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中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9-10袁鹏
袁鹏
摘要:本文结合近两年我国发生的重大消防员伤亡事故为例,针对消防队伍在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消防员伤亡的原因有救援形势多样、救援环境复杂、有很大的危险性等客观因素[1]。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比如一些消防员的安全意识较差,日常训练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较差等。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减少消防员在灭火救援工作中伤亡情况的建议。比如,强化对消防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完善基础防护设施的建设,提升消防员的操作能力和防护、强化消防队伍的练习和演练,提升队伍打胜仗的能力、在灭火救援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员制度,提高火场救援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安全问题;对策
一、前言
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建设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一些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火灾分析,发现火灾与其他灾难相比有突发性、多样性、残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2]。在对火灾事故的处置工作中,消防队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消防队伍出警的次数也随之增多,同时消防指战员所面临的出警任务也越来越复杂,进而也使消防指战员对事故的处置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影响。所以,怎样减少消防员在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危险,降低伤亡事件的发生,是现阶段消防救援队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相关案例
(一)案例一
2018年08月02日在3时30分左右发生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天津港瑞海公司的危险品存放仓库,这起事故的发生共有165人遇难(其中包括现场参加救援的消防官兵75人,公安民警11人,公安现役消防员24人以及企业内部、周围企业以及附近居民共计55人)。失踪的人数为8人(参与救援消防员5人,附近企业人员以及消防人员亲人共计3人)。受伤人员数量是798人(重伤人数58人,轻伤人数是740人)。该起事故估计造成304栋建筑被损坏,损坏的汽车以及集装箱数量分别为12428、7533。到2018年12月10日为止,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相关规定和标准为依据,对该起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其经济损失为68.66亿。国务院调查组将该起事件定性为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二)案例二
在2020年3月30日下午15时左右,四川省凉山州西昌林场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对马道街办事处以及成区造成直接的威胁。同时附近还有一处存储量为250吨的石油液化气存储站、四所学校、两所加油站以及西昌最大的百货仓储。到3月31日的零时,火灾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公顷,初步估算的损伤面积是80公顷。该起事故估计造成19人牺牲(参与救援的队员18人,当地导游1名)。
三、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火场中高温造成的灼伤或者烧伤
在进行灭火救援工作中,正确的决策、装备的好坏、训练效果、危险系数以及交通安全等都会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3]。其中高温是消防员在进行火场救援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也可以说消防员灭火的过程也是与高温斗争的过程。所以,高温也是对消防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最主要因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火焰、炽热体以及热辐射等途径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受火场高温和热辐射的影响,皮肤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温度超过44度时,便会使人体感受到疼痛,如果温度一直升高,便会造成人体皮肤的灼伤,进而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尽管在参加灭火救援时,消防员都会穿着防护服,但是通常情况下火场的温度大概能达到300度以上,同样会使消防员受伤的几率随之增加[4]。
(二)危险品爆炸或者引起的中毒
爆炸和中毒是危险品造成消防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对这一类事故的处置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手段[5]。第一,爆炸。造成爆炸的主要因素有炸药、燃气、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等危险品泄露、燃烧。其中气体可能是气态的,也可能是液态的。发生爆炸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这些气体泄露到空气中,并与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相融合,遇到火源便会发生爆炸。所以在对爆炸事故的处置工作中,沸溢、喷溅以及灼伤等是消防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在对燃烧物质以及火场的内部情况不够确定的情况下,一些不易燃烧物质很容易发生爆炸或者流淌火,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第二,中毒。现阶段的化工产品种类多达600万种,同时大部分具有毒性。其中泄露型和燃爆型是构成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形式。泄漏型指的是由于管道、阀门故障,运输设备和罐体破裂致使有害气体挥发,或者液体流淌的产生的事故。燃爆型指的是由于气体或者液体燃烧发生的爆炸事件。如果消防员在对这一类事故处置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防护措施,便会将有害气体吸入体内,造成中毒。
(三)建筑物倒塌造成的砸傷
在一些火灾、地震以及洪灾等自然灾害中,受外力或者高温的影响,建筑物很容易发生坍塌,所以对建筑物的结构有一熟练的掌握,对火灾中建筑物坍塌的原因、征兆以及其发生规律有详细的了解,能够有效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并减少消防员发生危险的几率[6]。第一,高温。火灾中的高温会引燃建筑物的木质材料,使其承载能力降低;受热分解的影响,会造成水泥内部松散;受热力影响会造成钢结构发生变形;钢筋混凝土会受热力的作用产生分离,种种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建筑结构材料一直处于高温环境中,受消防射流的影响,表面很容易产生开裂或者变形。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便是钢结构部件,在高温中遇水时温度骤降,会产生大面积的变形,使其失去原有的静态平衡稳定性,造成建筑结构的坍塌。第二,外力作用。消防员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会利用大口径水枪对燃烧的建筑直接冲击,有时还会用大型机械设备疏散重要物资撞击承重柱或墙,极有可能造成建筑物局部或者整体的塌陷,使消防人员受到损伤。同时,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坍塌时会压到下方的楼层,又或者由于灭火中的水量太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物的压力,坍塌现象也随之发生。
(四)灭火救援器材装备不足
受地域条件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抢险救援设备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现阶段,尽管政府和国家加大了对消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地方的消防救援设备仍比较落后,一些地区的执勤消防设施不全,这必然会对消防队伍抢险救援工作造成影响。
四、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工作安全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消防员安全教育,提升个人安全意识
第一,消防员要重视灭火救援工作的危险,并且能够对在灭火救援工作中自身安全防护有正确的认识[7]。组织救援队员对历年来各种消防安全事故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学习。对于一些可燃气体、油罐、煤气以及热油锅炉导热油管爆炸引起的消防员伤亡事件;高温引起的建筑物塌方、出警途中的车辆故障,近距离灭火救援产生的窒息;对火场内部情况不明,建筑物中含有炸药等危险化学品造成的消防官兵损伤等,要教育消防员吸取其中惨烈的教训。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消防员对灭火救援工作有一正确的认识,并且可以意识到消防工作的危险性,并且能够在实际救援工作中对自身安全进行保护。
第二,开展灭火救援安全工作学习教育活动,集中培养消防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以近年来相关的灭火救援事故影像资料和通报等为例,对消防员的防范意识进行培养。组织消防员对相关业务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熟悉对于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扑救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同时也要学会相关救援规范动作和安全要则。消防员同时要学会在实际救援中,如果遇到爆炸、中毒、窒息、塌方以及烫伤等情况时的防范措施,这也是灭火救援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一些战斗员和嘉职院,要对其操作技术和规程进行培训,使其可以熟练掌握实际救援工作中各种危险因素和防范手段。同时从驾驶员的角度讲,还要熟悉辖区内的道路情况,并提升应对复杂路段的驾驶技术。
第三,对灭火救援的相关救援安全规定进行有效落实,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教育驾驶人员严格按照相关交通规则驾驶车辆,如果遇到下雨、大风、雪天等不利环境中,要注意减速慢行,遇到窄路、陡坡以及弯路等时,要密切关注周围环境,把握好车速。同时随车干部要辅助驾驶员对环境条件进行观察,必要时对其进行提醒。第二,保证作战行动的安全。指挥人员和安全员要密切监督各种安全规定的实施,并组织消防员避险。在救援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强对个人的防护,并实行严格的作业区域等级制度,同时以小组为单位逐步向灾区内部进攻。如果对火场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要预留自救人员,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装备。第三,对社会方面的应急力量要充分使用。结合不同的作战需要,可以利用联动预案,充分调动公安、住建、民爆以及环保等部门提供支援。在政府为核心,使救援工作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得到保障[8]。杜绝消防人员在参与救援的过程中独自执行任务。
(二)强化实战演练,提升消防队伍的制胜能力
利用改进技术、战术训练的手段,强化不对的实战演练工作。提升消防员的实战、实用以及对各种特殊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培训工作,并将支(大)队级、站级之间的指挥能力和工作进行协调;培训相关消防员在遇到化学品泄漏以及人员较集中情况下的灭火救援知识和能力[9]。同时加强企业和消防队伍之间的协作,通过各种形式实现联动演习,提升消防员对可能发生的险情有正确认识,强化对其的思想建设,避免其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一线消防队伍要经常深入化学危险品生产、加工和运输企业,并对相关化学品的特性、存储方式等进行了解。对于一些关键企业要设置预案,尤其是由于泄漏、爆炸等易产生大面积危害的,更应该制定详细的预案计划,并进行演练。建立完善的化学危险品查询系统,为灭火救援工作做好准备。
(三)严格遵守观察制度,提升火场中的安全系数
在消防员进行灭火救援工作中,要安排专门的安全观察员和记录员,对火灾现场的救援行动实际情况以及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记录和观察,并及时反馈给上级指挥人员。另一方面,火场安全员人员也要对进入火场的人员数量和时间进行仔细记录,使消防员能够保证充足的精力。要合理安排好轮换小组和紧急救援小组,对长时间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调配,对有救援人员被困的及时进行救助,确保救援更加高效和安全。
(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操作能力和防护水平
消防员在灭火救援工作中,会面临比较复杂的环境,其战斗条件也是比较差的,如果没有完善的装备对其进行个人防护,势必会使救援受到影响。也可以说,灭火救援的装备能够有效推动消防队伍的现代化建设,为一些“急、难、险、重”等事故的救援工作提供保障[10]。同时要按照事故的严重等级,逐步完善灭火救援装备的建设工作。结合现代火灾以及灭火救援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强化对消防工作中灭火器材以及特勤装备的投入力度。尤其是一些个人安全防护的化学侦检、防毒面具、消毒设备等。在装备的选择中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并且能够符合新时期消防救援部队的需要。以现有装备为基础,利用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及模拟实战训练等方式培养消防人员对装备车辆以及器材的原理和性能掌握,确保能够熟练运用。强化对消防车辆器材的保养工作,使其能够一直处于良好备战的状态,才能使灭火救援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才能有效增强对消防员的安全防护。
五、结束语
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同时对消防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严格,灭火救援工作需要环环相扣。灭火救援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对消防工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其核心所在。由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面临的环境和对象比较复杂,因此需严格按照《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手册(试行)》规定,并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参与救援。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利用科学的手段实施救援,才能有效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文杰.消防滅火救援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城市与减灾,2021(01):19-23.
[2]潘华.探讨如何提高消防灭火救援实战能力[J].低碳世界,2020,10(09):209-210.
[3]白李东.消防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5):90-91.
[4]王健.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灭火救援作战指挥体系运用[J].产业科技创新,2020,2(17):76-77.
[5]李大伟.基于消防灭火救援现场的紧急避险和安全防护措施探讨[J].今日消防,2020,5(05):73-74.
[6]秦戬. Z市消防救援支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0.
[7]肖艳.消防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4):65+67.
[8]赵四黑.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中的安全防护探讨[J].今日消防,2019,4(12):16-17.
[9]刘成国,罗文楚,陈富强.推进消防队伍灭火救援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2):9-10.
[10]熊小兵.城市公安消防灭火救援可视化调度平台建设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