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1-09-10郑桂娃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问题

郑桂娃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学生写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原因,论述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文章合为时而著”,即文章写作关注时事动态、传递正能量、紧扣社会民生,以培育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9-0098-03

在当前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教师是锤炼学生品格、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祖国培育栋梁之材的一线实践者,在指导中学生作文时,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让他们时刻关注新时代发展的方向,关切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写出内容扎实的佳作。

一、中学生写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知识面狭窄,选题角度不够广

当前,部分中学生存在写作选题角度不广、局限性突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审题不准、素材不多,在受到文体形式、选题范围、表现角度等方面的制约时,往往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题材、用什么样的角度去表现主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中学生过于看重平时的学习成绩,他们把自己锁定在教室、食堂、宿舍这“三点一线”上,虽刻苦钻研课本知识,却不能够把视野拓展到时事动态、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对知识的涉猎过于单一、知识面狭窄,在作文选题和选角度时容易出现手足无措等问题。

(二)主题构思不缜密,中心思想不突出

部分中学生缺乏“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意识,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理解不清,习惯用传统的思维看待作文,抓不住命题作文的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要求等;不善于根据题目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结构不紧密、不集中,容易出现内容拼凑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中学生在主题构思方面下功夫不足,对文章的写作思路、内容重点编排、表现形式创新等思考不多、研究不深、构思不缜密,在逻辑上厘不清哪些该详写、哪些需略写,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无法扣紧与新时代发展相联系的关键点,主题不突出,起不到应有的行文效果。

(三)创作积极性不高,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部分中学生存在为作文而作文的现象,无法与具体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出现议论文抓不住论点、写不出论据的问题;散文既没有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又反映不出文章的主旨;记叙文仅有“记”的事而缺乏“叙”的情,整篇作文就成了一般的日记,显得枯燥而无活力;诗歌有“歌”而无意境,缺乏源于实际生活的真实感受。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学生缺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存在应付式作文的心理,只要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写内容、确保字数达标即可,却没有意识到要让文章生动起来、符合主旨方向、体现社会发展主旋律。

二、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对策

(一)把关注时事动态作为动笔之源

中学生写作的题材与思路应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时事动态无疑是中学生笔下反映社会真实、表达爱国情怀、抒发积极向上之愿的最佳题材。

1.读时政有所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中学生关注时事动态,通过读党报党刊、博览网络评文、聆听课堂专题讲解等方式,促使中学生对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中外事件的处置情况等都有所了解,提升思想认识,为动笔写作积累素材。比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央领导人的时政论著以及思想读物,从中了解国家领导人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不同的年代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引发思考、得到启迪。学生在写作时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认真观察当前社会的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懂得如何巧妙地高站位、巧用笔,将所思所得应用到作文中。

在2019年共青团山东省委网络新媒体中心、中学时代杂志社中学时政教育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青春遇到新时代”中学生时政小论文征文活动中,临沂一中积极组织参赛,学生分别以《华胥引》《“拿来”之后》为题,结合时政学习所思撰文,荣获一等奖;有学生以《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时政论述的思考,荣获二等奖;山东师大附中政治组的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奋斗无憾致青春》,亦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些事例说明了中学生要写出好作文,还需勤读时政善思考,并且通过自己的独到文字表达功夫,让时政作文更有思想、更有灵魂。

2.评时政悟所得

针对时事热点,教师可以举行主题班会课、命题辩论赛、时政学习沙龙等,组织中学生畅谈自己对事件的评价,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拓宽思维、增进领悟、提升收获。比如,组织学生谈一谈对当前美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甩锅式”做法的思考,并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付诸作文之中,既拓宽学生的思维,又能够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增进爱国情感。又如,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部分政要和媒体把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举措失败的原因“甩锅”给中国,试图以不实言论“中国是病毒源头”“中国隐瞒疫情”“中国误导世界卫生组织”等,抹黑中国、愚弄世界,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美国言论背后的政治企图,结合中国政府的正当做法,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并把它们写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积累。

在一次作文研究课上,笔者尝试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时政信息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结合之前积累的时政热点知识,正确看待国际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懂得成才必先学会做人的道理。随后,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导向,引领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悟所得自拟题目进行作文。结果,学生们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成效明显。课后,一名学生找到笔者分享自己的感想:“我平时很喜欢看时政新闻,有时候还和伙伴们一起讨论,这次您让我们写这方面的作文,我觉得一点难度也没有。”学生认为“一点难度也没有”,其自信正是来源于他平时注意评时政、悟所得、懂其理,写作时自然游刃有余。

3.就时政提对策

无论是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国内外的新形势、新局面,都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去解决和突破。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议论文、记叙文等方式提出应对之策,无论成熟与否、针对性强弱、行文好坏,都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站位、深入思考。比如,针对2020年的抗疫问题,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提出荒谬的论调,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思考如何应对,并把应对措施写下来,以激发学生表达观点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

筆者曾就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应对之策、表达感想。如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教师奋不顾身保护自己的学生,甚至忍受着自己失去亲人的悲痛,冲锋在前抢救被掩埋的学生,他们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也让非震区教师深刻感受到了为人师者的初心与使命。这在当时既是震区教师的悲壮而伟大之举,又是鲜活的作文教材。在作文课上,笔者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教师,处在那样一种危急的情境中,自己该怎么做?问题一经抛出,学生争先恐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在课堂上完成了满意之作。这样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既让他们认识到了大爱铸师魂的不平凡,又拓宽了思维、提升认识,促进了自身成长。

(二)要把传递正能量作为作文的中心

1.要突出“中国梦”这个中心思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靠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特别要从当代做起、从下一代抓起,中学生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力军,就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党中央看齐、向奋力实现中国梦对标,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加强学习、增长本领。对此,教师在指导中学生作文时,应当高度集中地体现积极向上、不懈奋斗的精神,充分体现中国梦这个中心思想,写出新时代之声、表达正能量之举、展现青少年之力。

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玉林市青少年第二十七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比赛就以“奋进新时代 争做追梦人”为主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紧紧扣住“中国梦”这一中心思想立意构思,使学生写出了《顶出一个春天》《我们都是追梦人》《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砥砺奋斗,追梦前行》《与时代同行,同梦前进》《做砥砺奋斗的追梦人》等一篇篇好作文。

2.弘扬“核心价值观”这个时代精神

引导中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保证他们的成长轨道不偏、人生风帆高举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积极地在学生当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之理想、坚定为国奉献之斗志、展现成才之情怀,在作文中弘扬正气、在遣词时表达意愿、在造句间传递能量。比如,在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可引导中学生加强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抗疫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三好学生等群体或个人的了解,通过自己的笔端表达感想、抒发情感、倡导新风,让自己的作文更有思想、更具灵魂、更显主旨。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为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玉林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向全市青少年学生发起“艺起童心·宅家抗疫”公益宣传作品征文,玉林市许多中小学校引导学生居家撰文。征文活动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写出了许多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关的抗疫好文章。学生通过写文章表达了在疫情防控期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既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又倡导了社会主义新风气,可谓一举两得。

3.要强化“针砭歪风”这个特殊功效

中学生正处于对客观事物辨别是非、提升认识、巩固认知的重要年龄段,教师要通过作文的方式引导他们对身边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辨别,深入分析其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教师可精选一些重点媒体曝光的或者地方党委、政府披露的典型案例,作为中学生练习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在作文时抨击案例中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的行为,歌颂所倡导的积极作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中学生的行为导向。

如学生在一篇题为《也说电子游戏》的文章中,从玩电子游戏的利弊进行分析,认为玩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总体上弊大于利。作文中提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适当玩电子游戏能够缓解紧张的心情,锻炼思维能力,丰富业余生活,但是也不可否认其危害性。”学生的作文抨击了现今社会不少中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的不良风气,其中提到的“会使学业荒废”“会影响身体健康”等观点,给那些美其名曰“并非坏事”者当头棒喝。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积极引领学生正确辨别是非、针砭歪风,能形成弘扬社会正气的思想共识。

(三)把紧扣社会民生作为点睛之笔

中学生写作的目的,除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良好素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引导中学生行文落笔之处扣紧社会民生。

1.让党的好政策在笔下生辉

教师在组织中学生作文时,应当引导他们拓宽思维,不局限于校园生活的“三点一线”,而是把视野放到校园之外的民生领域,瞄准党的好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观察、思考,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积极评价,通过议论文、记叙文、散文,或者诗歌、骈文、报告等不同的文体,以生动活泼却不失严肃认真的表达方式,歌颂党的好政策、传递好声音、表现好景象。比如扶贫政策的落实,让许许多多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惠民医疗政策的实施,让不计其数的病患及家属减轻了生活负担;土地确权政策的推行,让数以万计的农民群众心里有了底气;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让千家万户的为人父母者心中有了盼头。这一切,都与中学生自身或其家庭相关,学生就可以在作文时歌颂党的好政策。最近,《人民日报》刊文《脱贫攻坚再加把劲》,从“在重精准上再加把劲、在补短板上再加把劲、在转作风上再加把劲、在建机制上再加把劲”等方面进行论述,既充分肯定了扶贫政策的惠民意义,又表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写作文时,可以引导他们多多研读此类文章,掌握其表述形式和所要体现的文章主题。

2.让民生好项目在笔下出彩

近年来,国家落实的城区风貌的提升、饮水工程的竣工、燃气管道的铺设、新建景区的开放等一个个民生项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教师在组织中学生写作前,可以引导他们留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美好生活变化,从而选好主题、定好方向、用好文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在作文中表现出来。

3.让学生幸福感在笔下流淌

读书有了保障、生活有了保障,衣、食、住、行有了大改善,这一切给中学生带来幸福指数的大提升。对此,教师应当注意引导中学生用心去感知生活、用情去思考人生,在忆苦思甜时写出幸福感言,在感知生活精彩时表述笔下自信,在明确人生目标时坚定奋斗之志,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写出好文章。

家住广西农村的中学生普遍都能感受到,这些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乡村生活条件明显有了改善,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飙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乏为了这一美丽事业而奉献青春与生命的好人,他们以自己艰苦拼搏和无私奉献的作风,影响和带动了青年一代积极向上。教师可以引导中学生通过记叙身边的好人好事,以独到的表达形式展现他们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德,并表达向他们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的决心。

总之,要改变学生谈“文”色变的现状,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走进自然与生活,关注时事政治,同时放飞心灵,享受写作带来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耿帅,王秀丽,闫景秋.教育热点问题之师德观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2]詹丹.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李彦福.聚焦课堂教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4]徐龙义.脱贫攻坚再加把劲[N].人民日报,2020-5-7(9).

[5]陈凌.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N].人民日报,2018-6-27.

[6]李白坚.《语文课程标准》对当前作文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02(10).

[7]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李德林.写作,学生个性的自由飞翔[J].现代语文,2006(1).

[9]赵晓辉.积累、想象、创新——写好作文的三大诀窍[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4).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中学生作文问题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