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实践研究

2021-09-10张喆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新形势

张喆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不断扩招,作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开放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放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促进高校实验室的高效利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042-03

一、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对传统实验室教学的弊端改进

高校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理论知识是进行实践教学和演练的基础,传统的实验室教学主要是作为理论课堂的辅助乃至附属而存在的,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实验室,且不向其他专业开放。这就导致实验室的规模小、功能单一、封闭性强,各学科之间无法实现有效互联互通,不能为跨专业研究提供机会和便利,更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便利[1]。开放实验室,能使学生拥有大量的时间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和设备进行研究、实践,有利于跨专业研究,方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理想的实验数据,推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生在高校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实验室是理工科学生开展学习的必需设施,传统实验室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这样的實验室教学中,参与性不强,刚对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有一定的了解,相关实践操作就结束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推进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开放,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巩固提升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还能够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学科猜想和科研疑问,获取精准数据,推动学生科研成果的取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能得到极大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重要作用。

(三)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现在高校基本都是综合类学校,设置学科众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实验室,传统教学实验室封闭且不流通,实验室只能供教师科研和教学时使用,很多价格昂贵的器材只使用过几次就处于闲置的状态,这对实验室资源来说,是极大的浪费。实现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开放管理,能够让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创新,使实验室的器材物尽其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增强高校竞争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和高校教学的最新要求。

二、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和机制

管理的长效运行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规范和机制,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开放也是如此。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在开放实验室的时候,只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3]。当前,高校在实验室开放管理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管理经验,高校实验室基本上是由各个学院分别管理,不同的学院有不同的开放原则,或是随意放任人员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或是随意订立实验室开放时间、应用规范等,再加上实验室开放时间、内容以及实验室器材设备的管理都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开放只是形式上的开放,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享受到实验室开放管理所带来的好处。

(二)管理人员积极性不够

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需要管理人员的积极付出和高效管理,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在高校教职工队伍中地位相对尴尬,既不承担专业教学工作,又不从属行政教辅工作,薪资水平相对其他教职工来说也较低,实行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增加了管理人员的管理实践和管理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对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维护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问题频出,开放效果十分不理想,甚至影响到正常教学进度。

(三)设备维护经费不足

有些专业实验所需要的设备较为高端,产量较少且价格昂贵,这就给高校实验室设备的引进和维护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高校需要大量经费引进更多的实验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设备进行维护。实验室开放管理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次数,增加了设备的磨损率,出现损坏就需要及时维护。设备维护需要有相应的经费,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不可能保证每所高校的实验室经费都是充足的,有些高校经费有限,在实验室中只能引进部分设备,后期设备维护也没有相应的资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开放管理的有效性。

(四)信息化手段利用较少

新形势下,信息化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学生的互联互通,让学生观看一些无法在现实中进行操作的实验。信息化手段应用在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中,学生能通过网络系统及时查看实验室的空余情况和实践,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也能够强化器材、药品的管理,但部分高校在开放管理中还是以传统纸质管理为主,落后且混乱,对人力、物力造成了极大浪费。

三、高校教学开放实验室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

实验室的开放需要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机制,高校可制订《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管理规定,使开放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做好机制管理的同时要兼顾安全、职责和激励工作:一要做好安全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需要考虑到安全、职责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根据不同学科实验室的特点不断细化管理规定,确保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能够按照管理机制规范操作,爱护器材,维护实验室的安全[4]。二要明确职责。为确保实验室顺利开放,将各学科实验室管理人员收归统一管理,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中心,明晰职责,实行责任制,中心主任同学校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实验室管理的具体事宜,推进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统筹全校实验室开放的整个过程;各实验室由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的开放信息及设备运行、维护等;实验教师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内对学生的各项实验进行指导帮助。三要形成激励机制。改变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受重视的现象,形成系统完整的晋升渠道和激励机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实验室开放管理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营造良好开放软环境

实验室开放管理在形成配套机制的同时,软环境的营造也需要同步推进。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更多是对知识的再学习和再融合,实验室是对知识的再升华,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器材的使用和操作,想要通过实验室进行创新,学生还缺乏必要的环境培养。因此,在进行开放管理时,需要将更大的精力放在推动实验内容的开放上,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时间举办相应的实验讲座或者现场实验,通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多种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的内容和方法有进一步的认知,激发出他们实验探究的兴趣。学生在自行实验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在实验室开放管理中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形成浓厚的实验研究氛围,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真正有所收获,在不断探究中提升创新能力,确保开放管理出成果、出成效,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作用。

(三)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

開放实验室在一定程度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增加了运行成本,在部分高校调研中发现,经费问题是影响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的一大难题,因此,在做好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同时,需加大资金的投入。对于学校来说,必须拨付专项经费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实验室的开放是为了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国家为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提倡不断创新,作为创新的培养基地,实验室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保障正常的运行资金投入的同时,还需要有专门的基金用于人员培养和各项科学研究,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通过实验室的开放管理进行科学探究,推进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实现信息化的实验室管理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在实验室开放管理上,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推进信息化的应用,建立专门的系统应用平台,通过平台操作合理安排和掌握实验室的开放状态及器材使用情况,并实现资源的有效调配,做好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实验室开放的有效性[5]。高校各项教学系统纷繁复杂,将实验室管理系统同教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平台相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及时了解自己想要使用的实验室的状态,及时进行网络预约和审批,在进入实验室时,也能在不用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登记而直接通过现代化工具进行身份识别,节省人力、物力,增强管理的便捷性。

四、结语

实验室开放管理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新形势的具体需要,在推行的过程中,高校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措施,使管理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实验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黄胜君. 加大高校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08):47-49.

[2] 李玥. 高校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3):108-109.

[3] 高平,陈晓平,李长杰. 高校实验室开放制度化探讨[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3):84-87.

[4] 潘信吉. 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9):143-145.

[5] 彭儒武,徐海花. 高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13,16(01):129-132.

(荐稿人:孙勇,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高校实验室新形势
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学生认知情况的现况分析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