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10谢深声
【内容摘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家国情怀教育有机融合于初中思政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时代热点,感受家国情怀;教师从多角度感悟文本,提升思政课教育的亲和力。发挥地域优势,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示家乡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走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开发课程资源,开展第二课堂和各种社团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关键词】立德树人 优秀文化 家国情怀 社会责任
思政课教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这种永恒的情怀植根于学生的内心和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家国情怀教育有机融合于初中思政课教学中,下面就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依据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及新课标的要求谈几点做法。
一、关注时代热点,感受家国情怀
1.教师从多角度感悟文本,提升思政课教育的亲和力
家国情怀是我们不懈追求国富民强的大情怀,是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动力之源。如何才能把这种情怀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更好地融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和语言态度等方面增加亲和力,才能与学生拉近距离;才能提高驾驭课堂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事例情境化、生活化。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认识时代精神,能够从“我”与他人的角度延伸到“我”与集体,落实到“我”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感动的事例紧扣学生的心弦
利用“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素材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摘录一些让人感动的句子;讲述最美的故事,紧扣学生的心弦。当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遭受新冠疫情的艰难时刻,我国收到日本援助的抗疫物资,包装上面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而当日本的疫情严重失控,我国援助日本的抗疫物资上写道:“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我国企业在援助印度的物资上印上了“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借此表达对印度民众的美好祝福。学生摘录这些优美诗句,体会到了中华诗词之美,感悟出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通过诗句追溯到中日、中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史,学会从不同的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共同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这次新冠疫情,我们永远记住了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记住了许多“最美逆行者”;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奋斗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或许就是我们身边的亲人,与全国人民休戚与共、守望相助;这是一种情怀,涵养家国,弘扬真善美,薪火相传。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斗。这些材料的注入,紧扣学生的心弦,增强学生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注,引起忧患意识,“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该做什么?
二、发挥地域优势,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1.展示家乡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都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却不知陇上也有好风光”“伏羲创世,播散火种,女娲补天造福四方,飞将李广威震边关……”十几年前,一首赞美甘肃天水历史文化和秀美风光的歌曲《天河热土》问世,由晓光填词,徐沛东谱曲,天水籍著名歌唱家吕继宏首唱,响彻天水大地,唱遍全国。这首歌,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凝聚着天水人民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投身西部大开发的美好愿景,让天水籍儿女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展现了天水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励着无数天水儿女以实际行动共建美好家园。
2.走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的一张金名片,只有保护好这份历史的财富,才能让中华文明世代传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挖掘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用新时代思想育人。如古代 “絲绸之路”,从长安向西,一路走来,系列石窟文化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甘肃大地上。著名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谷大像山石窟、武山水帘洞摩崖浮雕大佛、永靖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些都是卓越的艺术珍品,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成果展现。在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利用人造景观重现了当年长安的盛世繁华,几千年的丝路文化穿越时空,从史书中深情款款地向人们走来,如果说大唐不夜城的建筑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那么网红表演的“真人不倒翁”就是对优秀文化的创新。甘肃天水在线实现文化创新创,推出了由著名企业家潘石屹和“大地湾女神”成功牵手节目,取材于秦安大地湾文化的“大地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大地湾女神”不倒翁进行表演;取材于麦积山石窟的小沙弥,带着千年不变的“东方微笑”与游客互动对话;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每年举行的伏羲公祭大典,牵动着无数华人寻根祭祖的心,在敬仰“人祖庙宗”的同时,伏羲、女娲文化得到了华夏民族的认同。2020年6月22日献礼与伏羲大典的国漫《创世小神仙》,采用国漫讲述伏羲创八卦,神话传说与灵动创意结合,唯美与特效呼应,运用现代元素创新地域特色文化,发展旅游文化。古丝绸之路上呈现的是脱贫攻坚全民奔小康,“飞天女神”反弹琵琶,衣袂飘飘,在天下黄河第一桥上演奏着新时代的美好乐章,著名的敦煌壁画从远古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黄河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千年潮未落,扬帆再起航”。这些女神带着远古子民的“绝美风”款款而来;从长安至敦煌,一路走来,抖落岁月的尘埃,在小康盛世中再现当年的华夏文明,真正让丝绸之路文化活起来,文物动起来。在弘扬优秀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了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宣传甘肃、提升甘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张名片,为发展甘肃的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
1.开发课程资源,开展第二课堂和各种社团活动
近日,湖南怀化一小学女教师带领学生们在教室表演创意舞蹈《霸王别姬》的视频成为网红,随着音乐的节奏,全班同学在课桌前挥扇表演舞蹈,整齐而统一。网友称赞:这样的课堂好,实现了锻炼身体、感悟音乐、传统文化三合一。目前有很多中学举办各种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开展“校园经典诵读”文学社团活动,学生在诵读中领悟国学精髓和成长智慧,在诗意中升华生命的价值,这些活动的开展就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团,关心国家大事,播报新闻,在“我眼中的祖国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我能行”等实践小论文中,不仅能够列举建设美好祖国的取得的七大成就,还能够列出了我国面临的“人均国内生产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等诸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那就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发展经济”。呼吁十三亿中国人 “撸起袖子加油干”;倡议全校师生“不忘初心,共建和谐美好校园”。
2.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交融碰撞、特别是西方文化的融入,使得一些青少年盲目崇外、甚至“全盘西化”。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著名的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漆子扬为家乡的学子作《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优良家风》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概括出古代家教的主题:一是读书学习;二是为人处世;三是生活节俭。学生根据漆子扬教授的思路,互动交流自己家延续下来的优良家风:如爱国守法;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漆教授循循善诱,给学生提出思考性问题: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做?学生根据自己感悟总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这种情怀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今日之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充分表达了全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望;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放眼全球,关注世界,不仅体现出中国担当精神,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给予其他国家从物质上和道义上的帮助的同时,倡议“如何为阴霾中的世界注入信心和正能量”,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广大青少年要积极关注国际形势,讲好中国故事,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让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岁寒知松柏,风雨见彩虹。初中思政课教育中的厚植家国情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铸魂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立足本职工作,更新教学理念,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也只有这样,家国情怀教育方能久久为功,春风化雨;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扬帆起航,创造自己的出彩人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2]马光霞.用参与式教学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177-178.
[3]王海霞.别让课堂活动走过场[J].学周刊:下旬,2015(11).
[4]王有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品德课程——课程标准修订稿“课程目标”解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初中版,2012(11):9-10.
作者简介:谢深声(1968.08-),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大专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渭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