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1-09-10郑枭雄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渗透高中

郑枭雄

摘要:目前,大学生毕业之后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问题,各个院校逐渐设置有关职业规划的课程,并且各个高校也设置了专门为毕业生服务的就业指导中心。大多数人认为大学才是学生需要进行人生规划的起点,但是在高中阶段就已经进入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尝试摸索阶段。在高中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相应的尝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本文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进行分析,结合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提出相应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中;历史;渗透

高中阶段的学生并没有相应的职业目标,同时缺乏明确的方法,追求的目标不够明确,高中生在进入到大学生活后,学习动机不够明确,经常会对未来感到迷茫。部分学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迷茫性,独立性不强,自己之后的职业以及专业选择全权交予家长。在现行高中学校教育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效果较差的主要因素是相关理论研究比较落后,教育相关实践机制难以建立,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意识不够充分。

一、高中历史学科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可以知道,学校在不同阶段的研究中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学生职业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意识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职业领域中的自我认识彰显。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培养职业意识可以实现个人的高考目标,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以此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行性较强。形成职业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在大学过程中为之后进入社会工作奠定基础,积累相应专业知识,强化社会工作实践效果,在进入到社会之后可以具备较好的竞争力,更好的进入到工作状态。在高中进入校园之后,学生对社会以及职业的认识比较陌生,通常需要面临未来专业选择等问题,社会经验不够充分,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不够成熟,在高中阶段学校教育之后,学生可以基本具备职业知识[1]。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分析

(一)课堂联系生活

在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兴趣爱好是其中具备导向性作用的一项内容,学生的职业理想也会隐匿在其中,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堂不同阶段会形成较多的兴趣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保护学生的这些兴趣点,培养学生兴趣职业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将学生的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有效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新歌曲。在教材中的文字或者是材料等,是职业教育较好的资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学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保证与学生的生活内容相关[2]。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挖掘学生的艺术特长,高中阶段学习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阶段认识到的艺术教育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师以及学校可以在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接受艺术气息渲染。在历史教学《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过程中,19世纪处于西方浪漫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静电作品较多,例如贝多芬、莫扎特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蓝色多瑙河》,带领学生一同欣赏,伴随多媒体中想起这一旋律,学生也可以进入优美的意境中。

(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改革过程中,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具有综合性,因此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上,需要在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重要渠道。在课前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学生需要对课前4分钟左右时间点评时政,提取过程中的重点信息,分析问题,提高相关能力。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等,建立合理化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利用自学互学等方式,积极探讨,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社会竞争不断激烈,用人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优秀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职业精神,高中生缺乏群体合作意识,因此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斷锻炼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磨合和互补[3]。

(三)借助历史人物提高教学水平

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敏感社会型,主要针对人,或者是对物敏感型等,不同类型的性格与从事的职业特征也不同,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合理性需要学生真正认识到自我。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人物教学是其中关键的部分,涉及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有秦始皇、康熙帝等,欧美资产阶级领袖有华盛顿、拿破仑等,历史人物数量多,在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高中生比较了解著名的政治家以及思想家,初中阶段涉及部分,这些人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物所处背景,通过不同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确定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4]。

总结:

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开展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是历史学科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学规律以及客观要求体现,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需要在历史学科中有一定改变。

参考文献:

[1]冯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背后逻辑的历史探寻——与张胜军教授再商榷[J].职业技术教育,2017,038(030):38-41.

[2]卢文凤.辅导员在食品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作用——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践教程》[J].食品工业,2020, v.41;No.290(11):384-384.

[3]孙宏博,任国荣.生涯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9):73-76.

[4]刘红.学术期刊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担当——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00(016):62-65.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渗透高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