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童年生活异同,推动师生有效阅读

2021-09-10陆莉园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阅读策略

陆莉园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素质教育指导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语文课程实践和综合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中年级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识记能力。本文中,通过课外阅读和自身生活的对比,构建读者和角色的对话世界,在阅读中渗透阅读策略,使阅读思维可视化、立体化、生活化。笔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探讨了中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和自身语文学习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阅读指导;阅读策略;T形对比图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涉及了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各年级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学生的阅读量也水涨船高。然而,学生从兴趣上是爱读书的,但从兴趣的阅读表象下,反而凸显了学生阅读的短板,一是喜欢读简单多图的图书,二是有些同学有阅读多文字的课外书,往往阅读效果不理想,认真仔细读完整本书后,对整本书的框架却模糊不清。还有很多学生读完一本书,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想法,甚至囫囵吞枣,最后,还是丧失了些许阅读的兴趣。因此,面对一群外部环境如此丰富的孩子,要给他们来构建一个书海的世界,需要一定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指为了达到阅读目标所采取的的一系列阅读方法和技巧。本文笔者以自己和四年级学生共读长篇经典童话《长袜子皮皮》为例,在阅读中探讨阅读策略的使用和实践。

一、“火眼金睛”找线索

对于小学生而言,视觉刺激还是最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手段之一,在上课伊始,我利用《长袜子皮皮》的视频导入,长袜子皮皮在视频中单手能举起一匹马,一口气能帮忙海盗把大帆船吹动,这些新奇夸张的举动,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其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书本的基本要素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都比较模糊。如果把书本要素如“封面”“序言”“目录”等要素,单独拆出来在课堂里讲演的话,对于他们来说也过于简单,所以笔者采用的是观察法:引导学生,第一次看到一本新书的时候,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学生结合书本第一印象,会说出一些具象的要点,如:“我被皮皮的样子吸引了。”“我被他的书名吸引了。”等,笔者再概括这属于“封面”;同时细心的学生会留意到他的作者,从而自然而然地介绍了作者,对于作者的介绍不应该超过对文本的兴趣,简单的的介绍更容易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简单的要点放在学生回答中引导,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对书本树立良好的阅读印象。

二、“明目心亮”作推测

除了最简单的在封面等要素找到书本的线索,课外书中的目录更是书本的骨架。笔者引导学生用上三年级的阅读策略:猜测,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的观点等进行预测和验证。从目录里就可以使用上猜测的阅读策略,笔者通过具象化的问题导入,你最感兴趣的章节是什么?推测一下会发生什么?不一定是情节上的推测,目录上的简单、富有想象力的推测,为下面正文的阅读更提供了阅读兴趣。

三、“各表一枝”分异同

通过问题的引导,对于“看封面”“知作者”“看序言”“览目录”“作猜测”这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学生很快就可以从前几页中得知,但是一本书的阅读绝对不是如阅读推荐般简单的介绍,如何深入读懂一本书,笔者认为对比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对比源自于课本内的一种常见的阅读策略,从二年级开始,对比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词语,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但是,课外阅读不是课文阅读,课外阅读章节篇目比较多,每一章的内容比较长,一章十几页的阅读更是家常便饭,阅读时能关注细节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还是利用课文的对比的方法细挖句子,一个读者因为文本中的形形色色的细节和要点而沉浸其中,不会整合、梳理,这对于阅读者来说,每一本书只会化成文字的灾难,尤其是阅读知识类的书籍更是,从而会出现“书中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合起来却看不懂在说什么”的阅读灾难。可能学生会失去阅读的兴趣。笔者认为,课外阅读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书本和自己的对话世界,在书本中整合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升级为系统化的资讯,笔者看来,在课外书的对比中,学生首先应该接触的就是将作品和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

而我本节课所采用的就是“T形对比图”,这张阅读图简洁,清爽,适合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如果发现皮皮和我们一样的,相似的情境我们会把它归类在左侧,如果,觉得皮皮和我们不一样的,特别的情境,我们把它归类在右侧。

四、“仪静体闲”静读书

阅读策略的图示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实际上比普通的圈画式读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会从大段文字中大致归纳要点。笔者教授了阅读策略,孩子们也“知道”了阅读策略了,但光教阅读策略是没有用的,要让孩子们去尝试运用它。笔者认为,朗读和演读固然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能深刻感受書中文字的精彩之处,但是对比我们身处的“碎片化”时代,每天都会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各种信息,更多的时候是一目十行式浏览读文,提取信息,每每遇到精彩片段,更是默读和心中的小剧场给我们以思考的冲击,如何引导学生从朗读过渡到默读,思考读,更是课外阅读所承担的重要阅读技巧。

所以一是对于这个“教”和“运用”的时间分配上,由于本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笔者坚持的是“三七原则”,平均来说,一节课前5-10分钟完全可以解决基础阅读知识和阅读策略“是什么”的问题,在剩下的30-35分钟内,运用和延伸这种策略。在课堂中,笔者设置15分钟以上,学生在安静详和地读书,犹如在图书馆一样,安安静静地读书,尤其对于整本书阅读,更加要突出安静的氛围。

二是对于动笔记录,笔者认为,在默读的过程中,结合年龄特点,动笔是必要的,正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但这也是有别于课内阅读的记录,在读书过程中,不过分强调对错差别,结合自己的个人实际,用小中括号分别括画出相似或相异的情境,不一定是某一句话,某一段内容,强调寻找的是大的情境的异同,只要学生心有所得,记在旁边,产生自己的批注,就是在记录自己思想的火花,仿佛在和书中的作者或角色来一次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构建好对话的层次,学生便会更好地动用其他的阅读思维方式,比如提问,质疑、分析、鉴赏、批判等。

五、“志同道合”展异同

整本书的阅读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接受层次肯定是有偏差的。一类学生明白策略对比自身写出观点,二类学生明白策略对比自身但找不出情境,感觉到文字的恐惧。三类学生不太明白策略,也对比不出自身的生活,更是看到文字就退缩。这时候更需要的合作的力量。

在阅读指导课上,当学生明白了策略的意图,但还没学会完全运用策略之前,学生更需要的是同伴的支持,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阅读喜欢的章节,把句子中的关键词记下来,完成T形图。完成之后请小组来分享。一是减轻部分学生的阅读压力,二是通过同伴的寻找和分工,至少大情境是小组能寻找到的,如何和自身生活所对比,这里更能展示出一组学生们阅读理解的多元性,通过内在辩论,把什么情境放去相似的区域,什么情境放去相异的区域,在无形中,也是对书本角色的研讨和思考。

六、“举一反三”知策略

读整本书的时候,不是学生不了解一些策略,而是我们还可以把他们归纳整理,如学生多知道的是记录类策略,如:好词好句的手抄报、写读后感、做阅读手账、给书中的角色画画等,老师所要呈现的应该更多思考类,整合类策略,如:比角色画画多一步归纳的人物剖析图,根据你看到的什么、角色的想法和行为,剖析角色的外在和内在表现。还可以给故事做做算术题,记录书中所写的,加上你所知道的,我们来做一次“小侦探”,推测会发生什么的“故事推理表”;还有结合骰子游戏的游戏化读书策略,通过摇骰子我们变成“小作家”,给故事场景来一次大变身。

结语

课外阅读由于是课本以外的知识,其更容易激起小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利用课外阅读中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课外阅读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学素养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阅读策略就像一个宝库,结合T形对比图,不仅可以和自己作比较,还可以把两本书不同的人物作比较,希望能利用更多的阅读策略读更多的书,促进小学生的文学修养,幫助小学生打下深厚的文学基础和教育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和语文写作的兴趣性,对于提高中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蒋军晶.和孩子聊书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第一小学,广东   肇庆    526000)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阅读策略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研究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