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衔接

2021-09-10靳小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混合式学习初中语文

靳小英

摘要:近两年以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我国1700多万教师和2.8亿学生经历一场大范围的在线教育实践。毋庸赘言,线上教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此,作为一线教师,结合线上教学及大量调研反馈,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策略衔接。这需要深入的理论思考,也需要有效的工具支持。

关键词:初中语文;混合式学习;有效衔接

一、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挑战

不同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面对面授课模式,需要技术支撑,教师对线上教学如何进行不熟悉,对高效工具的使用不熟练,特别是中年教师。教师多数会产生畏惧心理、抵触情绪。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是老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2.组织形式的改变

线上教学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教师利用联播可以“一课多班”“连麦提问”,这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学生缺少现场学习体验感、课堂参与真实感、师生交流亲切感,不利于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内化,组织形式的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交流互动的限制

线上教学期间的课堂交流是在网络顺畅的条件下进行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多是通过网络平台和学习软件达成的,受客观因素影响,在线互动时会出现卡顿、延时、闪退等现象,其效果远不如线下交流具有高效性、便捷性、针对性、指导性、稳定性。通过一组问卷调查,发现7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互动中效果不佳,6%的学生不参与课堂互动,只有21%的学生认为互动效果较好。互动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4.管理监督的困难

线上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监管是通过打卡、签到和网络数据反馈等方式实现的,这就对学生的自主自律、家庭的引导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发现,近50%的学生认为自主管理能力差,不能认真听讲,需要老师、家长、同伴的督促;1.5%的学生听课几分种后就中途溜课,退出直播课间;还有1.2%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进入课堂后打开视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只有48%的学生网课期间认真听讲,自主自律。无论是老师与家长的监管还是学生的自我管控,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5.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线上学习期间,学习效果的检测是居家完成的,在没有老师、家长督促的情况下,检测效果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在参与问卷的264名学生当中,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线上学习效果为一般,尤其是在家长复工后无人监管的状况下,学习状态堪忧,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尝试

为优化课堂,提升课堂学生的有效学习,笔者搜寻了一些简洁、高效的软件,设计线上线下的活动,力求将工具特点与学习情境相结合,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1.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第四学段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阅读方法和技巧。

线上:①文章结构思维导图:学生利用“mindmaster”等思维导图制作軟件,理清思路,分析结构,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交流;②文体知识竞赛:利用“剥豆豆”软件开展线上竞赛,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③文言字词“知识树”:学生绘制字词“知识树”或“鱼骨图”梳理中考文言字词,用希沃白板“配对游戏”展示。线下:①文章精读举要:选取经典例文进行分析,以要点举隅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②经典试题解析:分析有代表性的真题,帮助学生了解考情考点。

2.整本书阅读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线上:①名著人物朋友圈:学生进行名著人物代入扮演,在微信群中就某个事件或情节展开人物对话;②情景再现小视频:学生就某一情节或场景,利用“可立拍”软件录制小视频,发送钉钉群,回顾作品情节;③师生结伴共阅读:利用“阅伴”软件,师生进行线上共读,将线上阅读可视化。线下:①书签设计:学生把所读感悟设计在书签、腰封上,加强理解;②考点精析: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开展读书沙龙分享活动;③百家讲坛:学生自选作品赏析视角,形成个性化理解并展示。

3.古诗词学习策略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古诗词复习教学。线上:①诗词积累飞花令:老师给出关键词,学生自由背诵相关诗文,开展线上竞赛;②诗词检测我过关:通过“爱云校平台”,以听写、默写的方式线上检测;③诗词微评我来写:学生录制诗词微评“知识胶囊”,线上交流点评。线下:①系列讲座:选取经典古诗词,利用讲座的形式,讲授鉴赏技巧;②即兴写作:学生就某一题材即兴写作,用“希沃授课助手”投屏展示。

4.作文复习策略

《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搜集写作素材和构思立意。线上:①专题讲座:开展主题为“疫情期间那些事儿”的线上讲座,补充人物素材、讲解写作技巧;②线上批阅:老师利用“作文批改”软件进行线上批阅。线下:①超级演讲:课前三分钟,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讲;②金牌编剧:学生对文本进行续写、改写、创编等。

5.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呈现出“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有极强的“实践性”“探究性”。

线上:①主要以标语拟写为主,学生利用“石墨文档”接力发送宣传标语,形成“标语墙”,互动交流;②新闻采访:创建“新闻会客厅”,就社会热点问题采访讨论;线下:开展对联拟写,“玩中对”活动。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积累的经验

依托于“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初中语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衔接策略为目标,力求优化资源,创新设计,利用混合式学习环境,增设实践活动,拓展课堂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经过大量实践,前期在线下教学、线上教学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1.理论研修

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时代,语文教学如何将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借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晓羊集团、蒲公英智库等网络平台,参加了《中小学教育研修暨师资培训线上公益课程》《北师大基础教育教师在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公益讲座》《CMOOC4.0互联网+教育》培训,“星教师”高效学习工具培训等。内容涉及在线教学的原理与实施、在线教学设计与策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设计、在线学习的评价模式与策略、在线学习的学情数据分析、常见的在线教学模式与高效学习工具等诸多领域。

2.课程设计

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积极开发生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如明德影院、百家讲坛、木铎诗会、诗词飞花令、新闻会客厅等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逐步完善。

3.互动合作

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对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产生了限制。加之监管不到位,学生经常发生在线不作为的情况。基于此,我们可以采取课前点歌、游戏、动画等方式导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建学习互助小分队,通过随机抽查,连麦,抽取小组或个人回答问题,并对优秀小组和个人进行赋分奖励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检测评价

系统的检测和评价是科学反馈的核心基础。科学地评价在线学习过程,既可以达到诊断学情,还有助于学生调整自我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實现教师的有效干预和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好分数和钉钉线上测试系统对学生进行了阶段性学习成果检测,检测后生成了详细、个性的学情诊断报告。此外,借助爱云校平台的过程性评价,钉钉平台提供的信息数据支持,将同步评价和异步评价相结合,实现了时空分离状态下对学生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引导。

四、结语

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可能是一场立竿见影的颠覆式改革,而是一场渐变式改革。线上线下教学都具有其局限性,但又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勇于实践,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内在规律,高度警惕以免走极端。要么把线下教学说的一无是处,要么过分夸大线上教学功能的极端思维方式。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再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是一个逐步追求发展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辛竹业魏宁等.后疫情时代如何设计有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04)

[2]王兰珠.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问题与对策[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06):111-112

附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中考语文混合式学习策略优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 [2020]GHB3025。

(甘肃省庆阳市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甘肃庆阳745600)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混合式学习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