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栅栏街道残疾人就业意愿调研与探析

2021-09-10高东京朱嘉亮张然张曦

红豆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就业残疾人高质量

高东京 朱嘉亮 张然 张曦

【摘要】残疾人就业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不仅能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还能增加他们社会参与度,尤其在现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就业压力逐渐增大。[1]保证就业率、稳固就业性就是为国家提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本小组成员近期对北京大栅栏街道中的大安、延寿、三井等社区内相关家庭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引言

2020年党中央的带领下,通过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已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国内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小康指日可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是一个值得社会与国家重视的问题,残疾人实现就业,对于个人、社会与国家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此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一就是文献参考调查法,[2]在网络文献中,筛取出关于残疾人就业的相关资料以及数据,全面的了解各地区的差异以及就业情况;二是抽样调查法,通过走访街道中相关家庭,实地考查,调查残疾人的就业、受教育程度等相关信息,分析出残疾人就业的情况。通过这两种调查方式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很多残疾人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他们不甘于现状想用自己的双手成就自己的梦想,改善生活条件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同时也想减轻社会的压力不希望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受到特殊对待。

一、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含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2月,国内各种残障人士已持证的总数已达到8500万,之中残障人士生活在我国贫困线以下的有1500万以上占据了国内贫困人口总人数的12%以上。[3]以此可看出,残障人士在经济来源、社会生活方面都存在非常重要的问题,能不能实现就业已经是对自身家庭的重要影响,当然对社会也是一种重大影响。我们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要么是接受国家的补助,要么是吃老本,通过就业来换取劳动报酬的少之又少。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为他们残疾人的身份,因为我国现阶段的残疾人的就业环境是很艰难的。残疾人也有加入社会劳动融入社会生活的期望与能力,也和我们一样,也是属于社会中的一份子。同样应有参与以及共享社会成功成果的权利。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残疾人解决再就业问题,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让残疾人也能够在劳动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我们对北京栅栏街道残疾人家庭走访中发现,有167人需要依靠社会救助,有73人依靠家庭共享经济收入,有60人依靠工资和退休金生活,如图1所示。大多数的残疾人缺乏独立经济来源,家庭的收入差异也决定着残疾人生活的保障,残疾人由于身体、精神的缺陷,需要药物、训练、治疗等进行康复,肯定会给自身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就业并提高家庭收入对于残疾人来说是更为重要的事,因为生活的负担会比普通人的经济负担要更重一些,不过在当今社会中,还是存在部分不理解,甚至歧视的思想和行为,使得残疾人就业变成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问题

2.1残疾人就业质量不高

残疾人几遍已经在就业,但他们普遍文化程度略低和残疾程度高低的影响,也只能参加一些操作相对简单的劳动,且多局限在一些传统行业中,就业层次低、就业范围窄、发展空间非常受限,残疾人就业者在各种职业中的分布及各类残疾人在不同职业中的分布也很不平衡。

2.2社会保障程度低

在国际残疾人组织的呼吁和影响下,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我国的一些政策也对残疾人的问题加大了关注度,虽然如此我国对残疾人的政策保障制度依旧教其他国家较晚。目前残疾人对于完成小康社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残疾人普遍缺乏自主经济来源,残疾人仍在一些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例如:生活保障问题、就业问题、伤病康复问题以及文化教育方面。残疾人因为身体、精神的缺陷,需要药物、训练、治疗等进行康复,这些康复需要大量资金。

2.3残疾人就业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残疾人存在很多不平衡的问题,不同地区的残疾人就业情况各不相同,这一点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首都也不例外。由于残疾类别的不同也导致了就业的不平衡例如:肢体残疾的残疾人就业相比而言比较容易,视力障碍人士在国内的盲人按摩机构的积极发展下,情况也逐渐得到好转,而智力、精神、语言障碍者就业的问题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残疾人士就相对要困难很多。而地区因素的影响来说属于城镇地区的残障人士参与就业不但由政府政策的扶持支柱,还有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农村残疾人虽然也有职业技术培训,但其所受的培训,因为环境、经济等原因,受训方式较为单一,且受训比例与城镇残疾人相比较低。

三、大栅栏街道残疾人就业情况分析

我们在大栅栏街道延寿街、三井街、大安街社区通过走访残疾特殊群体家庭通过调查得出了以下结果:

1.我们走访的特殊群体年龄各异,有初入岗位的年轻人,即将退休的中年人,还有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我们共访问了300户残疾特殊群体家庭,其中中学学历的占105人;中职院校学历的占105人;拥有高级学院学历的占90人。

2.本次调查对象中有210人自认生活情况比较一般,45人比较满意自己的生活情况,还有45人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不满意。

3.此次研究的对象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原有各自家庭的扶持以及低保的收入,绝大部分时间待在家中已成普遍现象,少了与社会的交流,也有一些人依靠垃圾分类等环卫工作等赚取部分工资,但是大多数人依靠着国家的政策扶持、爱心捐助等。

4.经调查,超过2/3的人有考虑或者希望去就业,以此来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如图2所示。其中也有小部分人表示不想就業。在希望以就业改变生活现状的人群中有超过六成的人对传统手工艺品有所了解,他们愿意以此作为未来的工作的方向。

5.他们当中有180人期望薪资为3000元以上等,剩余120人期望能够给予现在生活状况的供给即可,大约的薪资目标在1000-3000元。

6.他们的一周工作时长有50%的人可以完全听从公司,有20%的人希望每周工作20-40小时,有30%的人愿意每周参加工作40小时或以上。

我们通过本次调研展示残疾人就业所面临的困境,也希望他们的就业能够获得身边以及社会人士更多的支持。就業问题确定了阁家的经济收入来源,但国内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仍然十分艰难,因为社会一部分群众对此的意识还不足够深刻、残障人士就业问题的保证措施还不足完善、残障人士的能力培训不足等问题,以至于现形势下残障人士就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质量、公平和水平等。但是对大部分残疾人来说这并不影响他们就业,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就会更稳定社会的秩序并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需要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个人兴趣爱好,以传统手工艺制作为主要着眼点,提高自身能力,通过社会力量打通销售聚到等方式进行帮扶,使其获得稳定收入,这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更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残疾人仅仅靠政府救济或爱心捐助等方式获得的收入都是极不稳定的。这需要社会中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一起把残疾人就业问题放在社会问题的重要位置,集聚各个方面的力量,然后凝聚成一股气,残疾人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改善。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中国残联统计数据和本小组成员在北京大栅栏街道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上具有局限性,所以研究结果可能不够完善。[4]

参考文献:

[1]汪洋.北京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高东京,潘艺,卢润萱,黄健桐,宋季阳,隗欣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献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226-227.

[3]赵燕潮.中国残联发布我国最新残疾人口数据全国残疾人口逾8500万[J].中国残疾人,2012(04):20.

[4]高东京,李钰,秦铎尧,孙琦,武延鹏,许影.现代物联网科技发展文献调查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5):105-107.

作者简介:高东京,男,北京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朱嘉亮,男,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张然,女,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张曦,女,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 100010)

猜你喜欢

就业残疾人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关爱残疾人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