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10王羽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教育心理健康

王羽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教学的初始阶段,小学教育涉及到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学习,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很多地区的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也鼓励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师资引进及课堂开展。本文将基于当前心理课堂开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浅谈体验式教学对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体验式教学的合理运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教育;体验式教学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学生更易于接触到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也日趋低龄。小学生处于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为了其能够更加健康地长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导学生理论文化知识的任务,更要担负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责任。但当前很多校园中,心理课程存在着形式化、空心化的问题,并不能真正地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有专家指出,体验式教学是非常高效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的领会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灵活地把握课堂内容,让教学充满体验感与趣味性。

一、体验式教学对心理课堂的重要性

1.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效率

体验式教学能让小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是一个知识接收者,更能成为课堂开展活动时的主要参与者。小学生心思灵敏,比较活泼,在教师设置的课堂情景中能够把握角色,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小学生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化知识的运用,深入领会教师传授的相关知识,师生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也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提升集体责任感。

2.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定的满足感与获得感,从而保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心态。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理论内容创新相关的内容设计,比如同学间的互动游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等。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体验式教学也便于学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过程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让心理课程开展的意义落到实处。

二、体验式教学在心理课堂的展开

1.课堂情景的设立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控者,在进行心理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授的理论内容。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立可行、创新的课堂情景,增强学生的体验乐趣。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关的师生互动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的活动,利用游戲与情景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切身领会到所学知识的本质,比如可以进行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神情和语态,体会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通过身份的模拟转变,有利于学生进行情感体悟,提升情感认知与实践能力。此外,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也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2.课程小组的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将班级内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各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邀请小组代表谈一谈关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想法,或者在情景体验结束后,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能让教师以聆听者的身份更了解学生的想法,也便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讲述内心困惑及真实感受。在进行课程小组的划分时,要注意成员之间的性格应该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按照不同的性格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同时每小组成员人数也需适宜,六至八人,避免成员过多导致讨论沟通效率低下,进而影响课程的整体教学进度。

3.心理教师的培训

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地区教育水平不统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心理教师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心理健康教学不够重视。为了确保心理教师的专业性,也便于更好地开展体验式教学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地区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心理教师团队的培训力度。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水平及实践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课程开展的质量。教师群体也应该不断的探索教学新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能关注不同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体验活动来辅导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4.学校家庭的配合

家长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心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教学中,比如,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亲子间的益智类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心理专家主讲的分享会,了解学生心理教育的相关知识等,通过家庭与学校的相互配合,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

三、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于小学生心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领会相关知识的内涵。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学生们能锻炼思维能力,也可以互相沟通交流拉近同学关系。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创新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来提高教学质量。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参与,能够让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照梅.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实践探析[J].心理月刊,2020,15(15):62.

[2]戴启凯.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20(14):116.

[3]付意.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实践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70.

[4]胡琰芝.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9(34):121.

哈尔滨市淮河小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小学教育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