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青年教师德育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21-09-10杨樱
杨樱
【摘要】随着我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的形成,教师队伍德育能力的提升成为中小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青年教师作为师资队伍的生力军,成为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但是他们的德育能力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轻德育等问题,因此,本文对德育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思想引领”“课堂引领”“管理引领”“文化引领”四个方面的德育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青年教师;德育能力;道德素养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要“重视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德育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具备的,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是教育的未来与希望,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力军,因此青年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成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保证。
一、德育能力的内涵
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教人向善,促进人的德行健康成长,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西方教师理论中与教师德育能力相近的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基本行为规范,而我国的教师德育能力又有了第二引申义,即为教师职业精神。我国学者关于对德育能力的内涵包括三大类:一是以德育的对象不同分为:自我德育的能力、德性的实践智慧和具体的德育能力;二是以德育的形成过程分为:从育德出发、向育心努力、到育人达成三个形成阶段;三是以德育的组成结构分为:德育认知能力、德育活动组织能力、学科德育评价反思能力。
本文将德育能力的核心概括为四个方面:1.识德能力。首先,教师既要有识别学生道德问题的能力,又要帮助学生提升道德判断力;其次,要善于识别教育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学科教学中,而是要扩大到整个校园生活中;最后,教师要有一定的德育想象力,要对学生的“未来可能”中的道德现象有预判的能力;2.专业指导能力。一是教师必须具备德育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二是要掌握德育指导的专门技能;三是具备与学生共情的能力,形成与学生的情感连接;3.融合能力。整体育人的德育要求所有教师、所有学科、所有学校生活而非专门活动或学科都要开展德育教学和活动,因此教师要有清晰的德育意识和德育敏感性,有将德育教学融合到学科知识教学的能力;4.示范能力。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言传身教”的过程,德育并不等于道德灌输,而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提升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不仅要有充分的德育专业知识,还要身体力行地为学生提供道德示范。
二、中小学青年教师德育能力短板
随着青年教师队伍数量上的扩张,占比逐渐有所提升,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也成为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这其中,德育能力的培养更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当前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德育能力现状,无论是受时代变化的影响还是外界因素的干扰,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有:
一是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德育实践能力有限。无论是师范专业的培养课程,还是教师资格证的考取,都有很大比重的德育内容,但是青年教师们对于德育理论知识烂熟于心却并不等于他们能够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适切地运用;
二是专注知识教学,欠缺德育意识。从高等学府走向基础教育,如何将“输入”有效转化为“输出”,这是短短的入职岗前培训无法做到的,加之部分地区、部分学校还遗留“分数至上”“科研至上”的风气,青年教师们难免将精力放在知识教学和课题数量、论文发表等这些量化的工作上,加之晋级评职、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考评工作都使得难以被量化的德育工作难免会被忽视;
三是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例如在课堂教学管理、师生交往、个别指导、家校沟通以及树立教师自身形象等方面,青年教师们会暴露出专业性缺乏、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可能并不是教师自身道德品格的问题,而是教师缺乏专业化的德育能力,即:问题不是出在品德上,而是方法不对;
四是德育理论与案例学习无法有效内化。德育理论知识可以复制,但却无法复刻,面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德育方法,收效往往也不同,德育不像学科教学一样,它永远都没有正确的唯一答案,这也是很多青年教师需要一直不停地摸索与探寻个人德育风格的原因之一。
三、提升中小学青年教师德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引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还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统一,即:教育和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因此青年教师的师德能力培养的主要抓手就是思想精神方面。
在行动上,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要善于运用“传帮带”的作用以及发挥青年人斗志;在思想上,要加强学习、跟进实事。除了早已颁布的《教师法》《公民道德实事纲要》《教育法》等规定,也要及时跟进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新文件的精神。
(二)课堂引领
全面的德育要求所有学科的教师都要具备德育能力,课堂成为了德育的重镇之地。课堂引领提升青年教师的德育能力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的解构与深析,每个学科备课组要带领青年教师对学科内、各年段的德育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做好研课与备课工作;二是课堂形式的突破与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上授课方式,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微课、翻转课堂、场馆课程等形式,将实事、新闻、热议话题带入到课堂中;三是课堂评价的开放与多元,要将德育内容与德育成效纳入课堂的评价标准,促进评价的德育导向。
(三)管理引领
校园管理要重视青年教师德育能力培养,一方面可以围绕德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例如课题研究、校庆、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让教师们深刻地体会“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另一方面,践行“以制度文化管理引领学校德育发展”的理念,立足学校实际建立德育制度文化管理制度,为学校德育活动提供时间、条件的保障;最后,还要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校内、校外的德育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青年教师要树立班级德育管理的自我风格,例如自创德育工作手册,对班级工作进行随时记录与实践反思;召开德育主题班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尝试启发式提问、选择轮等方式代替催促、指责、惩罚,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决策权等。
(四)文化引领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内容,也是能够引领青年教师提升德育能力有效手段。一是校园形象,包括校园展栏、雕塑、园艺等都能够让师生更好地感悟学校传递的校园文化,从中感悟到相应的德育内涵,润物细无声;二是利用榜样的作用,工会等组织定期组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谈心工作,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
新時期教师的专业化在于育人的专业化,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要实现从“教书”向“育人”的转变,就要注重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立自身之德,育栋梁之材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国毅.高校青年教师德育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5):80-81.
[2]赵佳.“五种引领”:提升青年教师德育能力的有效途径[J],辽宁教育,2019,6(下半期):45-46.
[3]俞晓婷.基于“教师德育能力”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9年首届教师德育能力研讨会综述[J].中国德育,2020,02:78-80.
[4]王治璎.浅析提升教师德育能力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1):23-24.
[5]冯红.巧用新德育理念促进青年班主任队伍成长[J].考试周刊,2020,(61):147-148.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