。再比如根据生活情境,如:买商品共花多少钱;按照体重及健康状况个人一天要摄入多少食盐不同年龄每天每人需要多少蛋白质等。并将这些问题转化成为课堂中的计算问题,如买9本练习本共10.8元,平均每本练习本多少元?小气球每个0.15元,1.8元可以买几个小气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对于计算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算理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会”,还需要只指导学生“会学”。在计算教学中,“会学”实际上指的是计算算理。只有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算理,才能牢牢掌握计算法则。

比如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会说呢过进行思考。比如“为什么3*2=6,300*2=600?”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入思考:“300中有3个100,那么3个100乘以2,就是6个100,也就是六百。再比如教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根据了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六一快到了,学校会给本班的学生发放25位学生发放小玩具,教师两个为一组的数,输了13次,还发现剩下一个,请帮老师算一算,玩具的数量够不够?学生利列出了算式:2*13+1。然后教师继续提问,这个老师5个为一组的数,数了5次,还多了一个。学生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理解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原理。

(三)夯实计算知识基础

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运算教学中教师都会指导学生在同级运算中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有乘除先算乘除。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式,只有在教学中正确掌握了运算顺序,才能在计算中避免出现错误。但是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學生的成绩,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运算顺序,宁可多麻烦,也要一步一步的算。比如(17×99.9-5.8)×0÷1.44,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思想影响下,极大地增加了解题的难度,而这道题可以依据,0乘以任何数等于0。

从小学教学文本来看,主要包含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分配率以及减法的性质,所以运算的性质和定律运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在运算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缘散定律和性质,比较15*25*45与15*(4*25)两道算式题目中,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进行比较、计算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乘法结合律的价值。比如84.9*0.48+8.49*5.2,这道题目从表面上来看并不能提取相同的因数,但是利用乘法的规律:一个因素扩大几倍,另一个因素缩小相同几分之一,积不变。

(四)重视口算和估算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口算和估算的重要性,认为小学用口算和估算做题容易出错。实际上口算和估算是一种比笔算更为高级的心智活动,在教学和实际生活中学生会经常用到口算和估算。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以引导学生将算式读清楚、读准确。然后加强学生简化数据的能力,比如199+287,可以将其看作为200+300,再比如可以将81*19简化为80*20。再比如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开展估算、小明和爸爸一起去商场购物,(屏幕出示五种商品的价格:48元、16元、69元、31元)。但是爸爸只带了200,够不够?请同学们讨论在哪种情况下,会用到估算和精确计算。当小明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当小明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总之,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口算和估算习惯。

参考文献:

[1]蓝艺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016(006):51-54.

[2]尹静.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升策略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03):100-100.

[3]程爱英.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7(8).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周田镇厝坑小学,广东  惠来  515200)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