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文人聚会研究
2021-09-10蒋秀梅
摘要:《儒林外史》作为描写儒林文人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描绘了相当多文人相聚的场景,本文主要探究书中文人聚会的要素,了解聚会功能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最后分析书中产生如此之多文人聚会的深层因素。
关键词:《儒林外史》;文人聚会;特点;文学功能;深层因素
《儒林外史》中有多次文人的聚会活动,尽管这些聚会的规模大小、形成原因、目的和意义等各不相同,参会人员也良莠不齐,但每次聚会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风俗文化的体现等都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三人以上的文人聚会为主要切入点,以此来观察《儒林外史》中文人聚会的人员、形式和地点等要素,分析这些聚会的文学功能性,并探究作者记录如此之多的文人聚会的原因。
一、文人聚会的人员、类型及地点
此部分主要对文人聚会中的若干方面进行基本分析,以更好地认知《儒林外史》中文人聚会的特点。
(一)聚会人员
吴敬梓在书中穷形尽相地描绘了相当多文人士子,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识字之人便自诩“名士”,聚会中的文人良莠不齐,间或还有无才之人滥竽充数。而“外史”二字恰好表明书中绝大部分读书人已经远离传统文人的气节和情操,即所谓的“儒而不儒,士而不士,遂有《外史》之作”。[1]而且这些文人聚会活动的群体不仅是同一阶层身份,而是延伸至盐商、侠士、戏子等社会各阶层,因而《儒林外史》中具有“风雅”意味的文人聚会倒是罕见,更能反映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的文人交际的真实性、广泛性与世俗性。
(二)聚会类型
《儒林外史》中的文人聚会与世俗化的聚会有相似的一面,如文人聚会多伴有宴饮场合,多备有各种美食、茶酒,这种世俗化、平民化的饮食内容符合人们的聚会习惯,使小说中的聚会更加具有真实性、亲切感。而又因文人聚会的目的、性质的不同,这些聚会也表现出独特的内容及形式,或是遵循礼乐传统的理想寄托,或是文人朋友之间的娱乐之举,或是关系较为亲密的文人之间的私下聚会。
1.祭典、习俗类的文人聚会
文中记录了许多祭典、习俗类的聚会,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蕴。这种文人聚会场面庄重、有一定流程与安排,在表现文化追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作者对时人、时事等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例如泰伯祠大祭盛典,诸多文人在祭祀部分极讲究礼乐传统步骤,作者为的就是“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
2.應酬、娱乐的文人聚会
非祭典、习俗类的文人聚会多为娱乐之举,雅集中的文艺切磋活动较少,其中少数品诗、评文的情节也凸显出多数文人的知识涵养不足。这种情况有时会使聚会的性质发生变化,如西湖诗会本为一场文人之间的“雅集”,作者却重点描写了文人们对口腹之欲的追求,欲望的不堪入目,诗文切磋的技艺不卓,难免让人怀疑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聚会。
3.巧合、随意性的文人聚会
文人之间私交甚广,除却约定的聚会外,文人间的许多随意性的走访、拜谒也较常见地出现在文中。例如在书中第四回,张静斋与范进本意是去高要知县汤奉处打秋风,却在见汤知县之前先遇到了严贡生,张范与严三位倒是先宴聚了一番。这样的聚会在书中还有很多,这些聚会具有巧合性、不确定性,对于人物性格描写和情节推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聚会地点
1.文人聚会发生的地域背景
笔者观书中涉及到的地域其实是十分广阔的,但是文人聚会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江南城镇地区,像南京、扬州,五河等地。而文人常聚于这写地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江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为多数文人提供了谋生的环境,这为文人聚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城镇地区因为长期的人口聚集,历史文化基础较深厚,文人士子难免对于这个地区有向往之情;三是此地区水系发达、交通便利,为文人走访、交际提供了有利条件。
2.文人聚会发生的小场景
文人阶层比普通百姓更加讲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的精致,因此文人聚会的地点不同于其他职业和身份的人群,这体现了文人群体独特的审美意趣以及附庸风雅的心理。而书中除却特殊聚会需要的空间场景,文人聚会发生的更具体的、更具文人特质的小场景则多在河湖旁和客厅、书房内,这对聚会的性质或多或少有影响。
2.1河湖旁
古代文人历来对自然景色有向往之情,因此他们对山林、河川等自然之美具有独特的审美感受。他们的身份让他们极其追求雅致,而山林河湖充满了诗意,为文人们提供了远离尘嚣的场所,因此山水之处极受文人雅士们的推崇。文中记录了较多的河湖旁的聚会,颇多为应酬娱乐、饮酒赋诗性质的聚会。聚会中人物自居风雅,唱酬娱乐,美好的自然风景为聚会增添了雅致诗情。在书中第三十回,杜慎卿和季苇萧二人也在莫愁湖上“逞风流”,第三十五回,庄尚志与杜少卿、迟衡山等人,于南京元武湖清谈甚欢……花酒陶情之时,湖光山色为文人聚会增添了无限韵味。
2.2厅堂、书房内
古代文人常在客厅、书房行待客之礼,《儒林外史》中描绘了众多的文人聚会,其中客厅、书房成为了若干聚会发生的常见地方。厅堂、书房都是比较封闭、私密性很强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举行的聚会多为文人间的私交聚会,相较于开阔场景下的聚会,其间多伴有的是较为随意性的交谈,但其对发生的礼制活动和唱酬、娱乐活动的丰富性可能有所限制。
二、文人聚会的文学功能
文人聚会作为文人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儒林外史》中自然被大量书写与描绘,聚会成为小说重要的叙事手段,它一方面与故事情节联系紧密,一方面又为人物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景,文人间的对话、行动等都容纳于其中,可见文人聚会是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简而言之,它与文本、文人的关系都相当紧密,这些联系体现了它的文学功能。
(一)文人聚会与文本之联系——结构功能
本文所探讨的文人聚会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文人聚会在《儒林外史》中的结构功能。文中描写了大量文人间的聚会并不是随意为之,它成为小说叙事的一种手段,其结构作用表现在贯通小说情节和勾连各色人物上。
1.贯穿情节
在《儒林外史》中,以单个人物为情节中心,几个章节便成为一个故事单元。而文人间的聚会常见于各故事单元中,起到了很强的贯通作用。如第二十六回中,季太守宴请鲍文卿,其间有季苇萧陪坐,这为下一回目鲍延玺与季苇萧的相遇埋下了伏笔,使他的再次出现不显突兀,进而产生新的小说情节。
2.勾连人物
《儒林外史》中回目和人物众多,如何让人物合理地分布、勾连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每个人物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其他人物勾连,难免就会形成文人间的聚会。而形形色色的大小聚会让人物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让小说具有了动态的延续过程,不似真正意义上的“短制”,互不相连,这对于表现《儒林外史》的主题和意义起到了集约效果。
而勾连人物的作用,首先便体现在引出新人物上。文人聚会汇集众多文人士子,他们的交际关系也是逐渐辐射给其他人的,各色人物之间通过聚会形成了一张关系网。除了个别自然入场的人物之外,文人的入场方式书中多次通过文人之口提及下文要出场的其他人物,或是以此文人为纽带连接彼文人的故事,从而让各色人物“行列而来”,不显突兀。
其次,文人聚会能汇集更多相似品性的文人,起到聚合作用。书中的文人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意图纷至沓来,因此在人物和人物关系上处处体现了文本意图。作者如此集中地叙述文人,主要也是为了勾勒出明清文人士子群像,从而反映儒林、世相和人情,不仅要发现从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社会问题,还要寄托理想并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文人聚会与文人之联系——表现功能
文人聚会与文人之联系,除却上文提及的勾连人物的作用,文人聚会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有效方式。笔者暂不论大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共性,单就文人聚会营造的小空间场所而言,聚会人物之间的对话、行为,他们微妙的关系及其流动变化,都能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途径。笔者将这方面的作用划分为两个部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性格。
1.表现人物性格
文人聚会作为联系人际关系的平台,文人士子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物,往往会展示出不同的性格,他们的性格在聚会中便可窥之一二。杜慎卿自认为是个不流于俗、高雅风流的才俊,从书中第二十九回的几次聚会来看,作者多次提到杜之吃食清雅,喜江南鲥鱼、樱、笋等物,不喜俗食,加之其学识不俗,暂可视为风雅名士。然而在第三十回中,他要纳美妾,但却对季苇萧说:“为嗣续大计,无可奈何;不然,我做这事怎的?”“妇人那有一个好的?小弟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2]他以端庄之态引用激愤之语,“臭气”二字更显其矫揉做作、虚伪不已。而他举办莫愁湖梨园大会不仅是为了寻欢作乐,也是为自己博取名声,成为了沽名钓誉的一类人物,因此在书中第四十六回中,杜慎卿这一番热闹,在虞育德等真名士品评时不过一笑而过,或许成为了笑谈。以上这些文字说明,与他风流名士的形象大不相同,反而颇具讽刺意味。
2.塑造人物性格
上文提及的文人聚会具有聚合作用,而这种聚合力产生后往往能带出新的人物关系。一个人的性格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新的交际关系、新的环境等产生新变化。书中的匡超人便是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原来是一个本分踏实、孝顺父母的人,性格中潜藏着“乖觉”,但随着景江兰的引导,他加入到了“名士”行列之中,参与这些斗方名士的交往聚会,聚会的聚合作用让他逐渐被浸染,客观环境的改变让他迷失自我,了解到学识之外还有名望这种东西。在不断更新的交际关系中,他的性格也在不断变化,可见聚会在塑造人物性格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文人聚会之深层因素
《儒林外史》中的文人聚会雅趣不足,文人间聚会的目的也变得复杂起来。文中记录了如此之多的文人聚会,更多地表露了一种畸形的交际观与日益低下的社会风气,而书中文人如此热衷于集聚,是受书中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群体的特殊性影响的。
(一)聚会传统
古人有言:“群居而切磋”,可以说“乐群”是文人们普遍拥有的心理倾向,已深化为一种“社会性地体现在身体中的”惯习,[3]漫长的历史没有将文人们各自冲散,反而让他们喜于相聚。聚会不仅仅成为文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消遣,也为他们提供了创作作品与交际友人的绝好时机。到了明清时期,文人喜聚会的传统依旧存在,而在《儒林外史》中记录的读书人勉强算的上“文人”,其中的大多数辛苦地维持着文人的身份,也就沽名钓誉的追求着文人的“风流”“高雅”等, 企图通过参与文人聚会融入这一阶层。
(二)文人的生存困境
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八股取士的高压,文人们的精神风貌已经大不如前,这令“文人”这个群体的准入门槛已经越来越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儒林外史》中的文人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难免会被裹挟,呈现出特殊的一面,而文人聚会恰好体现了一部分文人的生存空间,间接地反映了政治、经济等其他方面的真实情况。
1.科举制度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隋唐时期之后盛行的科举取士,使得文化中心下移,文化不再为上层社会所垄断,平民阶层也能参与其中,这使得文人群体逐渐扩大。明清文化专制加强,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逐渐僵化,这对世风、学风等造成了负面影响。书中的文人士子们对功名更是趋之若鹜,研读经典名著不是为了“仁义礼智信”,而是成为通往富贵功名道路的垫脚石,这种情况在聚会中多次被体现出来。如书中第三十回,高翰林在聚会中的一席话:
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殿元公,发达了去,虽做了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4]382
高翰林痛斥别人的种种事迹,恰能说明他本人的卑劣下作,何以配得上“名士”二字呢?高翰林、鲁编修之流甚多,反映了社会上文人的普遍心态。诸多文人企图通多聚会去扩大交际圈,不过是便于他们打通关系、追名逐利而已。
2.商品经济的冲击
经济的膨胀让人们对物质财富更加追求,人的精神也逐渐变得空虚,人们开始思考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存在问题”,社会风尚也不可能避免的走向浮躁与堕落。《儒林外史》中许多文人丧失了文人的清高,混迹在各种交际聚会之中,穷困潦倒成为许多文人不得不交际聚会的原因之一,贫苦的文人们只有积极地交友相聚,才能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和财势之欲。如书中第四回,张静斋劝说范进与其一同前往汤知县处打秋风;书中第二十九回,季恬逸面对窘困的生计问题时,撺掇萧金铉为诸葛天申选文章。
文人聚会表现出来的可以说是文人种种欲望的集合体,没有了功名富贵做保障,鲜少有文人能泰然处之,在他们的生存困境中,文人意识大部分丧失。
结语
《儒林外史》勾勒了士人群像,其中产生了相当多的文人聚会,而这些聚会的内涵和作用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主要从文人聚会的基本情况、文学功能和文人集聚的原因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但文人聚会对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影响未做详细阐述,还需要笔者和更多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益民,周月亮.<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第 29 页。
[2](清)吴敬梓著,陈美林批注.新批<儒林外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334页。
[3]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170页。
[4](清)吴敬梓著,陈美林批注.新批<儒林外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382页。
作者简介:蒋秀梅 (1995-),女,汉,安徽阜阳,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单位:扬州大学,单位所在地:江苏扬州,单位邮编225100