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体验悟法理 课程育人导行思

2021-09-10葛丽丽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林本课导学

葛丽丽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目前仍然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遵循。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基本追求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依照我市道德与法治课题组所创设的情境体验导学六步法,笔者通过创设基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情境,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逐渐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第15课《坚持才会有收获》为例,谈谈情境体验导学六步法在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主要是用图片的方式呈现儿童生活的各种主题情境,《坚持才会有收获》是二年级下册“我会努力”单元的第三课。教材在本课中先后设置了“我们都坚持过”“坚持的收获”“特殊的较量”“一起来,试一试”四个板块的内容,用来培养儿童面对困难不退缩,勇敢地面对困难,发展应对挑战的勇气,在确保健康、安全的情况下,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最终通过动手动脑克服困难,实现有创意的生活。第一课重点教学第一和第三板块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懂得坚持的重要性,学会一些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常识和方法,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是使学生初步感悟个人的努力、坚持与国家的美好未来之间的关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对个人来说,坚持是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但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培养和磨炼的,需要学生在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意志力相对薄弱,且缺乏足够的行动自觉,更加缺乏自制和坚持的品性。如今的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吃苦,相当于无形中剥夺了儿童磨炼意志品质的机会。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知道什么是“坚持”以及坚持做一件事的方法;第二,知道“坚持”是一种优良品质,值得在生活中践行;第三,能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体会到“坚持才会有收获”;第四,知道个人的行为与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第五,将对“坚持”的意志品质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初步树立坚持做一件事的积极态度,遇到问题时能够勇敢地面对并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

二、创设适合的活动情境,依照情境体验导学六步法,灵活运用五种不同功能的情境体验导学策略,实现寓理于情、知行合一的教育

道德與法治课程情与理、知与行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都可以通过设计适合的活动情境,运用情境体验导学六步法逐步达成。在本课中,笔者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六步”中的前两步“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与“回望生活、体会现象”进行了合并,同时将后两步“再创情境、落实行动”“总结升华、延伸生活”进行了合并。

(一)第一、第二步:在“回望生活”的过程中发展道德认知

课标指出:儿童的社会认知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道德内在于生活,“向生活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这里的“回望生活”,既包括回望学生自己的生活,也包括观照身边他人的生活。本课教学中,笔者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铁杵磨成针》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接着让学生列举课本插图中“他人的坚持”,再由人及己,“回望”自己的生活、体会相关现象,进而得出如下清晰的认识:我们都坚持过。

师:你们发现了书中小朋友的坚持,老师为你们点赞!那么,你自己也曾坚持做过哪些事情吗?

生1:我一直坚持学钢琴。

师:很久以前老师学过电子琴,但没有坚持下来。你可不要学老师哦。(生点头)

生2:我每个星期都去练跆拳道,现在都已经练成“黄带”了。

师:厉害!

生3:妈妈每天都要我练习写一页口算。

师:你现在的口算一定比以前进步多了,是不是?(生点头)

……

师:看来我们班的孩子们都很能干啊!今天老师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坚持”小明星,大家看看他(她)是谁?(课件播放班里学生坚持学习各种技艺的照片,生一阵阵欢呼)请照片里的小明星们起立,老师要“采访”一下你们。(生起立)你们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多的才艺,练了多久啦?(生依次回答,一年、一年多、两年、两年半、三年不等,甚至有练了五年的;教师给“坚持”小明星们一一点赞)

师:你们发现了么?想要学会学好一种才艺,有时候要几个月,有时候要几年,还有的可能要更长的时间。看来,“坚持”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啊!(板书:付出时间)

师:(继续采访)谁来告诉老师,你在学习一种本领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下来?

生1:有一次在舞蹈班练一个很难的动作,我怎么练都练不好,当时很想放弃,是老师鼓励我坚持了下来,而且我也真想练好那个有难度的动作。

师:老师的鼓励,让你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生2:刚开始学古筝的时候,我弹得很慢,而且手指很疼。我跟老师说了以后,老师告诉我怎样弹手指才不会那么疼。后来,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练习,手指就不那么疼了,速度也提高了。我想,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要坚持!

师: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再坚持下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好样的!支持你!(板书:寻找方法)

生3:我刚开始练劈腿的时候,总是觉得腿疼,老师告诉我,疼是因为练得不够,于是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练了一段时间以后,腿真的不疼了,劈腿也变得很容易了。我从小就很羡慕电视里的舞蹈演员,我要像他们一样翩翩起舞。

师: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会有特别的惊喜和收获。(板书:克服困难)

师:(小结)“要练好”“要学会”“要像舞蹈演员一样翩翩起舞”,这就是我们坚持下来的目标。(板书:明确目标)

师:孩子们,从大家刚才的分享中,我们知道,想要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光有兴趣还不行,还要有明确的目标、付出时间、寻找方法、克服困难——坚持才会有收获。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境,巧妙运用情境体验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回望生活”、反思生活的意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道德情感、积累道德认知,进而形成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二)第三步:在任务式情境体验中感悟法理,收获道德成长

任务式情境体验需要教师在情境中提取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感悟法理,收获道德成长。在本课中,笔者活用教材中的绘本资源《青蛙看海》,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适合他们“玩中学”的探究、体验任务。

师:你们知道吗?有一只小青蛙,它有着大大的梦想,想翻过层层的高山,去看一看一望无际的大海。(课件播放绘本内容)你们说,这只小青蛙能看到大海吗?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能看到大海吗?请戴上你桌上的青蛙头饰,一起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游戏规则,略)

学生原地学青蛙跳;师戴小兔子头饰,与“小青蛙”们进行对话。

师:小青蛙们,大家好!我是兔子姐姐。请问你们在干什么呀?

生:我们在登山;我们要登上山顶。

师:离山顶还有很远很远,你们还想继续吗?

生:想!

师:为什么呀?

生:我们想去看大海!

师:看来你们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朝着目标前进吧!祝你们成功!(生继续原地学青蛙跳)

师:(换上蜻蜓头饰)小青蛙们,请大家停一停!我是住在山顶的蜻蜓妹妹,下来看看你们,快点休息休息吧!(生原地坐下休息;师开始采访)

师:(采访生1)我看你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还要继续吗?

生1:要!

师:为什么呀?

生1:坚持就是胜利!

师:(采访生2)我看你都累得坐到地板上了。

生2:是啊,好累的!

师:还要继续吗?

生2稍稍沉默,然后点点头。

师:(采访生3)笑眯眯的小青蛙,你不累吗?

生3:快到山顶了,我马上就要见到大海了,不累!

師:有目标,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到底。胜利就在眼前了,加油!

学生继续原地学青蛙跳。

师:恭喜各位“小青蛙”,经过努力和坚持,你们终于看到了湛蓝湛蓝的大海!(播放课件)听,海浪的声音是多么美妙,迎面而来的海风是多么凉爽。这时候的你,心情怎样?

生1:我很开心!

生2:我终于看到大海啦!

……

师:这种坚持,这份开心,这份成就,就叫“收获”。你们刚才目标明确,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一直跳,终于跳到了山顶,于是才有了后面的收获!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收获的品德修养知识,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学青蛙跳这个任务式情境,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耐力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很累的感觉,但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这种坚持较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坚持尚有一定距离,但这种任务式情境体验,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教师在导学过程中,既强化了前面所学“坚持”的方法(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又检验了学生能否将方法内化于心,真实促进道德成长。任务式情境体验,一方面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小坚持”带给自己的小收获。

(三)第四步:链接生活判两难,将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怎样,它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处于内隐的状态即道德无意识状态,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比如身处道德选择两难境地的时候,道德品质的意义与价值才容易显现出来。低年级学生的道德品质尚处在培育和形成的过程中,为了培育学生“坚持”的品质,笔者在本课“链接生活”环节,将教材中的人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对接。

师:小青蛙因为坚持所以看到了大海。我们在做一件比较难的事情的时候,心里有时会出现“两个我打架”的情况,一个“我”要放弃,一个“我”要坚持,就像这位叫小林的孩子一样。(出示课本第60页“特殊的较量”中的几幅图片,图中的“小林”在跑步,已落后于同伴)生活中的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最后你是怎么做的?先跟同桌说一说,再集体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1:我刚开始学篮球的时候总是被球砸,我怕学不会,就想放弃了。可是,当我看到同学们都在坚持练习的时候,我又不好意思了。后来,爸爸一直鼓励我,我才坚持了下来。

师:现在你还会被球砸吗?

生1:不会了。

师:坚持下来就会有变化。

生2:妈妈要求我每天写一页字帖,学校作业多的时候我真想偷懒不写,可又怕被妈妈发现,心里很难过。

师:那你现在还坚持天天写吗?

生2:有时候写,有时候不写。

师:你觉得你的书写有进步了吗?(生2低头不语)如果你能坚持天天练字,你的书写肯定会有进步,就从今天开始,试试好吗?(生2点点头)

生3: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溜冰,还学过溜冰,上学以后就没有学了。

师:为什么没有继续学呢?

生3:我想学,可是放学以后要写作业,没有时间了。

师:如果再给你选择,你会放弃吗?

生3:我想学。

师:那写作业和学溜冰的矛盾怎么解决?

生3:我可以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抓紧写作业,放学后就能腾出时间来溜冰了。

师:坚持下来,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我们一起来帮帮课本里的小林,说服他坚持下来吧!

生1:我想对选择“堅持”的小林说,坚持下去,你是好样的!

生2:我想对选择“放弃”的小林说,你现在放弃就真的输了。

生3:我想对选择“放弃”的小林说,坚持一下,说不定你就有机会超过钱洪宇(插图中小林的同伴)呢。

师:学会坚持的小林就像是逆水行舟的小船,顶着水流不断向前。如果他选择了放弃,就会被水流冲得一直往后退。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明确了目标,就要想办法勇敢地克服困难,哪怕付出再多的时间,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有收获!

课本中小林遇到的困难,很多学生感同身受,帮小林解决问题就是帮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地体验课本中小林的处境,同时反思自己的过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坚持的过程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就是一个需要勇气和信心克服困难、与惰性进行较量的过程。该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真实的道德观念冲突,引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触动了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认知,同时将“坚持”的品质注入学生的内心。

(四)第五、第六步:再创情境,以问题式情境体验导学策略,落实“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

向学生的生活领域延伸,以问题式情境体验再创情境、提出问题,旨在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道德思辨;教师的总结升华,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促进其知行合一。在本课中,笔者播放了一段有关我国航天史的视频,请学生谈观后感,并说说如何在行动中发扬“坚持”的优良品质,升华对“坚持”的道德品质认同。

师:伟大祖国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腾飞,离不开各行各业人们的努力和坚持。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

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

生2:我觉得我们的国家很了不起。

师:现在我们想想自己。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坚持做好什么,将来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呢?

生1:我要坚持运动。

师: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生2:我要坚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科学家。

生3:我要坚持练习跆拳道,我想参加比赛,为国争光。

……

师: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和坚持。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大家要明确目标,付出时间,脚踏实地地去努力。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学会寻找方法,不断克服困难,坚持才会有收获!

视频《厉害了,我的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把整节课的学习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得以感悟到各行各业的人们对工作的负责、努力和坚持,唯其如此,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将个人意志的培养升华到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小林本课导学
特别怕冷
为梦孤独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高考前与高考后
别来无恙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