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中俄媒介合作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2021-09-10郑达威陈雅博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融媒体可持续发展

郑达威 陈雅博

摘要:近年来,中俄两国媒体交流频繁、成果显著,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中俄的交往与合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的媒介合作关系发展,实现了媒体的跨界融合。中俄外交关系日益深化,但两国媒体合作仍面临文化认同、语言交流等问题。融媒体时代,利用双方在新兴媒体领域的优势,促进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新闻产品,不仅可以提升国家外交能力,塑造國家形象,扩大两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还能让两国民众通过阅读新闻信息进一步了解彼此的文化,深化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是未来推动中俄两国媒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融媒体;中俄媒介合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88-02

当下,中俄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进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媒介合作是中俄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俄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定发展,给两国的媒介合作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新时代的中俄关系,双方将本着开拓创新、互利共赢精神,“深入挖掘新兴领域合作潜力”“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中俄互利合作新格局”[1]。媒体形态日渐多元化,媒体技术快速迭代,中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紧密团结合作,试图通过创新媒体实践,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媒体公共产品,通过共同发声,扭转对己不利的国际舆论,以提升两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

一、媒介技术对中俄媒介合作影响概述

媒介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媒体与国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媒介交往得以实现。由于中俄两国存在文化背景以及媒介语言等的差异,在早期接触、了解上出现了沟通交流障碍,两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了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在这期间,两国利用纸质媒介进行交流,两国人民也对彼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两国真正的媒介合作可以追溯到俄国的十月革命时期,革命的爆发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了十月革命带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媒介作为了解马列主义的重要手段,大量学习、研究列宁的著作,并对共产国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出版机构互译并出版的两国经典作品和新闻作品,成为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交流的物质材料。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广播、通讯社出现,两国媒介合作进一步加深。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代表团多次访问苏联,全面学习苏联广播经验。通讯社作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其他先进手段,为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用户提供服务的新闻传播机构,在中苏两国媒介合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当时,苏联塔斯社、《真理报》和中国新华社在彼此的国家设立了记者站,两国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联新闻工作者也曾几次到中国交流并分享经验,两国媒体合作发展,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20世纪下半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现代科学技术——数字网络为媒介的信息化社会。2001年,中俄第一个合作网站——俄罗斯中国网在莫斯科开通,使用中俄双语推送有关两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发展等信息[2]。中俄两国媒体转型发展背景相似,随着网络用户的日益增多,技术的快速进步,两国媒体合作步入规范化阶段。2018年,首家国际品牌云厂商中国“腾讯云”正式落地俄罗斯,为世界各地人民提供新闻信息以及技术服务,助力用户完成智能转型。中俄媒介合作逐渐加深,双方的合作基础日益深厚。

5G以及人工智能取得的成绩让世界震惊,融媒体时代使中俄交流合作进入战略机遇期,新媒体成为中俄媒体合作的重要阵地。2017年,融媒体平台“中俄头条”APP正式开通上线,这是一款中俄双语专业新闻资讯APP,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今日俄罗斯”通讯社联合打造。“中俄头条”APP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意味着中俄两国媒介合作已进入深化交流时期。新兴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拓宽了媒体应用范围,拓展了交流新空间,助力合作越来越深入。中俄两国媒体应把握机遇,互学互鉴,利用前沿媒介技术给媒体融合创新过程注入强大的动力,拓展前沿技术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这是全球化大背景之下的必然趋势。

二、加强中俄交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中俄关系发展、实现新形势下合作共赢的一次重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中俄两国媒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中俄两国媒介合作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通过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日益走向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化合作新阶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俄两国形成报道合力,携手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推动两国合作交流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展现了中俄作为媒体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一)注重内容交流,加强中俄媒体IP建设

中俄两国由于文化内涵以及观念习俗不同,想要进一步实现文化互通互联,加深两国民众对彼此的了解,应研究对方国家受众的行为和方式,注重内容建设,制作现象级产品需要优质的内容,更需要符合对方国家受众口味的产品。当前,各国对品牌IP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媒介技术的发展正是品牌IP建设以及国家之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加速器。因此,中俄两国媒体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驱动,还应注重优质新闻产品的持续生产,把内容创新放在第一位,扩展对彼此报道的维度,进一步增加两国交流合作的着力点。融媒体时代,中俄网络媒体应继续深化交流合作,认同“中俄头条”APP持续推动IP建设的重要性,把握机遇,相互配合,持续加强品牌IP建设和优质内容生产,实现信息的准确有效传播,提升合作水平。

(二)整合媒介资源,推动中俄媒介合作常态化

在新媒体合作领域,中俄两国在数字技术、内容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整合共享多种媒介资源。媒体融合不是媒体之间的简单加法,应推动媒介合作融合平台的搭建,实现“内容+技术”的融媒体建设,创建规范化、常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机制。现在,中俄两国媒体的合作使越来越多的民众看到了有关对方国家的报道。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个别国家利用其传播优势,污名化中俄等抗疫国家并散布虚假信息,俄方媒体坚定地和中国站在一起,中俄两国相互支持,充分整合信息资源,报道真实抗疫信息,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抗疫典范。全面深化中俄各领域的交流协作,应不断推动合作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三)依托前沿技术,建设中俄合作交流新场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再一次颠覆了我们的想象。受众媒介接触习惯的变化和主流话语影响力强化的紧迫需要,进一步凸显了融媒体网络平台的价值,新闻产品形式由过去单一的传播形式向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形式转变。中俄两国网络媒体依托各种新兴前沿技术优势,建立了畅通的文化交流新渠道,打造了多方位的互联网交流新平台。5G的商用让已经布局的国家在疫情期间仍旧保持高效的数据传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俄网络媒体论坛以“云论坛”的形式开展,在论坛中两国媒体探讨疫情期间网络媒体的作用,深化了两国的交流互鉴,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拓宽了范围。中俄媒体在合作过程中,应坚持以技术发展为核心,打造中俄合作交流的新场域。

(四)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中俄跨国媒体人才

随着中俄两国交流合作的日益紧密,我国对俄方的报道力度不断加大,因此,对高素质语言人才以及媒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新时期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俄语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对此类人才新闻采编技巧的培养。融媒体时代还需打造熟练掌握新兴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打造媒体人才高地。同时,中俄在业务方面也要向对方输送新闻人才,让两国媒体从业人员深入新闻现场,从新闻实践中了解两国新闻传播业务的异同[3]。只有不断加强两国人才的交流和培养,使各岗位的优秀人才充分交流与学习,才能推动两国媒体的合作互动,使其进入更加高速的发展阶段。

三、结语

融媒体时代,中俄两国媒介借助新兴技术这个东风,相互学习借鉴,加强融媒体新闻报道,媒介合作成为促进两国合作共赢、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抓手。中俄兩国媒体应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团结合作,赋予自身全新的内涵,助力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共同推动全球传播秩序向更开放、包容、公正的方向发展,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此外,中俄两国媒体还应在国际舞台上传播更加客观、全面、公正的声音,为维护中俄两国的国际形象,讲好中俄友好故事,作出进一步的探索,不断创新中俄媒介合作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携手努力并肩前行开创新时代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在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6-07(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俄罗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88.

[3] 张举玺,王怀东.论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内容、目标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8(05):12-18.

作者简介:郑达威(1981—),男,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史。

陈雅博(1995—),女,河南永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融媒体可持续发展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