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联系探思
2021-09-10杜跃明关慧敏
杜跃明 关慧敏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了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联系方面入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渗透和融合,要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在确保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明确渗透原则,做到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要構建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合理利用外部环境,有意识地熏陶、感染学生。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联系进行了思考,并探究提出了相关的融合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联系;融合策略
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与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教育事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内容,除了要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以外,还应该将其贯穿于学科教学当中,将日常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不断的培育和引导。但是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不强,因此有必要从其关系入手,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联系
健康良好的心理状况,是小学生发展与成长的基础,其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与表达,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其行为上会做出正常人不能理解的行为,而且思想更加偏激,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更为激烈的举动,其无法按照正确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因此,必然会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效果与学习质量产生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解细化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与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舒缓内心,及时解决内心的困惑与迷茫,让学生始终能够坚定内心的初衷,以端正的态度面对学习,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1]。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
2.1明确渗透原则,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教师一定要明确相关的渗透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第一,有机渗透。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中丰厚的教学资源,寻找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应该自然、贴切的渗透,要与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相连的,有机融合的,绝不能生硬的生搬硬套,在这样“顺其自然”的情况下,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2];第二,适度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不能进行过度的渗透,应该关注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将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否则不但无法完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由于过多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产生反感抵触情绪;第三,灵活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没有规定的方法,只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比如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移情体验等等方法,都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掌声》课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得到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会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深刻地认识到了课文主旨情感,懂得了要关心和关爱他人,感受集体主义的温暖。
2.2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擅长的方法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不同的原因出现问题,导致其内心产生一定的波动,或沮丧、或气馁。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并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能够及时表达自己存在的困惑,引导帮助学生重拾自信,缓解内心压力[3]。首先,要从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出发,教师要给予学生表达自我与表达个性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以及自我表达的方面获取自信;其次,教师不应只将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学科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自信,从而激发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中体会成就感,从而也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2.3合理利用外部环境,有意识地熏陶感染学生
一方面,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利用完善的教学评价价值,从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展开评价,让学生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有客观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优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并逐步改善自己的缺点[4]。另一方面,在课堂秩序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课堂秩序管理并不是保障课堂安静、学生不搞小动作,而是引导学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引导其完成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展开及时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结语
总之,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融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教育和引导,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斌.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270.
[2]陈铮.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实践的思考[J].文存阅刊,2018(23):134.
[3]肖秀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学周刊,2018(31):156.
[4]段彩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1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