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责任分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分析

2021-09-10刘玉英付艳涛

医学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用意义

刘玉英 付艳涛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责任分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受精神科病房服务的90例患者。基于责任分组护理模式措施实施前后划分为两组。常规组未采取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实验组应用责任分组护理模式措施。对比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责任分组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责任分组护理模式;精神科病房;应用意义

精神科和其他科室有着较大的差异,其带有一定特殊性,在临床中需要护理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传统护理服务模式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同时很难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导致护理质量不断下降,从而提升护患纠纷的风险[1]。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属于一种基于护理资源合理分配的服务模式,可以在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的同时实现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以及护理资源应用价值的有效体现[2]-[3]。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及其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受精神科病房服务的90例患者。基于责任分组护理模式措施实施前后划分为两组。实施前45例,男女分别28例、17例,年龄(45.34±6.24)岁,症状类型分裂症21例、抑郁症15例、其他9例;实施后45例,男女分别27例、18例,年龄(45.54±5.92)岁,症状类型分裂症18例、抑郁症16例、其他11例。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期间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无人事变动。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心理、饮食与用药指导等护理。

实验组采用责任分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护理分组。根据临床护理任务的繁重程度进行分组。因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相对特殊,采用双班制,开展一对一护理和行为监督、專科护理,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和随访教育;2、明确职责。护士长需要负责护理查房工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考察,为护理服务效果和护理质量进行定期评价。每一组成员需要在护士长带领之下完成护理任务,同时每一组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与指导,按照患者的病情和患者数量,合理的分配责任呼市人员,基于表格形式进行记录。采用24小时责任制度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内容以指导患者用药、饮食护理、生命监督以及检查违禁物品,同时落实安全指导与帮助;3、护理实施。护理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护理沟通技巧,同时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调整护理措施。对于外向性格患者做好有效沟通,针对性格内向患者采用间接性沟通,针对存在心率焦虑抑郁患者提供鼓励与引导,和患者构建良好信任关系。注重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特性,强化自我修养并将人文关怀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表达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尊重,按照患者的年龄提供相应的尊重,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在护理期间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基于患者疾病认知提供健康教育指导,为患者查房期间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变化,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应用个性化宣教,采用通俗易懂语言介绍疾病并为患者提供循序渐进的健康宣教。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

满意度基于患者对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其中分数达到80分定义为非常满意,达到60分为满意,60分不到为并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3.0软件完成对数据的处理,数据处理期间应用T值或X2进行处理,P<0.05证明数据对比结果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2.2护理质量评价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临床中对于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期间,应用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责任制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全程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所需的相关护理内容,如健康教育、家属沟通、患者需求掌握等不同内容,在护理期间可以观察患者的个体情况,并基于实际需求不断的调整与优化护理方案,从而展现护理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与实践性效果[4]-[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责任分组护理模式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精神科病房的整体医护服务水平,可以确保精神科病房治疗的持续进行,对于精神科医护工作的长远性发展具备明显的秃顶作用。

综上所述,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责任分组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娟.细节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23):225-225.

[2]李静,杨爽,职彦敏,等.OEC管理模式对提高精神科封闭病房责任护士工作质量的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v.26;No.484(01):73-74.

[3]周鑫.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016(005):106-107.

[4]俞爱莲.层级责任模式在手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v.27;No.294(11):185-186.

[5]方瑜,闫丽,许琼.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于普外科优质护理中的意义分析[J].贵州医药,2020,v.44(01):159-160.

作者简介:刘玉英,1987.7,女,汉,本科,初级,从事精神科护理学;付艳涛,1988.8,男,汉,专科,初级,从事精神科护理学

(赤峰市安定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

猜你喜欢

应用意义
大数据对O2O电子商务的应用意义研究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护理方式及应用意义探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
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探析
乙肝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探究
特种印刷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意义探讨
芩连白蒲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意义探究
试论课堂提问艺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