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教协同背景下

2021-09-10王世波王琴包娜王嫦李如王晓敏李盛娟

医学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协同

王世波 王琴 包娜 王嫦 李如 王晓敏 李盛娟

摘要:医教协同改革从根本上能够解决,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医学人才的质量与实习单位的实际能力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尤其是医学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不能自如转化。医教协同是医学院校培养有质量的医学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医教协同改革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旨在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关键字:医教协同;临床教学基地;医学人才培养

前言

临床教学阶段是培养医学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临床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临床应变动手能力的养成都在这样重要的时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临床基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国家教育部以及卫生主管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医教协同改革的意见的重要文件,以此来推动医教协同的改革工作,以此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

1.医教协同的涵义

医教协同,就是我国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及医学院校等共同参与,共同培养医学人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涉及到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两种模式。首先,医教协同改革是健康中国规划战略的内在要求[2]。培养医学人才能够快速推进健康中国规划建设的重点部分。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培养医学人才需要医学院校以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统一培养目标,共同规划,双方通力协作将医教协同改革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医教协同的改革是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的主要途径。“5+3”和“3+2”的医学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夯实医学人才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加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医学人才的临床综合能力。医教协同是多方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了医学院校的理论知识教学优势以及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教学的优势,并将双方有机的结合,将医学人才培养成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最后,医教协同能够推动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发展。医教协同改革的文件实施,其中重点指出了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2.医教协同改革下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临床教学基地对教学工作重视不足

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非盈利性单位,但是随着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大,政府部门的投入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近些年来,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都是自助经营的发展模式,自负盈亏的同时还要担负医院职工的薪资保障,同时还要加大医院的建设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在此形势下,医院领导的关注重点是医院的发展建设,临床教学工作往往不被重视[1]。临床教学的工作主要由医院科室的主任和骨干人员构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展临床教学工作,身兼数职导致精力不够。

2.2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残次不齐

经过多年的临床教学基地建设,虽然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医院教学和医院实习中往往都以临床为主。但是许多临床教师无法长期坚持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通常都是科室指派轮流教学,因此导致教学水平不一而足,限制了医学人才的发展。

2.3临床教学管理职责不明确

临床教学基地基本可以分为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三种类型。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职责不明确问题突出。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临床教学通常由教学医院来负责管理,临床实习任务通常由实习医院来负责,在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学责任不明確,教学资源无法整合,难以形成通力合作,临床教学的效果收效甚微。

3.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

3.1强化医教协同的意识

医教协同要求多方合作,共同参与到医学人才的培养建设体系中,提高医学人才的质量。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政府以及医疗机构主动参与,强化培养政策引导,以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为主导,医疗机构和政府协同统筹,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为导向,切实落实医教协同的改革。医学院校要加强与实习医院、附属医院的合作,共同发展提高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医教协同的参与方,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能,共同推动医教协同的改革,积极落实医学人才建设的工作。

3.2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指导

政府部门和医学院校必须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促进医学院校全方面的协调发展。师资团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医学院校必须加强临床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临床教学师资培训[3]。通过临床教学师资的规范培训,大力推进临床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学规范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医学院校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为青年临床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制度和有效的平台机制,促进临床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由于临床医生承担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需要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师准入制度,设立相应的临床教师的准入门槛,并且制定相应的规范目标,挑选出既有热情又有教学能力的临床教师,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3完善临床教学测评系统

将临床教师的教学测评吸收纳入医学院校的教学测评系统,制定科学有效的测评系统,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测评结果及时进行整理,反馈到医学院校,切实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临床教师开展绩效考评制度,以此来保障和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将教师的绩效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并且落实临床教学的奖励制度,以此来提高教学工作在医学院校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创造良好的临床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结论

总体而言,目前在临床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问题,制约了医教协同的改革,进而影响了培养医学人才的质量。只有学校、政府、医疗机构通力合作,协同发展,才能培养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伟,杨静,李炜弘,王世宇,邝婷婷,胡一梅,尹恒.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医教同质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3):8-10.

[2]林蓉金,戴晓凤,张梦玲,万超,孙欣悦.临床护理教学基地建设的优化及成效[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2):129-132.

[3]汪海峰,茅建华.医学类独立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3):247-250.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 651700)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协同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