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2021-09-10王柳絮
王柳絮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2-026-02
摘 要 为强化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高效培育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学科基本技能,指导教师应当主动优化授课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科技与现代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训练活动中产生的能力培育效果,为中职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提供充足的多样化学习资源,建立信息化体育教学模式与配套育人机制。
关键词 现代信息科技 中职体育 运用方法
当代中职院校体育教育机制应当随着时代变迁与科技發展进行不断调整,在社会大环境走向变革的局面下开展系统性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各类信息技术手段的实际育人效果与辅助性功能,以及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多样性的信息科技元素,进一步革新体育课堂的教学形态。体育教师要能够在有计划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环境因素,全面、透彻地认识现代体育教育的客观教学规律与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逐步革新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推动教育体制走向信息化发展道路。
一、在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中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研究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现代化信息科技在中职院校体育课堂上的普及应用能够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与知识展现方式的创新。体育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具从不同角度展现学科基本原理与体育项目关键性技术动作的整体面貌,将图像、文字、音频等媒介形式融为一体,客观、全面、生动地再现各类体育竞技活动的全过程,使得现代体育教育走向规范化、信息化、趣味化。当代中职学生能够在信息化体育教学模式下清楚地认识到常用运动技能与比赛技巧的实际应用方法,快速掌握体育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部分,逐步了解并记住体育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具所展示的重要学科技能,学到本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这种融合信息科技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可极大地激发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学生能够在多元化媒介所传递信息的刺激下主动钻研前沿性知识,体育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引导中职学生顺应自身兴趣爱好进行拓展性学习,使之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教师组织的集体化训练活动之中。
(二)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可显著提高教学活动的育人效果,满足信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求,师生关系也会随着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教学内容基本形式的变化而有所改善,体育教师可利用课堂与中职学生共同观看多媒体教具所播放的演示视频、图像,并及时记录中职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学生就各类疑难问题进行持续性的互动讨论,增加师生之间紧密互动的频率。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体育课堂学习环境,而且提高了教学活动的信息密度与学生的认知效率,拓展了中职学生表达自身思想观点、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可行路径。
(三)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中职体育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评析教师所播放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对课程知识体系建立直观、全面的认知,并发挥自身的感知能力接收不同形态的信息,由此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主要技术动作、比赛流程与基本规则等。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逐步提高各类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完成度,发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价值。中职学生可在体育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利用课下休息时间反复观看示范性教学视频,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一体育项目的核心动作要领与竞技技巧。
二、目前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与漏洞分析
(一)指导方法僵化落后,难以突出课程重点
目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师惯于使用的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与现代化信息科技并不兼容,并未将增强中职院校学生个人体能水平设置为核心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过度重视训练专业化的校队运动员而非普通的中职学生,忽视系统性地培育中职学生的学科理论素养与自主健身意识。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解放中职学生的思想,而且会消磨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能在体育课堂学习活动中学得大量脱离时代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陈旧知识。
(二)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差
多数指导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足,不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化科技设备,缺乏对信息科技发展趋势的基本认知,而是习惯于在课上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低效率地演示各类复杂的技术动作。由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个别中职学生无法获得体育教师全面持续的指导,对动作要领掌握不牢固。
(三)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专业化技能训练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过度重视面向中职学生讲解常识性的体育知识与安全防范知识,未能深入、详细地讲解关键性的体能训练技巧,不同阶段教学内容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与递进关系。对任课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教学活动实效性有一定负面影响。教师浪费大量时间为中职学生讲解与运动技能有关的理论性知识,却并未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示范高难度动作的基本流程,如此使得学生难以在头脑中建立清晰、完整的印象,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指导逐步形成依赖心理,无法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训练。
三、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革新中职体育教学机制
(一)转变教学观念与指导思路,革新课程体系
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现代信息科技在体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价值,逐步将多样性的信息科技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指导思路,重新设定人才培育标准与体能训练方式,在中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扮演指导者角色。特别是要避免在课上组织带有统一课题与方向的强制性学习活动,而是应当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将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进行分解、重新组合,使得中职学生成为主动讨论学科知识内在结构的探究者。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现代化信息科技的媒介传输作用,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景,帮助中职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与探究动机。这样,中职学生就能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不断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
(二)基于信息技术设备设计教学演练活动
任课教师应当根据课堂具体环境与中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方向选择合理方法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面向中职学生详细生动地展现学科重点知识与核心技能的内在构成,借助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基本动作进行分解与细化处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重点培育中职学生的学科基本技能
任课教师应当稳步调整课程知识体系中实用性技能所占比重,尽量减少理论性教学的持续时间,通过转变体育教学重点、系统性面向中职学生传授体能训练技巧,满足多数中职学生的进步需求,促使有着不同学习习惯、体能素养水平的中职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正确的锻炼目标。
四、结语
任课教师应当随着信息科技的逐步调整体育知识的讲解方式,自觉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趋向的教育理念,合理利用多样性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从不同方面提高体育教学的育人成效。通过调控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具体条件,创设信息量丰富的特殊学习环境,对体育教育在不同领域的重点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并实施按照一定顺序讲解学科基本知识的教学计划,不断激发中职院校学生的好奇心与探求意识,帮助学生解答各类常见的高难度学科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启文.中职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途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373-374.
[2]黄善林,陈蔼莲.中职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的因素与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89-191.
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