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怎样理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21-09-10侯淑萍

南北桥 2021年2期
关键词:本体幼儿园游戏

侯淑萍

【摘    要】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游戏与教育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就活动的本质来说,游戏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可以互相促进。

【关键词】游戏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93

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游戏的过程即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因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因此,鼓励幼儿游戏、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正逐步成为幼儿教育界的共识,但贯彻游戏的理念在实践中依然面临多种挑战。因此,教师要直面开展游戏所遇到的问题,了解幼儿园教育为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问题。

一、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活动类型

幼儿活动一类是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充分表现自我的自由活动,一类是教师根据教育的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问题是如何用游戏的意义对两类活动进行界定,这关系到如何实现游戏与教育的结合。以活动的本体特征来区分两类活动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是一种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幼儿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这种活动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是一种非功利的活动,因此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组织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这种本体并非游戏,但却体现了游戏特征的教育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手段性游戏。它是以游戏为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活动的进程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对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考虑,只是幼儿年龄小,不能过早承受压力和紧张,所以必须淡化实现目标的功利意识,不要求过于注重结果,更不要求追求统一的结果,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

对本体性游戏和手段性游戏的本体特征分别作出界定,我们便不难区分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哪些是本体性游戏,哪些是手段性游戏。因为任何一种活动都可以成为游戏,也可以成为教学,关键是看活动符合哪一种本体特征。手段性游戏从本质上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只是教育教学的游戏化。我们之所以要用游戏来涵盖两类活动,目的是强调游戏对年幼儿童教育的特殊意义,避免过于严肃的教学;我们之所以要明确区分两类活动的本体特征,是为了避免教师对本体游戏过多的限制和干预。可见,这两类活动严格地说一是游戏,一是教学游戏化。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的自发自主游戏(本体性游戏),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手段性游戏)两者构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为了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必须重视这两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保证这两类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

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是本体意义上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里虽没有发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却凝聚着发展的全部趋势。经常参加这类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给予幼儿以充分开展这类游戏的机会。教师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活动,能让幼儿学到我们要求他學习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幼儿按一定方向发展。但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为了避免压力给幼儿造成心理损害,幼儿园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或者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游戏般的体验极其重要。这两类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在幼儿园的比例受制于以下两个因素:首先是年龄的问题。年龄越小,就越多地以自发自主游戏的方式体验直接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以实现明确的教学目的为主的学习活动,以至从以游戏为主的学前期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学龄期。其次是活动内部结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纯粹的游戏逐步过渡到纯粹的学习。同样是教学游戏,幼儿在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组织方式以及不同的组织结构中,对游戏的体验是不同的。由于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控制程度不同,以及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允许的自由程度和所获得的游戏体验的强弱不同,所以活动过程从开放到封闭、从低结构到高结构。直接控制方式,表现为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活动。在这种控制方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处于显性状态,教师是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调控者,控制着整个活动的走向和进程,引导幼儿向着教师既定的目标发展。这是一种偏向封闭的高结构的活动,幼儿较多地是以接受学习的方式内化教育影响的。间接控制方式,表现为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活动。这种教育意图是被教师隐藏在教育环境中的。在这种控制方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化为隐性状态,教师仅仅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活动的伙伴和环境的创设者,只是间接地调控活动过程,诱导着幼儿向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幼儿则有更多的机会自我决定、自由选择。这是一种偏向于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幼儿更多地是以发现学习的方式来内化教育影响的。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在幼儿园教育中完全采用直接控制的方式,对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游戏的这种关系,那就不能使幼儿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游戏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因此,为了使幼儿能在教学中更多地体验到游戏的乐趣,活动的组织结构应是偏向开放的低结构,并应体现游戏的如下特征:目标对幼儿是隐蔽的,教师的要求尽可能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尽可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不急功近利和过于追求结果。

总之,每一名幼教工作者,都应践行“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和“游戏=学习”的科学理念,静心倾听花开的声音,让小小蓓蕾们快乐璀璨地绽放,享受快乐自主的游戏童年。

猜你喜欢

本体幼儿园游戏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爱“上”幼儿园
爆笑游戏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