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中地理区域复习模式初探

2021-09-10宋素华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混合式教学核心素养

宋素华

摘  要: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即课堂面授和在线自觉有机融合的教学形式,主张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本文以“寒冷的两极”一课为例,进行高二地理区域复习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初步总结,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形式,课堂设计、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方式等深层次改革,更好地落实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核心素养;区域复习;模式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素养是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使用不同方法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并深入實践,能用地理视角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联系学生生活经历与体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与在线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是必不可少的制胜法宝。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是人们对传统的面授和网络在线学习 (e-Learning)进行反思后, 提出的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理念, 它最早出现在企业培训领域。混合式学习是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多种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及教师自身条件,混合“面对面教学”、“网络学习”和“实践”三种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进行了有效整合,并将其综合用在线学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应该置身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面对类似于专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自己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并在更广泛的实际生活中进行迁移运用。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而这一认知建构过程常常是通过参与共同体的社会互动而完成的。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教师需要要创设多元融合的评价机制和方式,以求更精准地使师生双方得知学习评价反馈和后续学习安排。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就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除学习主体以外的一切因素。)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不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不断涌现,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场所得到了较大的延伸,这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混合式教学可以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优势互补,使自主学习过程和合作探究过程相互融合,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

1. 教学内容分析

在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上,两极地区是神秘诱人的地方,是人类进行多种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本节课“寒冷的两极”为高二区域世界地理复习中的最后一个区域,主要介绍两极地区的寒冷的成因,重点突出了气候寒冷与各自然要素的内在联系,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切换和区域对比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强,对原理归纳和应用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有效方法给予帮助,通过案例分析、迁移应用、区域对比落实学生对“寒冷”的分析能力,为后阶段气温分析自主构建答题模板。

3.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学生总体学情,笔者使用的课堂设计模式为“58410”。“58410”是指将课堂40分钟拆分为5个“8”分钟或4个“10”分钟。教学过程主要突破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实行的教学慢节奏。通过使用学科网旗下的组卷网,下发预习。课后反馈,快速获取正答率和相关个性错题集。

三、高二区域地理复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以“寒冷的两极”一课使用组卷网为例,笔者认为高二地理区域复习模块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大致归纳如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从增强交互性和丰富地理性的角度出发,创设和选择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课堂提问、合作探究、学习检测、复习总结等不同课堂教学情境。另外网络平台的功能和云数据有针对性地自动生成学生个人错题本,提高个性化辅导效率,能更好落实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服务地理教学。

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受限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开发和稳定性限制,课外线上练习以选择题为主,尚未能从综合题角度进行课后巩固。另外在线学习对学生的视力有一些负面影响,而且学生在线学习的自控能力差异较大,后期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管理,在保护好视力和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前提下进行。

四、结语

整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教学常态,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大趋势。在应对新高考的挑战和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要求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改革提供了方向。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时,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坚持“线上自主探究+线下协作研讨”有效融合和多元化融合提升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立峰,王向东.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07-109.

[2]陈琦,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1

[3]张建伟.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34-36

[4]钟致贤.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4⑶:7.

[5]何可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 (1): 8-9.

[6]汪红艳.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究——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J].地理教学,2020(09):21-2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混合式教学核心素养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