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2021-09-10张日敏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理学课程思政高职

张日敏

摘要:“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中对高校医学生理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开展医学生理学教学时,要充分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专业素养能力。

关键词:高职;生理学;课程思政

学校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行修养良好的人才。高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实现专业要有信仰和情怀,塑造德行和专业素养并重的新时代人才。

1在医学生理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课本上和专业上的知识,更多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把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医学生理学就是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开展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医学生理学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真正实现全过程、立体化的育人目标,做到把知识作为载体,和思想政治课程同行,最终实现协同效应,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2生理学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2.1增强教师德育意识,发挥生理学育人功能

没有德育意识的教师,授业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称得上是一个教书匠、手艺人。作为高职生理学教师,应以德为先,转变以往重智轻德的教学观念,深掘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案例载体,创新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对思政元素的灵敏度和育人能力,上出“思政味”的生理课,挑起高职院校的“思政担”。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与精湛的技能武装学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身边的典型事迹说服学生,实现授业、解惑与传道的齐头并进,帮助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充分发挥生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2.2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工匠精神,提高就业质量

生理学是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学期就接触的一门功能性学科,生理学课程思政能从源头上将德育重视起来,将正确的理念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其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与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可邀请医疗行业楷模走进课堂畅谈人生经历,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医患关系与医疗发展趋势,引发学生情感与价值方面的共鸣,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服务基层百姓的意识,奉献社会,最终提高就业质量。

2.3课程思政常态化,推进高职医学教育的转型和良性发展

任课教师思政意识的增强与育人能力的提高,能为高职生理学课程思政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推进高职医学教育的转型和良性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医务工作者,进而改善医患关系,优化医疗行业作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3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3.1修订课程标准,凝练教学目标

在尊重生理学课程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国内高校课程思政的成功案例与我校生理学教师的授课经验,修订原有生理学课程标准,将德育元素融入素质目标,并细化到具体章节。比如,在“血型与输血原则”章节,借助血型、输血知识引出献血案例,再拓展到“血液银行”,除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外,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等。

3.2深挖生理学课程思政资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要想使生理学课程思政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就必须立足生理学课程的优势,提炼其中隐含的价值范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将生理学学科发展史、学科名人艰辛的奋斗历程及相关热点和新闻事件等作为契合点,细化每个章节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借助微课、微视频与动画等教学资源,将价值引领与知识讲解精准融合,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比如肺内压知识点教学,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2018年锦州医科大学丁慧跪地救人的视频引出新课,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展开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不仅掌握肺内压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与人工呼吸的原理,还能培养救死扶伤、医者大爱等职业素养,从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可将社会上一些“扶不起”现象作为反面教材再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同类案例[7],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3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且移动终端在高职院校教学的覆盖率日益提高。将信息技术与生理学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引导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自主开展生理学课程思政学习,降低教学成本的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4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保证生理学课程思政成效

任课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者,其德育意识和能力将直接决定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成效。遵循“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我们从以下3方面来提升任课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为开展生理学课程思政做好基本保障。

(1)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讲座,对开展课程思政卓有成效的高校进行深入考察,改变思政教育与生理学教学“两张皮”的现状,明确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方向。(2)搭建生理学教师与思政教师互动平台,如创建微信群等,针对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在群内实时探讨,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任课教师“理论知識是基础,课程思政为灵魂”的教学理念,提升德育水平。

(3)学生的获得感是检验生理学课程思政成效的主要标准[8]。因此,任课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基于学生的毕业要求与就业行情等,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思政素材,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使其学有所获,提升生理学课程思政成效。

参考文献:

[1]白静.医学类高职院校《生理学》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19,3(6):34-36.

[2]陈红梅,蔺美玲,张伟,方泉,张楠,李红芳,张小郁,汪江碧,豆兴成,金珊.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改革探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6):1051-1054.

[3]郑晓辉,黄黎月.实践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9(6).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研究 053000

猜你喜欢

生理学课程思政高职
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究
工科生理学课程纵横知识融合教学方法研究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的含义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