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实践探析

2021-09-10黄永妮

新闻潮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网络传播民族文化

黄永妮

【摘 要】信息时代,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兼具社交与传媒功能的平台大量涌现。因其发散性特征对于民族文化有着更强的亲和力,正成为推动文化传播的一股新生力量。文章对网络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所呈现的新態势进行梳理,并对自媒体的规范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融合互鉴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传播媒介;民族文化;网络传播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和以短视频、直播为主要形式的社交化内容平台的出现,给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统媒体带来挑战。“去中心化”传播所具有的参与者平民化、表述方式碎片化、内容生成交互性等特点,提升了普通个体在传播体系中的话语权重,为信息时代的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媒介的“去中心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9.89亿,使用手机移动上网的人数达9.86亿,占网民数的99.7%,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9.78亿,手机网络新闻用户7.41亿,短视频用户8.73亿 。[1]这一连串数字表明,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接入互联网、实现网络化生存的群体正逐渐成为社会新生力量。“网络化生存”使人们日常收发信息的数量激增,促进移动社交媒体、视频互动社区、网络直播等网媒发展,使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样态更加丰富多元,从广播、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一对多的有限单向传播,逐渐发展为新媒体平台“扁平”、直接点对点、多对多的交互形式。过去作为信息接受者的普通人,如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内容生产者与信息输出者。这一“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对整个社会的传播生态、人们的交流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媒体作为传媒“去中心化”的重要表现平台,具有参与性、对称性及用户生成内容等特点。中国的互联网自媒体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基于社交平台的自媒体初现雏形;2012年,微信公众号上线,自媒体开始向移动端发展;2012—2014年,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电商平台等纷纷涉足自媒体领域,传播主体和内容更加多元;2015年至今,大流量、高带宽技术迅速发展,直播、短视频以及基于流媒体的社交互动平台成为自媒体新热点。

与网络自媒体蓬勃发展相向而行的是,传统媒体也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过程中积极融入“去中心化”的传播生态网,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内容平台,与视频及门户网站合作,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节目形式与内容。随着以移动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社交媒体平台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升级,打造新型融媒体平台,以缩短传播渠道、强化信息对称、鼓励多元互动为目标,以内容生活化、表述日常化、推送个性化等为改革方向,展现出更为人性化的传播姿态。

二、民族文化与传媒的互动互生

民族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不可须臾离。文化不息传播不止,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不断流动的传播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其活力之源正在于与外界的交流互鉴。同时,民族文化能否广为传播,也是其生命力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尚不具备现代科技手段之时,传播主要依靠人与人的直接接触和交流。随着远程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成熟,催生了传播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的专业机构,传媒从业者成为信息采集制作与输出的主体,由此衍生出“大众传媒”这类专门从事传播的文化机构。传播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愈发彰显,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如今,即便在偏远地区,都已基本实现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和无线上网。通过传媒的触角,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互联互通也更紧密、互听互视更频繁,这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还增强了民族自信。“曝光率”“出镜率”的提升,对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发展、乡村经济振兴都起到积极作用。

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拓展视野和提升影响力,但其单向性的传播渠道和较高的专业壁垒,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权利话语”。大多数时候,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讯息。不过,随着网络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三、民族文化在网络语境下的传播实践

20世纪60年代,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对电子媒介技术条件下“地球村”的时空压缩及权力分散状况做出预见,认为当讯息传递不再受到技术掣肘时,“中心”与“边缘”的区分将被打破,人人皆可成为世界的“中心”[2]。这一半个世纪之前的阐述,似乎早已为互联网时代边远乡村传播方式的变革设下了伏笔。据统计,到2020年末,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农村地区普及率为55.9%[3],互联网普及使传播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人们只需要拥有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内容采制与上传,成为一个自主发声的自媒体。其结果是,在网络社区里,生活地域相对偏远的群体,原本的区位劣势反而转化成了优势,因为当空间距离不再成为信息传播的最大阻碍,“文化距离”对于“地球村”人们的吸引力就会更加突出。越是地方的、民族的,就越容易成为全球的、世界的。文化的异质性加上网络迅捷的传播手段,赋予了多元民族文化更多发声机会和更大“流量”潜力。

“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所具有的草根、平民特质,对少数民族群体来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比如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拘泥于固有的表达条框、无须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传播成本低廉等,这使二者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给旧有的传播模式注入一股新鲜空气。

(一)平民姿态与在地视角

在专业传媒机构中,主导节目制作的是编辑、记者、摄影师、主持人等专业人士。当手机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平台出现后,非专业人士越来越多地成为内容生产主角。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与民族文化及其日常呈现相关的视频占有不小比例。视频作者多是业余爱好者、旅行者及普通百姓,他们把旅途或日常所见所闻拍摄并上传到平台,再配以简单介绍和音乐,这种传播模式没有门槛。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创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在家乡文化的濡染浸润下长大,对本土文化有切身体会和真实情感,因而拥有与外来职业传播者迥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诠释体系。他们拿起手机主导视频的拍摄制作,或在镜头前以主人翁姿态讲述本地日常风土民情,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代入感及更真实、贴近的体验。例如抖音上的“僜人阿普”“佤族叶青”“山水组合”“湘西小八”等都是立足于家乡特色的自媒体,发布的视频新颖生动且颇富生活气息,内容主要有乡村景致、日常劳作、饮食起居、歌舞娱乐、亲友聚会、节庆风俗等,账号粉丝数量在短短一两年里就迅速增长到十万个甚至百万个,作品获赞亦高达数百万个,传播效果不容小觑。

此外,上述传播者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化。他们虽非传统意义上资深的地方文化精英,如族长、寨老及官员,但其有着青春活力的外形、平易近人的身份、潮流化的表述方式,更容易受到外界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关注与青睐。从他们收获的巨大流量不难发现,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不但可以让偏远山乡成为热搜主题,也能为传统文化源源不断赢得新粉丝。

(二)小叙事与碎片化表达

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文化专题片、纪录片有着宏大的叙事结构、丰富的表现手法以及精良的制作,带给观众的是专业性、权威性、系统性的知识解读。而当下以视频社交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则以“短”见长,主动回避宏大叙事,回归日常“琐碎”。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视频时长大多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之内,并通过完播率等指标鼓励引导用户发布短小精悍的作品。作品内容多是对日常生活具体瞬间或片段的撷取,如一顿饭食、一通劳作、一场聚会、一次赶集、一项手工、一支山歌、一次有趣的经历等,简单直白的表达对于受众的知识储备没有太高要求,也迎合当下人们的阅读与观看习惯。

表面上看,这些颇为琐碎的场景似乎与“高大上”的文化不太搭边,但当将文化还置于其最初生成的土壤则不难发现,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单是宏观抽象的概括解读与正襟危坐的专业述说,还可以是具体而微的日常操作与鲜活生动的草根实践。短视频以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乡风民俗,不失为对宏大叙事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对拓宽媒体传播思路亦能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在2019年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期间,广西广播电视台就针对融媒体平台制作发布了《接绣球的N种姿势》《壮族阿妹给百名主持人抛绣球》等一系列小视频,回归生活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壮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小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并收获了良好口碑。

(三)互动性与多主体生产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一书中,把信息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界限的模糊看作是新媒介时代“去中心化”交流关系的重要特征 。[4]随着基于移动互联的社交化传播方式的发展,传统意义上制作者(传播者)与消费者(受众)之间的二元区分正在消解,信息生产逐渐趋向于一种围绕事件、话题展开的“多主体”“交互化”过程。具体来说,假如将读者、观众的留言和评论看作是一种初级的互动,那么这种互动大体上仍基于“传”与“受”的主客划分。而当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媒体化社交软件和以短视频、直播为主要形式的社交化内容平台兴起后,“传”与“受”的区隔开始发生根本动摇。比如哔哩哔哩的“弹幕”视频之所以风靡一时,正在于“弹幕”这种多主体互动下文本意义的增值。很多时候,人们对于弹幕的关注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而微博上的每一次转发、评论、引用以及相互“喊话”,都不再只是被动的围观,更是一次次能动的信息再生产、再创造与再传播。

以藏族少年丁真的走红为例,2020年11月上旬,丁真的视频因为偶然机缘被上传到网络平台,藏族小伙质朴的笑容和放牛骑马的生活方式获得百万人点赞,引发了人们对雪域高原美景和藏地文化的神往。更精彩的是,随后社交媒体上大量个人、地方媒体、文旅部门都围绕丁真的形象和故事展开了互动与文本再创作,借“丁真”表达自身感受或进行自我宣传。在网友的热情参与下,“丁真话题”被推向高潮,粗略统计到2020年11月底,在微博该话题的阅读、评论、转发量已达数十亿。多主体互动下的信息生产创造出巨大的溢出价值,“丁真”不仅唤起了人们对于藏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更给家乡乃至全国的文旅产业带来了流量红利,实现了传播效果的多赢。

四、结语

自媒体为传播领域的改革创新注入了更多活力,“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赋予了个体更多畅所欲言展示自我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自媒体传播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违背公序良俗,那些靠低俗手段博取眼球的行为会对媒介平台造成巨大伤害。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引导自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体所拥有的舆论价值引领作用、文化精品示范作用无可替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发展中需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相互补充借鉴。传统媒体在创作高质量、精品化内容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丰富传播方式,建立起多元、立体的传播格局;媒体记者要俯下身来,深入基层群众,善用流量引导舆论正能量,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 2020 [2021-02-23]. 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2]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M]. 何道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128-131, 190-191.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20[2021-02-23].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4]波斯特. 第二媒介时代 [M]. 范静哗,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2-31.

(责任编辑:黄佳君)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网络传播民族文化
山歌的“再媒介化”:布依山歌传播的媒介形态嬗变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