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能力培养背景下高校基础英语研究型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1-09-10杨妍
杨妍
摘 要:基础英语课程是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和培养中的一門重要课程。本文以思辨能力培养为背景,探讨英语基础研究型课堂的多模态构建,意在找到课堂模式构建的方式和切入点,进一步明确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目标。研究发现,在思辨能力培养的宏观教学目标下,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了教学环节的构建以及教学环境营造,教师需要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力求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目标。另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辨能力,教师还应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优化的角度实现基础英语研究性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教育;基础英语研究型课堂;多模态教学;多模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9-0056-04
无论是从高等教育阶段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角度,还是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思辨能力的培养都具备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工作开展来看,分别做好教学环节的多模态构建以及教学环境的多模态营造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多模态教学系统构建目标
(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的主观兴趣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突出而直接的,当教学开展的各个环节的组织和实施都拥有了更丰富的资源,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优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学生保持一个稳定且持续饱满的学习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参与学习的心理状态得到适宜的调整,其思维状态才会逐步向活跃的方向发展。这是达到思辨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6]。
(二)在实现拓展优化的基础上培养思辨能力
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适当的教学拓展是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关于思辨能力培养与拓展优化教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思辨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另一方面,思辨的过程本身也是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也为其拓展学习提供了条件。
二、基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多模态课堂构建分析
(一)教学环节的多模态构建环节
1. 前期准备阶段
由于课程教学内容仍处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层次上,课前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开展预习工作。在具体的预习环节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明确教学主题和目标,并积极通过寻找多模态的辅助资源为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提供辅助支持[1]。必要时教师还可通过建立师生交流群,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在预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保证预习环节质量。
2. 中期实施环节
进入具体教学阶段,教师应结合前期预习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整体的预习情况规划教学工作。从英语教学的特征和要求角度出发分析,学生在完成了基础的词汇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阅读学习空间,教师应当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中,通过问题引导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合作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自主的学习意识和探索意识,利用个人的自主探索积极解决个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形式上来讲,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具备多元化特征,且交流的方式也更加自由,从本质上来说,这种交流的过程就是多元化的,无论是交流对象还是交流内容,都会随着交流的过程不断完善,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逐步形成思辨思维,提升个人的思辨能力[2]。
3. 后期拓展学习环节
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将课堂教学阶段未能全面完成的教学过程适当延伸,提高其完善性。另外,拓展学习的环节也是为了针对主观学习需求层次更高的学生进一步地引导教学,从而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英语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除了理论知识部分外,还应当包括一部分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后期的总结与拓展学习阶段,教师可通过更具综合性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设置独立主题的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的实践学习主题,从教学的规划设计阶段入手,参与整体的教学活动组织,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能力,在全面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背景下,学生对所学习的英语知识的分析理解也会逐步加深[3]。另外,有了基于独立主题的专项实践活动,学生也就有了更加集中且充分的时间,针对一个具体的学习主题和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最终找到一些更具有可行性和系统性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完成这部分学习任务。
(三)教学环境的多模态状态构建
1. 教学状态的多模态定位
关于教学环境的构建,最为直接的方式是利用学生、教师个体之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构建一个多角度的互动交流学习环境。无论是教学中问题的分析、讨论还是解决环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需要建立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是基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教育与学习的关系,也可以是两者之间相互的交流和讨论的关系,相较于独立学习方式,多模态互动的模式弥补了传统单一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具体的互动交流中,虽然不能保证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意见与学习指导能够全部解决学生的问题,但互动交流对学生的思维具有非常直接的启发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新的思维,在这种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和状态必然能够得到优化[4]。从英语学习交流与写作的学习要求出发,有了更加自由充分的交流空间,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就有了更加充分的锻炼提升空间,这对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教学资源的多模态提供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这些方面的差异也同时对具体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例如,在英语词汇课程的教学中,为了降低课程教学过程的枯燥性,教师可适当介入多媒体工具或者在线学习系统,在完成基础的词汇教学环节后,让学生利用相关学习软件中的词汇积累竞赛或者闯关升级游戏的方式完成词汇记忆和积累的学习阶段,丰富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另外,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适当介入。例如,微课视频这类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支持的教学素材和工具,就是能为学生的預习和复习提供便利的切实有效的工具[5]。
多模态教学资源的提供还应当包括一部分应用实践活动或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辅助资源。具体的活动内容组织方面,学校可举办校内或者校际的英语之星竞赛,为学生提供锻炼和提升个人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机会。从思辨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这种新的英语学习形式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常规学习状态下的思维局限,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上锻炼自身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将思维转换为实践的能力。此外,从宏观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规划配置的角度来讲,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高校建立交流合作的方式,打造更具有针对性和先进性的教学资源。
3. 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模态引进
教学评价是反映和衡量教学实施过程质量和实际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多模态背景下,英语基础课程学习的教学评价工作应当同步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两方面的多模态状态。即在评价主体上除了常规的教师主体外,还应引入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形成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种基本的评价工作模式。在评价方式上,也应当在基础的理论知识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实践学习能力的评价、英语学习思维能力和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状态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多模态转化意味着英语教学的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的学习状态和水平的评价在客观性、全面性、真实性上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教师的教学开展角度分析,这种更加全面的评价结果也便于教师更好地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进一步调整教学模式。
三、结语
综合分析可知,在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多模态教学环境的营造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完善,并且在具体落实的环节积极充分地应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条件。
参考文献:
[1] 达古拉.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3):756.
[2] 朱之红. 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4):72-78.
[3] 石金宇. 大学英语混合课堂思辨能力培养探究——以视听说课程为例[J]. 智库时代,2019(31):159-160.
[4] 刘妍,李晓镝.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策略研究[J]. 山西青年,2020(10):286.
[5] 陈知武. 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1):44-47+57.
[6] 龙祖琼,王晓燕. 课堂语言学习互动中思辩倾向多模表征研究[J]. 湘南学院学报,2019,40(01):81-85+90.
〈荐稿人:陈彩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