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教学策略

2021-09-10陈秀萍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幼儿

摘要:折纸活动是精细的指尖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创新、审美等多种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实施呢?文章聚焦幼儿园开展折纸活动的意义,分析幼儿园折纸活动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等方面来探讨,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折纸活动。

关键词:幼儿 折纸活动 教学策略

折纸活动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幼儿用手经过折、叠、压等技能,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并借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改变、组合、分解纸张原来的形状,从而使纸张形成新的形状和新的想象的活动。

一、幼儿园开展折纸活动的重要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确,动手动脑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性。现在幼儿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折纸活动抓住了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对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敢想敢做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大有益处。

1、有利于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

折纸活动主要在于动手实践,是一个有趣的探索过程。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实践的过程中亲自动手,能够训练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折纸的各种折、压、展开、翻转等小技能的灵活应用,有效地训练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折纸活动就是用最简单的纸,通过点、线、面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多种图形。无论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还是复杂的充满意义的纸艺作品,都需要幼儿在折纸活动中认真学习、训练,在脑海中形成作品。经过长久的、有意识的训练,幼儿会熟悉基本的折纸技巧,并且会在折纸过程中尝试去改变,而每一次尝试都是新的创作过程,最后能够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每次用不一样的方法或者简单地调换顺序,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和作品。不同的折叠方向、具有无限可能的变化方法,都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折纸是对一张白纸进行加工,构思新的想象,讨求新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现实和改造现实的过程,但这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参与。研究发现,人脑中与手指相联系的神经所占面积较大,经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而折纸正是一项能够刺激手指活动神经的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的活动。

二、幼儿园折纸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折纸教学活动仍保留着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折纸活动没有发挥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幼儿园教育并不重要,幼儿园只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娱乐为主的场所。在这种观念下,幼儿的素质教育自然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折纸活动的教学更是处于原始的机械化训练状态。

1、幼儿园折纸教育观念陈旧。

我国的幼儿教育仍处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的过渡期。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有关。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幼儿园的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在他们的观念中,幼儿园教育只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学前教育,更注重的是满足幼儿的玩,而常常忽略在这个幼儿启蒙时期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在这种幼儿教育模式下,大量的教师资源与课堂学习时间被浪费,幼儿真正学习知识、接受启蒙的时间比较少。幼儿园对折纸教育不重视,遵循着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幼儿园忽视了幼儿折纸艺术教育。

2、幼儿园折纸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折纸作为一项简单有趣的手工活动,受到很多幼儿的喜爱。然而,在当前的幼儿折纸教育中,幼儿园仍然比较多的使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折纸失去了它原有的重要意义。一些幼儿教师在折纸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机械化的训练方法。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掌握几种简单的折纸方法即可。于是教师带着幼儿一步步地折,幼儿跟着教师学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并没能真正领会其中的作用,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方向性、有目的地向幼儿讲清楚每一步的作用,以及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去尝试,这样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三、幼儿园折纸活动有效的教学策略

折紙活动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也包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折纸活动应该引起教育行业的重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折纸文化。幼儿园能够通过折纸教学有效地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创造力,全面开发幼儿智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折纸的教育,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折纸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1、选择恰当的折纸题材

在选择折纸题材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选择幼儿常见的且感兴趣的折纸内容,让幼儿带着积极的情感参加到活动中来。如动物类的题材,教师可以选择兔子、青蛙、孔雀、猴子等。植物类的题材,如郁金香、牵牛花等。人物类的题材,如圣诞老人、小人偶等。其他题材,如房子、飞机等。这些内容都是幼儿熟悉、喜爱的,因而他们乐意尝试、体验。

2、有趣的引导语,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最常用的活动方法有念儿歌、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欣赏视频、出示实物或图片等,如在折青蛙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青蛙赛跑”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将做好的小青蛙放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池塘展板上,让小青蛙的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看一下谁折的青蛙跳得最快,跳得最远。在折房子活动中,教师可以边展示分解图边念儿歌:“房顶房底中心折,房子两边向后折,边对齐齐中间线,拉出方形变屋顶。两个方形变三角,那是小星顶尖尖。”儿歌的加入使幼儿理解、记忆图示符号的过程充满了乐趣。

3、折纸与多种形式相结合

在折纸中将剪、撕、绘画等多种形式结合,原本略显呆板的作品会变得充满生趣。如幼儿在折好灯笼身子后,再剪出须子贴上去,打上小孔,穿上彩带,挂在教室里,一个漂亮的灯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幼儿折好小鱼之后,用彩笔设计美丽的花纹;幼儿在折好小猫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为小猫添画漂亮的衣服和背景。

4、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折纸与环境布置相结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发展特点,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教师可以用幼儿的折纸作品来装饰教室的门、窗户、主题墙等,让幼儿每天都受到熏陶,能一边欣赏一边讲述,从而大大激发幼儿想尝试动手折纸的兴趣。

(二)创新折纸教学方法

传统的折纸教学方法是教师跟着教材,教师折一步幼儿跟着学一步,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养成了依赖心理,且幼儿能力水平发展并不均衡,教师无法顾及全部幼儿,最终导致了幼儿对于折纸活动的兴趣慢慢减退,甚至不愿意去尝试。那么如何持续幼儿的折纸兴趣,真正寓教于乐呢?

1、创造性折纸原则

幼儿应联想生活中的简单小物品,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进行美化,如给自己的作品画上图案花纹、动手制作一些变化图形和动脑筋做些花样等等。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变化创造出新的折纸图形,也就是幼儿在折纸的过程中能举一反三。

2、由易到难的原则

幼儿手部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从不协调到协调,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师教幼儿折纸的时候也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不能着急,一定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三角形折叠基本形延伸到四边形折叠的基本形,由简单的基本图形折叠到复杂的撑、翻、吹物体的折叠,为折纸的基本功打下了基础。幼儿在折纸过程中必须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反复实践,以使自己所折的形状符合物体的形象。每折一次都是新方法的尝试,这个过程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启迪了他们的创造力。

3、根据图示折纸的原则

根据折纸步骤图进行图示分解,引导幼儿根据图示来折纸,让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技能,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和自信心,使幼儿真正学会每一种折纸。在折纸游戏中,要想折出一幅作品,幼儿就必须按先后顺序一步步进行,否则就会失败。各种各样的折纸实验可使幼儿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4、多种演示和讲解原则

结合每个幼儿的折纸水平以及领悟能力不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幼儿,因材施教,在教学演示以及教學方法上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应用。例如,在折蜗牛这一个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种就是教师直接演示,将一张比正常纸张大两到三倍的彩色纸展示在学生前面,进行分步骤的展示,并且在进行每一个步骤时向幼儿讲述这其中用到的折法;第二种方法是播放折纸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先观看视频,然后学习视频中的折纸方法。第三种可以让幼儿独立学习图例,探索其中的折纸方法。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集中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个别指导

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出现了一些幼儿立即会折,而另一些幼儿尚未学会的现象。对于折纸活动中能力差的幼儿,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对他们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必要时可以适当放低标准,只要他能将基础步骤完整地折叠出来就可以了,其他的由老师或幼儿协助完成。重点是保护他们对折纸的兴趣而不是增加负担,也可以让会折的幼儿当“小老师”教他们折叠。这样幼儿之间就有了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意识,使每位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共同发展。

(四)重视折纸活动的评价

评价欣赏不应该以一个固定的模式存在,我们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欣赏,如集体评价欣赏、自由讨论评价欣赏等。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的导入来设计评价欣赏,使活动更具完整性。尤其是针对折纸能力较弱的幼儿,还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如在折“衣服、裤子”活动中,可通过天气冷了,要为娃娃做衣裤引出活动的主题。在进行评价欣赏时,我又以娃娃的身份和幼儿一块欣赏幼儿的作品。在评价过程时,教师没有武断地评价谁的作品好,谁的作品不好,而是鼓励他们:“你觉得今天谁的作品比较好?好在哪里?”进一步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享受成功的乐趣。

总之,折纸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还有利于有幼儿手指灵活的发展。如何在学前期抓住幼儿的认知心理,合理进行引导,对于幼儿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折纸教学的工作中,应总结丰富经验,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有效措施指导幼儿积极参与折纸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梦佳. 激发幼儿折纸兴趣 提高自主发展[J].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3, 000(009):33-33.

[2]卢礼琴.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折纸活动[J].教育艺术,2020(10):70.

[3]丁文烨.指导幼儿折纸活动的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1(01):29.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沙墟二幼儿园 陈秀萍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幼儿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